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第一動力。這對于小學生來講更加適用。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小,自我約束力弱,注意力容易分散,培養(yǎng)這個階段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保證教學質量第一要務。如何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以產生學習動力,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這是我校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仡櫄v年來的英語教學,我感到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改進英語的教學方法,是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有效途徑,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
關鍵詞:小學生 英語教學 培養(yǎng) 興趣
一、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英語學習好奇心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生由于年齡處于6到11歲之間,以研感性認識處于主導地位,處于形象認識階段,是一個顯著特點。根據這一特點,采取引導方法,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產生學習動力。在教學《animals》一課中動物單詞的時候,我在屏幕上畫了一個運動場跑道,然后說:“同學們,今天是動物王國的運動會,你們想知道會有什么動物來參加這個運動會嗎?下面老師播放一種動物的聲音,看誰能最快猜出是什么動物?”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起來了,興趣也激發(fā)出來了,學生急于知道是什么動物。當錄音機中發(fā)出“mew,mew….“的聲音時,全班的學生都爭著說是貓,這時候,我就教學生貓的英語單詞“cat”,并讓學生模仿貓叫的聲音,一下子,整個課堂都沉浸在學習動物單詞的氛圍中。
許多經驗證明,根據小學生的好奇心理特點,采取引導式的教學方法,適應了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有利于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充分挖掘學生自身的潛能,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創(chuàng)設形象生動的情景,增強語言能力培養(yǎng)
在英語課堂中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景,能吸引學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取得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這樣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自然就會提高了。如《shopping》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蔬菜單詞和問價錢的句型:“How much do they cost?”,在教學時,我用多媒體設計了一個動畫,動畫的大概內容是:一個小孩為了證明自己是個好孩子,要親手下廚煮一頓飯給爸爸媽媽吃,于是到市場去買需要的蔬菜與食物,在小孩買每一樣東西的時候,他都會用上句型“How much do they cost?”通過這樣真實、生動的動畫,學生們非常感興趣,很快就能把句型掌握好了,為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我讓學生回去以小組的形式準備一個關于買賣的對話,第二天在課堂上進行表演。沒想到第二天學生們熱情澎脹,都從家里帶來各式各樣的蔬菜,并把教壇上布置成一個菜攤樣子,用英語進行精彩的買賣表演。有一組同學為了表演更精彩,在付錢的那個同學邊說:“Heres the money”的時候,還把自己的真錢幣遞給了“售貨員”呢,全班同學都哄的一聲笑了起來,課堂氣氛非?;钴S。通過這樣生動、真實的情景,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豐富了學生的想像力,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利用評比機制,增強學生英語的興趣
每個人其實都有上進心和榮譽感,而小學生表現(xiàn)的融為直接與強烈。在教學中把讀單詞、讀句子等以“買問題”的課堂形式,在課堂中采取小組或個人競爭,引入競爭機制,讓學生你追我趕,這樣能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并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小組合作方式。學生樂于參與,參與爭先,這樣就能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可以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織課堂教學。當學生回答了一個問題,答案基本符合問題的時候,那一組就能得到一分,在別人回答問題時開小差,講話的,那么就扣該組的一分,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能調動學生積極開動腦筋,還能約束學生的紀律,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與集體榮譽感。通過這樣競爭式活動,讓學生體驗付出的喜悅看到成功的結果,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有效提升學習與參與興趣。
四、創(chuàng)設具有童趣的游戲活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欲望
比如,我們在教學生打招呼用語時,常用的形式是教師問學生答。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我們換換方式,用學生喜愛的卡通人物頭像或者教師裝扮成孩子們喜愛的人物形象,如“圣誕老人”,走到孩子們中間,說:Hello,I‘m santaclaus,who want to say something with me?然后教師與學生打招呼,這時候,學生們都會非常樂意與“圣誕老人”打招呼,并且還會主動握握“圣誕老人”的手,進行對話,接著教師鼓勵學生進行pairwork。有的學生裝成唐老鴨,有的裝成白雪公主等進行對話練習。這樣的游戲活動不僅操練了招呼用語,而且使課堂充滿了愉快和諧的氛圍,教師只需進行引導,學生便能主動地獲取知識。又如,我們在教對話時,常用的教學形式是分組說、男女說或者pairwork,長此以往,學生便會覺得這些活動形式陳舊老套沒有新鮮感。那么我在教對話時,設計了“小羊過橋”的游戲活動。如果對話有三四句長的話,在游戲時就選三四個學生扮成小羊,張開雙臂,跳過小橋,同時按順序說出對話。如果其中的一名同學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接不上來,那么他就會掉入“水中”--放下手臂。這樣的游戲極富童趣,有助于克服靦腆羞愧的心理障礙,提高并保持良好的身心愉悅狀態(tài),激發(fā)主動學習的欲望,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們躍躍欲試。
五、開展各種競賽,激發(fā)學生興趣
為了調節(jié)氣氛,刺激學生的興奮點,教師還可以用下巴、腿、手肘等身體部位在空中“書寫”字母。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情景激趣”。主動為學生營造學習英語的語言氛圍,開展多種生動有趣的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知語言的趣味性。如在pepbook1的unit5:letseat中教了cake,chicken,bread,frenchfries,hamburger,hotdog和句型canihavea……根據這一內容,教師可以把課堂布置成一個小賣部,拿圖片或實物來做買賣。學生就像在課外買東西那樣:
“hello can I have a cake/hamburger/hotdog……please?”“Ok.here you are.” “thank you.” “You are welcome.”長此以往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迅速形成。這無疑給學生以后的學習與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總之,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在教學中,多想方設法,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愿望,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持久而穩(wěn)定的興趣,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提高英語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