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穎
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初中生的音樂表現(xiàn)標準是充滿信心、充滿感情地唱歌,在合唱的時候,積累演唱經(jīng)驗,感受藝術的魅力。音樂教學,是藝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合唱的教學方式需要的資金投入相當少,操作也很方便,而且意義非凡,普及面廣,還能夠激發(fā)學生們對經(jīng)典音樂的學習興趣,凈化、啟迪心靈,提升音樂學習的效果,并且合唱這一音樂教育模式容易組織,便于操作,可以更好地普及音樂教育,鑒于此,筆者總結此文。
一、初中音樂課堂合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以往的音樂課,合唱通常組織不起來,原因是多方面的:音樂教師本身的經(jīng)驗不足,能力不高,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模式單一。再就是學生們本身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學生們的基礎不一樣,尤其是剛上初一的學生,他們接受的小學音樂教育各不一樣,其歌唱水平、歌唱習慣都不盡相同,這會在某種程度上制約著初中音樂合唱教學這一教學方式的順利開展;其次,學生們的個性差異很大。初中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特快,有不少學生,自尊心特強,怕唱不好丟人,不善于在音樂課上一展歌喉,有的學生,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只是在心中有著自己對音樂的獨特理解;三是,學生們對聲部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較弱。在合唱時,單個聲部旋律唱的很好,一旦兩個連起來,就唱得不太理想,聲部之間不知怎樣合作。合唱“分工”時,學生們都愿意唱高聲部,不愿意唱二聲部。
二、初中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實踐和探討
1.通過多種“渠道”,讓學生們體會合唱的樂趣
(1)增加欣賞體驗合唱課
通過這一課程內容,讓學生們接受音樂的熏染,增強學生們的團隊合作概念,教師可以在每一節(jié)音樂課上,拿出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們欣賞一首合唱曲目,亦或是給學生們介紹一個馳名中外的優(yōu)秀合唱團,強化學生們的合作意識,激發(fā)學生們的合唱激情。例如:在音樂課上,讓學生們欣賞名曲《青春舞曲》的合唱視頻,練習單聲部的演唱,愉快的旋律、激情的表演、天籟般的歌聲,如此,會讓學生們的激情高漲,暢談自己的感悟,讓自己的歌唱功底更堅實、更豐滿。
(2)合理利用校園廣播的作用
在校園廣播中,可以播放合唱曲目,合唱內容不要一成不變,播放形式可以是插播,也可以是專題,時間沒有限制,這樣,學生們可以經(jīng)常聽,耳濡目染,張口就唱。
(3)布置課后欣賞名作的作業(yè)
讓學生們借助電腦、電視等工具,選擇一首自己喜歡的曲目,或是一個優(yōu)秀的合唱團隊,分享給大家。
(4)舉辦合唱比賽
校園的文化節(jié),為合唱比賽搭建了平臺,營造了音樂氛圍,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其舉辦合唱比賽,讓歌聲響蕩在整個校園中,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增強學生們的榮譽感,體會音樂的魅力。
2.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充分體會合唱的魅力
(1)用簡簡單單的韻律,讓學生們享受音樂
一開始,教師可以找些合適的曲目,用來創(chuàng)作二聲部。例如:在某個長音處,加入襯詞來伴唱,亦或是,給歌曲加上尾聲等等,在教師的指導指揮下,學生們可以體驗到一唱一和的歌唱樂趣,把合作的音準掌握好,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例如:《雪絨花》的合唱教學中,教師直接指明二聲部的兩個樂句中的十六個音符,讓學生們用“l(fā)u”音跟琴隨唱。把旋律練好后,教師唱一聲部,學生們唱二聲部,進行合唱,指導學生們控制好聲音,要特別注意這兩個聲部之間的平衡,同時,突出主旋律,讓學生們感受一下合唱的效果。學生們熟悉了主旋律后,教師將學生們分成兩組,練習合唱,然后反復練習,在激發(fā)學生們的音樂激情的同時,學生們自然地學會合唱,而合唱的教學效果也會在練習中,得以提升。
(2)合理利用輪唱過渡
輪唱是一種特殊的音樂教學方式,它是往合唱過渡的方式,它的特征是,聲部之間互相模仿,是指后面的聲部,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模仿前一聲部。使用輪唱方式的基礎是熟悉歌曲的旋律,把握好每個聲部的基本節(jié)奏和音量,每個聲部之間不要混淆,要獨立、清晰,互不干涉,為兩個聲部的合唱打好基礎。例如:《保衛(wèi)黃河》的合唱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們熟悉曲目的旋律,然后進行輪唱,各聲部在教師的指揮下相互配合。首先教師要熟知各個聲部的起點,指揮的手勢要精準到位,然后學生們的團隊合作意識要強,要按照教師的指揮,控制好音量,配合好其他的同學,體會韻律的美妙。
(3)使用各種樂器輔助合唱教學,增強學生們的聲部記憶
音準掌握不好,就沒法談及統(tǒng)一,聲部不統(tǒng)一,聲音就不協(xié)調,音準的控制是合唱的關鍵。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借助其他的樂器(例如鋼琴、口琴等等)相對固定的音高,幫助學生們準確掌握好音準。例如:在合唱時,出現(xiàn)音準掌握不到位的時候,可以用鋼琴把音準彈出來,然后學生們跟著鋼琴唱;學習二聲部的時候,可以安排一部分學生,用樂器演奏,另一部分學生跟著樂器唱,交換練習,用樂器演奏的學生們,可以在心中領悟音高。例如《森林之歌》的合唱教學過程中,學生們熟知了各聲部后,將學生們分組,一部分學生們,借助口琴吹奏每個聲部的旋律,達到合奏的效果,另一部分學生,隨著口琴的演奏,輕輕地哼唱。
總之,合唱教學和合唱隊訓練的練習,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合唱隊練習是培養(yǎng)學生們音樂興趣的課外活動。而合唱教學是音樂教育的一部分,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過程,它在提升學生們的音樂素養(yǎng)的同時,也能夠促進音樂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提升,達到師生互動、一起成長的目的。
(作者單位:江蘇泰州市永安洲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