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萍
摘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一直是一個簡單卻棘手的問題。此文介紹了課堂教學實踐中以學生為主體所采用的一系列教授學生學習記憶單詞的方法。這些方法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記憶單詞的能力。
關鍵詞:學生主體;英語單詞教學;有效性;實用性
英語單詞的學習是學生學好英語的基礎和關鍵。但在實際教學中,教與學都存在一定問題。多數(shù)教師在單詞教學上方法單一,多為機械性帶讀式教學,并沒有幫助學生建立一套記憶單詞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這自然就導致學生課后盲目地死記硬背。這種英語單詞的學習方法很容易加大學生的學習負擔,引發(fā)對英語學習的反感情緒,甚至使學生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力,不利于英語學習的開展。
單詞教學是英語課堂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也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點之一。那么如何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邁好英語學習的第一步呢?關鍵是要“使單詞記憶的過程變得有趣,消除學生記憶單詞的心理負擔和反感情緒,使記憶單詞的過程成為滿足學生的需要而發(fā)自內心的主動學生過程”。(Agora,陳琳,2007,)基于這種情況,本人在教學中立足授人以漁的教學理念,將抽象的單詞學習通過各種契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情境,用貼近學生生活和心理狀態(tài)的各種方法”進行了一系列的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單詞教學探索,旨在幫助學生擺脫冰冷的、機械記憶之苦,學會靈活運用各種有效方法學習掌握單詞,為學好英語鋪平道路。
一、課堂詞匯教學方法
1.音、形、義三位一體拼讀記憶法 音、形、義三位一體拼讀記憶法,即從單詞的音節(jié)讀音、字母及字母組合、漢語意思三層面出發(fā),整體教授單詞,讓學生做到會讀、會拼寫并知其義。具體做法是:我教單詞時按單詞音節(jié)逐一帶讀,同時要求學生注意該單詞每個音節(jié)有哪些字母,構成此音節(jié)字母和字母讀音是否匹配。單詞每個音節(jié)的讀音和其字母讀音匹配度越高越好記。如在教continue一詞時,我按音節(jié)將其折分為 con-ti-nue三個音節(jié)帶讀,在學生跟讀時提醒他們注意每個音節(jié)有幾個字母,這些字母和其音節(jié)讀音一樣,并根據(jù)讀音對該單詞的音形義在頭腦中進行同步編碼記憶。當學生明確了單詞的音節(jié)劃分及其字母在讀音上的匹配度之后,單詞的拼讀寫就迎刃而解了,學生也能輕松地做到會讀會寫并知義。如教到一個單詞而其中某個音節(jié)的讀音和與之相對應的字母讀音匹配度不高時,及時提醒學生注意是哪個字母與音節(jié)讀音匹配度不高,把它標注出來并重點注意這個字母或字母組合的讀音,同時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對該音節(jié)進行強化記憶。
三位一體拼讀記憶法要求學生要靜下心來,不急不燥用心跟著老師的指導對單詞的音、形、義在頭腦中進行有意識地對比記憶。這樣的單詞教學法幫助很多學生當堂記住了單詞的音、形、義,使得由抽象字母構成的單詞變得有血有肉,最終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了學習效率。
2.聽音辯形出義法 所謂聽音辯形出義法,是指聽到單詞的讀音就能寫出單詞,并猜出意思。漢語有擬聲詞一說,而英語沒有這種說法。但是英語也有一些單詞具有和漢語擬聲詞一樣的特點。如:burst 爆裂;crash 撞;hit 擊,打;beat 打,打?。惶鴦?;bump 撞,碰;fly 飛;push 推;rush 沖; thunder雷聲; bomb炸彈;ugly 丑陋的等。這些詞通常是一些表示強烈動作的動詞或有強烈感情色彩的名詞、形容詞,他們的發(fā)音也和其意思一樣較為強烈。在教學中,遇到此類單詞時,可借用漢語擬聲詞的說法來引起學生的共鳴,提醒學生們聽音,辯形,出意。這不僅起到很好的學習效果,而且也激活學生的好奇心,觸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原動力。
3.拆分記憶教學法 所謂拆分記憶教學法,就是指在教單詞時,我利用單詞的天然字母組合和字母形狀拆分成不同的部分幫助學生進行合理的聯(lián)想和演繹,進行積極快速記憶的趣味教學法。如 :在教hear一詞時我把它拆成兩部分:h + ear,學生都認識ear耳朵,前面加了一個h,而h正好也像耳朵的形狀。聽是用耳朵進行的,所以就有了hear。再如flight, light是光,光很輕前面加上fly的首字母f就是它的名詞。tent:帳篷, ten是十、加上一個t就支起一個帳篷了。wheat :小麥, wh + eat(吃)小麥是吃的食物。learn是“學習”的意思,學到知識了就有了earn“掙錢”的本領了。在長期的引導下,學生們在學單詞時不知不覺的掌握了該方法,自發(fā)地進行拆分式記憶。這種教學方法,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得原本枯燥的英語學習變得生動有趣起來。
4.對比記憶法 在背誦不規(guī)則動詞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時,我指導學生們將單詞的過去式,過去分詞和原型進行對比梳理,找出三者之間在拼讀上的異同,學會自主學習。以下是學生總結出的不規(guī)則動詞的五種變化形式。
①、“AAA” 形:即原型、過去式、過去分詞是一樣的動詞。如:cut –cut—cut, hit—hit—hit, put—put—put, set—set—set 等。
②、“ABB”形:即過去式和過去分詞是一樣的動詞。如:buy—bought—bought, bring—brought—brought, think—thought—thought, catch—caught—caught, teach—taught—taught等。
