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陽 馮杰雄 何壽富
[摘要]目的探討血液PCT、hs-CRP、WBC、CD64聯(lián)合檢測在兒科感染性疾病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我院兒科病房收治的117例感染性患兒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患兒感染類型分為細菌性感染60例和病毒性感染57例,另選取同期健康體檢兒童60例作為對照組,檢測并比較三組血清PCT、hs-CRP、WBC、CD64水平。結(jié)果細菌感染組和病毒感染組患兒血清PCT、hs-CRP、WBC、CD64水平均明顯較對照組高,且細菌感染組患兒血清PCT、hs-CRP、WBC、CD64水平較病毒感染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細菌感染組血清PCT、hs-CRP、WBC、CD64及聯(lián)合檢測陽性率分別為86.67%、88.33%、76.67%、91.67%和96.67%明顯較病毒感染組(21.05%、14.04%、17.54%、40.35%和42.11%)和對照組高(23.33%、8.33%、13.33%、28.33%和30.0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病毒感染組血清PCT、hs-CRP、WBC、CD64及聯(lián)合檢測陽性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血清PCT、hs-CRP、WBC、CD64聯(lián)合檢測有利于臨床對患兒細菌感染性疾病的正確診斷,有助于臨床對患兒感染性疾病分型的鑒別,從而指導臨床用藥具有重要意義。
[關(guān)鍵詞]感染性疾病;兒科;應用價值;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白細胞計數(shù)
[中圖分類號]R7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17)03-15-04
宿主免疫抵抗力及病原體的侵襲力與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guān),小兒是臨床上常見感染性疾病的好發(fā)人群,因早期感染性疾病的臨床癥狀相似,難以憑借其臨床癥狀判斷其感染源,不同感染源(細菌、病毒)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在治療上有根本的差別,因此在疾病的早期及時鑒別診斷,給予對癥治療,有利于患兒的康復,可減少抗生素的不合理應用,避免患兒出現(xiàn)多重耐藥性,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血清wBC、hs-CRP是目前臨床上常用于診斷感染性疾病的臨床指標,但其水平易受其他因素干擾。有研究表明,PCT、CD64是臨床上血液細菌性感染疾病的敏感指標,檢測其水平有助于臨床對細菌性感染疾病的正確診斷。本研究擬在探討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液PCT、hs-CRP、WBC、CD64水平與感染類型的關(guān)系,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我院兒科病房收治的感染性患兒117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臨床診斷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中兒童感染性疾病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根據(jù)患兒感染類型分為細菌性感染60例和病毒性感染57例,細菌感染組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7個月~14歲,平均(6.8±1.6)歲;病毒感染組中男34例,女23例,年齡6個月~13歲,平均(6.4±1.6)歲;另選取同期健康體檢兒童6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齡6個月~14歲,平均(6.6±1.7)歲。三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檢測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當天采用真空采血針及配套的真空管采集患者肘部靜脈血5mL,采用日立CT6E/CT6EL型號的臺式離心機,以3000r/min離心15min,去除上清液,并置于-80°C冰箱中待用。PCT檢測由上海羅氏診斷產(chǎn)品有限公司提供的試劑盒經(jīng)羅氏e411電化學發(fā)光分析儀檢測。hs-CRP采用日立7600-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試劑采用日本積水醫(yī)療株式社會提供的試劑盒,并用采用膠乳免疫比濁法測定;采用Sysmex XE-50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患者WBC;采用BDFACSCalibur流式細胞儀測定CD64,并計算CD64百分比,所有操作均按照儀器說明書嚴格執(zhí)行。
1.3觀察指標
檢測三組血清PCT、hs-CRP、WBC、CD64等臨床指標水平。
1.4評價標準
PCT>0.5ug/L,hs-CRP>8.5mg/L,WBC>10x 109/L,CD64>10.2%,滿足以上要求條件視為阻性。
1.5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多組比較先行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f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三組患兒血清PCT、hs-CRP、WBC、CD64水平比較
細菌感染組和病毒感染組血清PCT、hs-CRP、WBC、CD64水平均明顯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細菌感染組患兒的血清PCT、hs-CRP、WBC、CD64水平均明顯較病毒感染組患兒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三組血清PCT、hs-CRP、WBC、CD64陽性率比較
