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炳章
摘要:無論處在何種教育階段,體育教學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門教學內容,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可以鍛煉學生的提升,讓學生保持良好的體魄,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體育教學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實現(xiàn)學生文化素質與身體素質的雙向提升。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普及,體育教學的形式也變得多樣化,信息化時代下,將體育教學同信息化融合,建立信息化體育教學平臺,改變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式,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從信息化體育教學出發(fā),研究信息化體育教學模式的意義,構建方式以及提升策略。
關鍵詞:信息化;體育教學;有效性;提高策略
體育教學是一項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在各階段教學中,都可以看到體育教學的身影。體育教學可以鍛煉學生的多方面素質,有運動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素質、團隊協(xié)作能力等,為了保證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促進體育教學的積極作用,需要不斷豐富體育教學方法。隨著信息化的普及,多媒體和互聯(lián)網(wǎng)成為體育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依靠構建信息化體育教學平臺,極大地提升了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一、信息化體育教學模式的意義
信息化體育教學模式是指,將信息化融入到體育教學活動中,構建新的體育教學體系。體育教學體系包括體育教學的理念、資源、方法等,依靠信息化來進行協(xié)調,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信息化體育教學模式有著如下意義:首先,豐富了教學資源。依靠互聯(lián)網(wǎng)的開放性,可以在網(wǎng)絡上獲取大量的體育教學資源,體育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上搜集相關的教學資源,精心設計教學內容,使體育教學更加科學化。其次,豐富了教學方法。學生學習體育課程,并不再局限于課堂學習,教師將教學資料,以圖片、視頻等形式,上傳網(wǎng)絡,學生利用課下或者課上時間學習。最后,豐富了互動方式。傳統(tǒng)體育教學,依靠體育課堂,面對面進行互動,信息化體育教學模式,互動方式變得豐富,學生和教師、學生之間互動更為方便快捷。
二、信息化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
構建信息化體育教學模式,需要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理念,將信息化同體育教學相融合,確保信息化滲透到所有體育教學環(huán)節(jié),發(fā)揮信息化的積極作用。信息化體育教學理念,需要樹立起學生體育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體育學習。各項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和實施,必須圍繞學生進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自主學習體育知識,提升學生的體育認知,掌握體育技能。
(二)構建體育教學信息化平臺
依托互聯(lián)網(wǎng)建立體育教學的信息化平臺,是實現(xiàn)信息化體育教學模式的核心環(huán)節(jié),許多體育教學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在信息化平臺中進行。信息化平臺的構建應該包括以下模塊:教學資料和資源模塊、學習模塊、互動模塊等,此外,還可以設置一些與體育相關的模塊,例如,實踐模塊、文化模塊等。體育教學信息化平臺需要設置監(jiān)管體系,每個學生配備專門的賬號,學生可以自行網(wǎng)絡注冊,依靠后臺的監(jiān)控,記錄學生的瀏覽內容,對學生的學習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例如,學生學習的內容,學習時長等,將其做為學生體育學習評價的依據(jù)。依靠信息化教學平臺,學生可以根據(jù)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內容,針對體育教學難點內容,學生反復觀看文字解釋和視頻演示,可以直觀的了解體育動作,自行練習直至掌握。
(三)完善體育教學信息化評價
信息化體育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教學評價,需要在體育教學信息化平臺上完成,依靠平臺對學生學習數(shù)據(jù)的記錄,將其做為學生評價的重要參考。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評價方式,主要是依據(jù)學生的測試成績和學習成績進行學生評價,將成績做為學生學習體育知識、掌握體育技能、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標準,做為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方式,有著一定的片面性,無法綜合地反映出學生的內在潛能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情況,導致學生學習體育的目的性過強。信息化背景下的體育教學模式,教學評價較為全面,可以實現(xiàn)學生學習情況,教師教學情況的綜合測評。信息化學習平臺,可以記錄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課堂學習、實踐活動三者做為綜合評價指標,可以較為全面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包括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方法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團隊意識、學生的內在潛力等眾多信息。依靠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評價體系,促使體育教學更多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信息化環(huán)境下提升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我們從課前自學階段、課中教學階段和課后實踐階段三個階段來分析,如何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一)課前自學階段