③、“ABC”形:即原型、過去式和過去分詞都不一樣。如:bear—bore—born, begin—began—begun, ring—rang——rung, drive—drove—driven, eat—ate—eaten等。
④、“ABA”形:如:come—came—come, become—became—become等。
這種方法看似簡單,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自主發(fā)現(xiàn)和總結單詞的拼讀規(guī)律,有助于學生克服倦怠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實現(xiàn)了“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磨礪意志、活躍思維的過程”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5.即時運用教學法 英語教和學要提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英語學習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和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鮮活的英語學習資源。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減少課業(yè)負擔,對于一些較難詞匯,我還采取了“即時運用教學法”。如,在教譯林版牛津英語8A Unit One Friends的單詞時,我指導學生根據(jù)我的提示在手心寫下所學的主題單詞teenager,在不同手指上寫上與之有關的外貌、性格和美德等生詞,如:good-looking, round, humorous, polite, generous, bored, honest, thirsty, tidy, trust, keep a secret, care about, tell lies ,jokes。然后,用這些詞匯來描述班上的某位同學,再讓其他同學來猜是誰。這樣,既幫助學生感知了語言,增加了語言信息的輸入,又直接參與了語言的應用,使得學生不僅用“眼口耳”記憶單詞,還用“心”記憶單詞,在腦海中留下了畫面,從而使記憶更加牢固。在教會學生記憶單詞的同時,也把做人的美德在不經意間灌輸給學生。再比如,教譯林版牛津英語8A Unit Two School lives中,有很多意思一樣但英語和美語說法、拼法不一樣的單詞。記憶這些詞匯,有一定難度。為了找到合適的學法,讓學生記起來容易又有趣,在教學時我要求學生們先靜下心來,跟著我一起從音、形、義的層面一起認知,再讓他們憑讀音和記憶在紙片上寫下這些單詞在英語和美語中的不同表達形式,作為禮物和同學互贈并互相查看糾錯。
6.家居裝飾法。在譯林版牛津英語7A教材中,幾乎所有單元都與生活有關,有衣、食、住、行、運動、買賣等相關話題。這樣的詞匯俯拾皆是,而且是集中出現(xiàn)。這給學生帶來的更多的是不耐煩的學習情緒。為了疏解這種消極的學習心情,我在配圖呈現(xiàn)了這些詞匯后把事先準備好的相關單詞的圖片或模型發(fā)給學生,讓他們用英語在上面命名。同時,指導他們把家里相應的地方貼上漂亮的英語單詞來裝飾家具和房間。如: 臥室bedroom、客廳living room、餐廳dining room、廚房kitchen,冰箱上貼fridge,水槽上貼sink等;窗戶上貼window,地板上貼上 floor,淋浴頭上貼shower,衣服上貼上jeans、sweater、jacket,水果上貼上apple蘋果、grape葡萄等單詞貼。我還讓學生和家長積極互動,在家充當老師,把學過的生活詞匯教給家長。這種從根本上“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方法既促進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又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狀態(tài),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更好地配合學校教學工作,實現(xiàn)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延伸、相互融合的教育理念。
二、結語
“課堂教學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幫助學生解決知識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幫助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周彬,2012)以上單詞教學法,是我在教學中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和問題進行的思考和探索。實踐證明,這些記憶法能夠引起學生強烈的學習注意,增強學生對單詞的理解,引發(fā)學生積極的身心活動,提高其認知能力和運用能力,從而增強英語學習的信心。
其實,教無定法。教師只有努力專研,才能在有效時間里幫助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思考習慣,掌握有效學習方法,從而達到輕松習得的目的;才能 “鼓勵學生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探究和合作等方式,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不斷調整情感態(tài)度,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也只有這樣,才能用各種源頭活水澆灌我們的英語教學,使學生們的英語學習之渠水永遠清清如許,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2011.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 Agor, B., 陳琳(主編),2007.《英語課程標準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初中階段)》,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 周彬,2012. 《課堂方法》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