細菌感染組患兒血清PCT、hs-CRP、WBC、CD64及聯(lián)合檢測陽性率明顯較病毒感染組和對照組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病毒感染組患兒血清PCT、hs-CRP、WBC、CD64及聯(lián)合檢測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病原學診斷是臨床上確診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但病原學檢查病原菌培養(yǎng)、分離和鑒定結(jié)果需時較長,無法在感染性疾病發(fā)生早期對其感染源進行區(qū)分,醫(yī)生只能憑借患者的臨床癥狀對癥給予相關(guān)治療,無法對患者采取針對性的確診治療,從而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隨著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發(fā)生率的不斷上升,病原學檢查雖能正確診斷出感染性疾病的感染源,但其耗時較長,不利于臨床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救治,特別是免疫力低下的兒童,易通過各種途徑感染細菌或病毒,從而發(fā)生疾病。小兒感染性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因其感染途徑較多,病情嚴重,部分患者臨床癥狀不明顯,易于其他疾病混淆,且通過臨床癥狀、體征、紅細胞沉降率等檢查無法確認感染源,從而無法對感染性疾病的患兒采取針對性治療,進而導致患兒病情的延誤或加重病情,甚至危及患兒生命安全。因此,尋找快速、便捷、可靠的實驗室檢測方法對感染性疾病進行快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研究表明,炎癥標志物與細菌性感染密切相關(guān),是臨床判斷細菌感染的一項指標。PCT、hs-CRP、IL-6等是目前已明確診斷的炎癥標志物。PCT是降鈣素的前肽,是一種糖蛋白,其主要來源于甲狀旁腺C細胞,在正常人體血清中含量極低,難以被檢測出;當機體出現(xiàn)嚴重感染時,甲狀旁腺及外周組織合成釋放大量PCT,導致24h內(nèi)血液PCT迅速升高,高達正常值的1000倍,在細菌感染后4h可在血液中明顯檢測到PCT含量上升,6h后基本達到頂峰并維持24h內(nèi)較高水平,若在感染24h內(nèi)對感染患兒采取相應的抗菌治療,可使PCT水平隨著對癥治療明顯下降,大量研究認為,PCT可作為診斷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的標準,同時也可作為鑒別感染類型,區(qū)分細菌或病毒性感染。
CD64為免疫球蛋白Fc受體I,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員之一。其可與IgG結(jié)構(gòu)上的Fc段相結(jié)合,從而激活單核巨噬細胞和調(diào)整其吞噬功能,進而使人體免疫力提高。正常情況下,CD64在外周血中性粒細胞表面的表達水平低下,當機體受到細菌細胞壁中脂多糖刺激后,外周血中性粒細胞表面的CD64被激活,從而使其在中性粒細胞表面的表達水平升高,其是中性粒細胞發(fā)揮吞噬和殺菌的關(guān)鍵。有研究認為,可將CD64作為細菌感染和(或)外科手術(shù)后感染早期檢測指標。
WBC是臨床上慣用的細菌感染的輔助診斷指標,但WBC升高不僅是機體出現(xiàn)感染還有可能是機體出現(xiàn)炎癥,再者患兒緊張、哭鬧、疼痛等均會刺激機體使WBC水平上升,從而影響臨床通過WBC水平對患兒病情的診斷及感染源的判斷,導致病情的延誤。hs-CRP是機體出現(xiàn)感染或損傷時血液中出現(xiàn)的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hs-CRP可使補體激活和使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增強,從而清除體內(nèi)損傷、壞死及凋亡的組織細胞及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在機體免疫過程中發(fā)揮重要的保護機體的作用。在正常的機體中hs-CRP含量較低,但當機體出現(xiàn)損傷或炎癥后在幾個小時內(nèi)hs-CRP迅速升高,且hs-CRP檢測水平不受患者年齡、性別、血紅蛋白、紅細胞等因素的影響,目前hs-CRP是公認的診斷機體急性感染或慢性炎癥的敏感指標。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細菌感染組和病毒感染組血清PCT、hs-CRP、WBC、CD64水平均明顯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細菌感染組患兒的血清PCT、hs-CRP、WBC、CD64水平均明顯較病毒感染組患兒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細菌感染組血清PCT、hs-CRP、WBC、CD64及聯(lián)合檢測陽性率分別為86.67%、88.33%、76.67%、91.67%和96.67%明顯較病毒感染組(21.05%、14.04%、17.54%、40.35%和42.11%)和對照組(23.33%、8.33%、13.33%、28.33%和30.00%)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病毒感染組血清PCT、hs-CRP、WBC、CD64及聯(lián)合檢測陽性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血清PCT、hs-CRP、WBC、CD64聯(lián)合檢測能更全面的診斷感染性疾病的感染源及病情發(fā)生發(fā)展。
綜上所述,對感染性疾病患兒采用血液PCT、hs-CRP、WBC、CD64聯(lián)合檢測,能迅速鑒別診斷患兒為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并區(qū)分感染源,在患兒發(fā)病早期及時正確診斷感染類型,并給予針對性對癥治療,減少抗生素不合理應用,減少患兒對抗生素產(chǎn)生耐藥性發(fā)生情況,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