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香
摘 要:本文通過對液化石油氣特性和充裝過程的危險性進行分析,利用風險矩陣標準找出作業(yè)過程和日常管理過程的風險點,對中度風險采取安全對策,將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從而保障液化石油氣充裝安全。
關鍵詞:液化石油氣;槽車充裝;風險評價
中圖分類號:TE6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17)06-0060-03
Risk Analysis and Safety Countermeasures of LPG Tanker
Li Jixiang
(China Petroleum Chemical Co. Luoyang Branch,Luoyang Henan 471012)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filling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risk, the risk matrix to find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ss and daily management risk, take security measures to moderate risk and reduce risk to an acceptable level, so as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filling.
Keywords: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LPG);tank loading;risk evaluation
液化石油氣是一種廣泛用于工業(yè)生產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燃料,液化石油氣泄漏出來很容易與空氣形成爆炸混合物。為確保液化石油氣充裝準確、安全,本文對液化石油氣的充裝過程利用HSE安全分析方法對其進行危險性分析,以引起大家對液化石油氣充裝安全的關注,指導作業(yè)人員安全作業(yè),提高液化石油氣安全充裝系數(shù),確保充裝運輸安全。
1 液化石油氣槽車充裝工藝
液化石油氣的充裝采用壓力充裝,輸送液化石油氣的管道有兩條,一條液相充裝線、一條氣相返回線,屬壓力管道。作業(yè)時,液相線充裝壓力一般控制在0.8~1.5MPa,氣相線返回壓力一般控制在0.5~0.8MPa。充裝前,操作人員將陸用流體裝載臂的液相臂與槽車上黃色閥連接,氣相臂與槽車上紅色閥連接,檢查正常后,打開液相裝車閥、氣相返回閥開始充裝。根據(jù)鐵路線路的長度、鶴位的多少及充裝流量、壓力來確定一次可充裝幾車(隨企業(yè)的條件而確定)。
2 液化石油氣充裝過程中存在的風險
本文利用傳統(tǒng)的危害分析方法,從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管理缺陷等三大面進行風險分析。
2.1 液化石油氣的危險特性
液化石油氣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烴類介質組成,還含有少量H2S、CO、CO2等雜質,由石油加工過程產生的低碳分子烴類氣體(裂解氣)壓縮組成,屬危險化學品,其危險性類別為第2.1類易燃氣體。其主要危險特性如下[1]。
2.1.1 火災爆炸危險特性。極易與周圍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其產生的爆炸沖擊波及爆炸火球熱輻射破壞、傷害極大,并且危害范圍廣,極易導致次生火災。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聚積并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起回燃。
2.1.2 凍傷危險性。液化石油氣貯存和輸送過程中,均是在壓力情況下以液態(tài)方式進行。當其壓力降低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時,具有吸熱的性質。所以,液化石油氣由加壓液態(tài)變?yōu)槌簹鈶B(tài)時,在此變化(蒸發(fā))過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熱,冷卻周圍空氣中的蒸汽而凝結成冰。若其噴濺到人體上,會從人體上吸收大量的熱,產生凍傷。
2.1.3 中毒危險性。液化石油氣被人體吸收后會中毒,中毒癥狀為人頭暈、頭痛、興奮或嗜睡、惡心、嘔吐、脈緩等,嚴重時為麻醉狀態(tài)及意識喪失。長期接觸低濃度液化石油,可出現(xiàn)頭痛、頭暈、睡眠不佳、疲勞、情緒不穩(wěn)、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等。
2.2 操作過程中存在人的不安全行為
人的不安全行為指違反安全規(guī)則或安全常識,使事故有可能發(fā)生的行為,其中安全規(guī)則包括法律、條例、標準、規(guī)定、操作規(guī)程等。具體有:操作錯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造成安全裝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設備;用手代替工具操作;冒險進入危險場所;攀、坐不安全位置;有分散注意力的行為;忽視或不正確使用防護用品用具;不安全裝束;對易燃易爆危險品處理錯誤等。
2.3 管理缺陷
管理缺陷包括設計、安全監(jiān)督、檢查、事故防范、應急管理缺陷;作業(yè)人員安排不當、教育培訓不足、超負荷、禁忌作業(yè)、防護用品缺少等管理缺陷;工藝過程、作業(yè)程序和操作方法缺陷;其他相關方管理等。
3 操作過程危險性分析與評價
對于操作過程危險性分析與評價,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方法(JHA)[2]。本文把液化氣的充裝作業(yè)活動分解成5個步驟,利用JHA識別每一步驟中的危險源及可能的事故,對液化氣充裝的操作過程進行危險性分析,識別現(xiàn)有的安全控制措施,進行風險評價,提出安全措施建議(見表1)。
4 安全對策
4.1 針對液化石油氣鐵路槽車充裝作業(yè)危害的安全對策
從對表1的分析中確定液化氣槽車裝車過程和現(xiàn)場不安全因素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中風險(B5、B6、C3、C4、D2、D3、D4、E1、E2、E3)、高風險(C6、D4、D5、E3、E4)及嚴重高風險(D6、E5、E6),制訂安全對策,降低風險到可接受的程度(見表2)。
4.2 針對液化石油本身的危險特性采取的安全對策
針對液化石油本身的危險特性采取一定的安全對策,見表3。
5 結語
通過對液化氣本身特性風險分析,把液化氣風險特性作為職工日常應知應會知識進行培訓與考試,要求人人了解其危險特性,以提高職工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識。通過對裝卸作業(yè)過程、現(xiàn)場設備設施的風險評價與分析,積極從工藝控制、本質安全控制、制度管理及勞動保護等方面制訂應對措施,落實隱患排查及治理,加強現(xiàn)場監(jiān)管,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和制度,實現(xiàn)長周期安全充裝液化石油氣。
參與文獻:
[1]胡憶溈.危險化學品應急處置[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
[2]SY/T6631-2005 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推薦作法[S].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