田陶敏
【摘要】學會學習是未來人必備的最基本的素質。教育是未來的事業(yè),培養(yǎng)未來的人是教師承擔的主要職責。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教師必須學會學習。培育會學習、會科研的學習型教師隊伍勢在必行。本文從觀念引導人、集體陶冶人、科研造就人和評價激勵人四個方面就培育學習型教師隊伍進行了一些初淺的實踐和探索。
【關鍵詞】教師 隊伍 建設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202-02
未來的社會是充滿著激烈的變革與競爭,面臨著多重的機遇與挑戰(zhàn)的信息化社會。教育是未來的事業(yè),過去的知識、現代的知識都不可能滿足未來的需要。要在競爭中取得長久的勝利的唯一持久的優(yōu)勢,就是比自己的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學會學習將成為未來人的重要標志,也是今天的教育必須肩負的神圣使命。面對于一群“染于黃則黃,染于青則青”的小學生,教師的一言一行無不對學生產生著積極的或消極的影響,可以夸大一點說:“有什么樣的教師,就會有什么樣的學生”。要培養(yǎng)學會學習的學生,教師必須學會學習,培育一支學習型的教師隊伍已勢在必行。
一、觀念引導人——培育學習型教師隊伍的先導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有什么樣的思想觀念,將會有什么樣的行動。觀念和文化的東西是可以造就和改變人的。發(fā)給工資,是給你今天的飯碗;更新觀念,是給你明天的飯碗。先進的觀念是發(fā)展的不竭動力。要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培養(yǎng)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新型人才,學校必須創(chuàng)造時空和條件讓教師在工作實踐探索中廣納百言、覽博群書、勤于思索、勇于實踐、不斷實現自我更新和超越,樹立全新的正確的教育觀、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質量觀、人才觀和評價觀等。
一是不斷強化教師的生存憂患意識、質量責任意識、師表示范意識、教育法制意識和勇于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不斷地倡導教師發(fā)揚勤勞吃苦的務實精神、勇于開拓的創(chuàng)新精神、敢于探索的科學精神、持之以恒的進取精神和不為名利的奉獻精神。
二是堅持牢固的教育學習制度。一方面利用每周兩小時的學習培訓,以校長主講為主,同時聘請有關專家或教師骨干開展以更新觀念為主題的講座。另一方面,鼓勵并指導教師在工作中見縫插針地廣泛讀閱各類教育專著和教育報刊。
三是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教師開展教育“沙龍”研討,促使教師的相互溝通,激發(fā)教師思想的火花。
四是鼓勵教師將學習、吸取的新理念廣泛地應用于教育實踐,進行實踐驗證、反思提高。
二、集體陶冶人——培育學習型教師隊伍的依托
學習型組織是能夠設法使各階層人員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斷學習的組織。馬克思說:“一個人的發(fā)展取決于和他直接或間接進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發(fā)展”。要促使各層人的全心投入、全面發(fā)展,只有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自身才會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一個優(yōu)秀的集體應有共同的奮斗目標、堅強的領導核心、自覺地集體紀律、正確的集體榮譽感和真正的自我教育能力。
用目標指導人。學校應將學校的集體目標和教師的個人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并用此來不斷引導教師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價值,產生成就動機。學校目標的確定應該引導廣大教師積極參與目標的確定,這樣的目標才會產生強大的“磁場吸引力”。教師個人的目標應結合時勢,著眼于發(fā)展和未來,努力將自己造就成一個“觀念新、知識博、能力強、教藝精、儀表美、業(yè)績突”的科研型教師。
用環(huán)境熏陶人。人造環(huán)境,環(huán)境育人。學校要建立寬松、高潔、清新、有人情味的校園文化,讓學校具有濃濃的文化氣息,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營造合作、和諧、奉獻、進取的工作氛圍,讓教師創(chuàng)新的潛能得于充分的發(fā)揮。培育充滿尊重、理解、溝通、信任的人文精神,讓情感的動力促使教師不斷地發(fā)展。