信息化體育教學模式課前階段,主要是準備教學資料,將體育教學資料以課件、圖片、視頻等形式,上傳到信息化平臺,學生自主進行體育內容的學習。該階段,屬于教學課件設計和學生自學階段。因此,教師應該圍繞學生興趣、教學目標進行體育教學內容的設計,利用網(wǎng)絡的開放性,搜尋有價值的教學資源,同教學內容進行爭辯,突出體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并對教學資料按教學內容進行分類,學生根據(jù)興趣,選擇學習內容。教學視頻的設計,應該控制長度,做到簡明扼要,增加視頻的趣味性,讓學生保持足夠的興趣。學生在課前進行體育知識的預習,可以縮短課堂教學的講解時間,增加學生實踐和師生互動的時間。
(二)課中教學階段
課中教學階段,教師進行體育知識的講解,讓學生進行體育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性以及團隊協(xié)作性。體育教師在課上進行體育知識的簡單講解,由于學生課前已經做好預習,可以縮短課堂講解時間,教師進行課上總結即可,主要是對知識點和難點進行講解,鞏固學生的知識,強化學生的體育技能。信息化技術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可以豐富體育技能的展現(xiàn)形式,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做為教學輔助手段,將體育動作進行分解回放,依靠三維呈現(xiàn)的方式,讓學生獲得更好的感官體驗,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體育技能。例如,體育項目中,一些體育戰(zhàn)術的教學,教師可以利用模擬模型和觀看比賽視頻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體育戰(zhàn)術,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學生可以更為直觀的觀看,易于學生理解。此外,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導致體育訓練無法有效開展,依靠信息化技術,則可以很好的彌補客觀條件的限制。例如,虛擬現(xiàn)實技術。運用虛擬現(xiàn)實技術,可以模擬訓練環(huán)境和比賽環(huán)境,可以有效的突破客觀條件的限制。隨著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發(fā)展,該技術可以細致準確的模擬出體育運動的各項細節(jié)內容,構建模擬場景,可以將運動時,天氣因素、溫度濕度、晝夜時間等因素添加進來,學生可以在虛擬的實訓場景中,提升實訓效果。
(三)課后實踐階段
提升體育教學有效性需要加強課后的體育實踐,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體育教學的重點,應該從知識的傳授,轉向為培養(yǎng)學生體育精神,增強學生身體素質,這是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因此,只有加強學生的體育實踐,才能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教師課下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活動實踐,例如,安排籃球、足球、排球比賽等,依靠體育實踐活動,鍛煉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和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此外,教師可以加強對體育教學平臺互動模塊的使用,學生在體育實踐中,對于某些動作不清楚,掌握不熟練或者在訓練中遇到困難等,都可以通過互動模塊進行咨詢,教師和學生互相分享心得。信息化技術的使用,教師和學生,學生之間可以保持良好的聯(lián)系,有利于體育課堂的延伸,極大地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網(wǎng)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對于網(wǎng)絡和計算機的應用越來越廣?!盎ヂ?lián)網(wǎng)+教育”形式的出現(xiàn),對于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提升教學效果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構建信息化體育教學模式,需要從體育理念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平臺構建、體育教學評價三方面入手。信息化體育教學模式,教師需要在課前制定好教學課件,利用網(wǎng)絡資源,精心設計教學視頻,將教學視頻上傳平臺,供學生觀看,學生課前進行體育內容的預習;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利用三維技術、虛擬模擬技術,讓學生更為直觀的了解和掌握體育動作;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實踐活動,組織比賽,加強互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體育知識,提升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金紅珍.信息化環(huán)境下體育教學有效性及提高策略[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6,30(2):43-48.
[2]李長玉.信息化環(huán)境下體育教學有效性及提高策略[J].讀與寫:上,下旬,2016,13(19).
[3]徐東升.云時代下信息化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信息通信,2014(1):283-283.
[4]勵凌凌.云時代下信息化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10(3):66-68.
(作者單位:南京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