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秋慧+陳會麗+張爭艷
摘要: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我們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扎根于學生的經驗,挖掘生活資源,把識字教學延伸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把有限的生活資源變成了無限的學習資源。
關鍵詞:識字;教學;生活化
新課標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其實生活就是語文的內容,語文就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樣將識字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呢?日常教學中,我著重于這方面的研究,邊教學邊探索,摸索出了一些比較適用的識字方法,并在教學實踐中靈活應用,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一、利用情境輕啟識字興趣之門
新課標明確指出:“識字教學提倡在情境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利用兒童已有的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學生最感興趣的是貼近他們生活的內容,學習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越高。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熱情,就會變被動為主動,變無心為有心。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時,我們注重為學生創(chuàng)設或再現(xiàn)一種生活的情景,讓學生在自然生活狀態(tài)下開始學習。
二、依托游戲走上快樂識字之路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兒童天生好動,喜歡游戲活動,因為游戲可以滿足他們好動好玩的心理,不僅使注意力持久、穩(wěn)定,而且注意的緊張程度也較高。我將孩子喜歡的學習方式——游戲引入教學中,將識字的學習過程變?yōu)橐粋€個富有童趣的活動。
編字謎。在一年級的識字教學中,猜字謎活動以其幽默風趣,朗朗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學生喜愛。一些難識記的生字,經過引導,讓孩子們經常動腦筋編字謎在課堂上交流,課堂氣氛非?;钴S。比如: “朋”字,兩個月亮交朋友; “雪”字,大雨把山壓倒了。學生喜歡編字謎,遇到生字就想著編字謎,不僅能編出書上出現(xiàn)的生字,還把這種識字方法擴展到課外,回家讓家長猜。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識字興趣,同時也鞏固了生字,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兒歌識字?,槵樕峡凇⑸鷦佑腥さ膬焊?,對一年級的孩子有著無窮的魅力,一旦記住,永久難忘。平日教學中我注意抓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如教學“碧”字,編成“王大娘,白大娘,并肩坐在石頭上”。我們經常舉辦“猜認生字”、“組合生字”、“叫字排隊”、“送字回家”、 “讀文找字”、“酷玩字卡”、“找找朋友”“動物運動會”、“花的世界”、“我當小導游”等識字游戲活動。這些方法簡單易行,學生樂意接受,百做不厭,在游戲活動中學生既認讀了新字,體驗了生活的樂趣、又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三、借助實物獲得靈活識字之竅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當識字對兒童來說變成一種鮮明的激動人心的生活情境,里面充滿了活生生的形象、聲音、旋律的時候,讀寫結合的過程才能變得比較輕松”。圖畫、實物形象直觀,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識字教學過程中,學習會意字比較多,我們通過實物演示法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達到了輕松掌握音、形、義的目的。如:學習“筆”時,先出示一支毛筆,讓學生觀察到上面的筆桿是用竹子做的,下面的筆尖是用毛做的,因此“筆”的上面是“竹字頭”,下面是“毛”字。學習“尖”字時,出示一枚圖釘,讓學生觀察到一頭“大”、一頭“小”就是“尖”。為了鼓勵學生生活中識字 ,我們在教室的實物貼上字卡,如門、窗、講臺、黑板,課桌、投影儀等讓學生看到實物,就認讀字卡。會認讀后,取下字卡,打亂順序,讓學生再把字卡貼在實物上。通過圖畫或實物演示,在興趣盎然中,學生不但能達到識字的目的,還能掌握更多的知識。我們還及時和家長溝通,讓家長在家中也采用這種方法讓孩子識字,并用識字本記錄下來,然后在班上交流、展示。
四、直觀演示品味形象識字之妙
肢體語言具有直觀、形象、具體等特點,學生對有些漢字記憶有困難,運用表演是突破生字記憶難點的有效手段。如教學“爬”這個會意字時,我先讓學生說出“爬”字的結構,邊做動作邊講解:“小動物的爪子巴在地上才能向前爬?!边@樣,學生不僅能記住這個字,而且明白了“爬”的意思。教學實踐說明,演示識字的特點是直觀形象,讓學生運用身體部位、面部表情,在表演中進行識字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采用此法,學生既輕松地掌握了生字,同時也真正體驗了寓教于樂的教學原則,提高了識字能力。
五、結合實踐架構多元識字之橋
“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語言文字來源于生活,最終還應回歸于生活。結合生活實踐進行識字教學,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識記效果,而且對于生字的實際應用也有很大的幫助。
開學初引導學生認識校名、校訓、課程表,我們把每個孩子的姓名打印出來,貼在桌角上,課間向同學介紹自己的名字,互相認字?;丶液笞尲议L把家庭成員的名字寫下來自己記憶,不知不覺中學生就認識了很多字。每周設立識字交流時間,評比“識字小達人”。
總之,在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識字,在游戲中識字,利用實物識字,直觀演示識字,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在課堂外,老師要引導學生從課本、課堂中識字走向生活,在生活實踐中做識字的有心人,見到什么字,就認什么字,并自覺和同學交流識字成果,從而不斷地在生活中增加識字量,讓生活成為學生識字的資源,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