用班子凝聚人?!耙粋€好的班子,就是一所好的學校”。學校領導班子是學校集體的核心力量,是教師集體的引路人、指導員、示范員?!氨咀钕榷际菑膬炔勘还テ啤睕]有班子的團結一致,就不會后一個良好的集體。只有教育團結了班子,學校的班子才可能迸發(fā)出極大的凝聚力。建設一個“勤政、廉潔、團結、務實、創(chuàng)新、進取”的科研型領導班子,用班子較高的服務水平、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凝聚和教育教師隊伍。
三、科研造就人——培育學習型教師隊伍的根本
學校是我們的工作站,也是我們的研究所和培訓部。構建教學、科研、培訓三位一體的教科研培訓模式,是教師教學工作的實際需要,是教師面向未來發(fā)展的成長需要,是發(fā)揮教師群體效應的需要,可以有效地形成團體學習的良好局面,促使教師人人都成為贏家。在工作實踐中,我們可以探尋沿著學、聽、練、比、寫、研六條途徑來開展教科研培訓。
學:學習是提高的基石。①向書本學習。學習先進的理念、科學的理論、“他山之石之玉”等,以拓展自身的知識面、豐富理論基礎、獲取寶貴的經驗,儲備文化底蘊。②向同行學習。樂于向同事交流研討,虛心地聆聽同行的匯談、討論,取他人之長,補已之短;思他人所思,導我之行??赏ㄟ^教研組開展集體備課、案例分析、問題探討等方式進行。③向學生學習。學會蹲下來審視我們的學生,與他們交朋友,聽取他們的心聲,讀懂他們的個性特點,有效地調整我們的教育教學,以更好地服務學生、教育好每一個學生。④向家長學習。與家長建立友善的真誠的合作伙伴關系,與他們一同探討教子的良方。可通過座談、交流、問卷咨詢等方式進行。⑤向社會學習。鼓勵教師走進社會,了解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情況及對教育的需求,以更好地調整教育教學,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
聽:要求教師必須深入課堂進行聽課,一方面要提供教師聽課的機會,如:組織開展各類研究課、公開課、示范課的教學。另一方面要規(guī)定教師聽課的數量和聽課的質量,要求寫好聽課記要,學會客觀科學地評課。
練:站在岸上,永遠成不了搏擊風浪的游泳健將。要激勵教師進行實踐鍛煉,使其在“游泳”當中學會“游泳”。本著促使發(fā)展完善的觀點,分層要求的原則,做到“壓擔子、給場子、導法子”不斷培養(yǎng)一批又一批的名師。
比:奔馳見駿馬,競爭出人才。開展業(yè)務競爭,促教師成長,如:開展教學基本功競賽、教學設計競賽、愛生故事演講比賽、優(yōu)質課競賽等。
寫:是教師總結提升的關鍵。鼓勵教師寫教學札記、教學論文、案例分析等。
研:組織教師開展課題研究,是促進教師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根本途徑。學校可結合教改發(fā)展和本校實際,確立學??蒲姓n題,并指導教師根據自身實際、圍繞學校課題,確立切實可行的子課題開展課題研究,從而不斷地提升自我。
四、評價激勵人——培育學習型教師隊伍的動力
要使教師不斷地實現“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完善提高之路,必須建立有利于促進教師發(fā)展完善的激勵評價體系,落實評價的終極目標——促進發(fā)展。
學會贊美教師。需要贊美,是人的天性。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深切的稟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有人說:一個人活著就是為了避免懲罰或為了得到獎賞。贊美就是對別人付出的一種報償,贊美對人類的行為是一種激勵和鼓舞。學校領導要善于發(fā)現教師的閃光點,不適時機地不惜贊美之辭去巧妙地贊美教師。
評價內容要全面化。多一把評價的尺子,就會多涌現一批好教師。在評價教師時,評價的內容宜“全面”,不宜“片面”,但也不宜太細。讓教師能充分體驗到自己勞動的滋味。可從“師德、師識、師能、師藝、師業(yè)”五個方面對教師實施評價。
評價主體要多元化。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教師集體互評,學生家長參與評,學校總評的評價體系。
評價方法要靈活化。建立過程與結果、定量與定性、自評與他評、鑒別與建議有機結合的評價方法體系。
總之,培育學習型的教師隊伍將有效地促進教師的自主更新、自主完善、自主發(fā)展,充分發(fā)揮群體和個體的潛能,推動學校教育工作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