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國會
【摘 要】我們經(jīng)常將學生比喻成茁壯成長的幼苗,而教師則是辛勤的園丁,園丁揮灑汗水,對幼苗的成長情況進行全面把握。生物教師的育人活動也恰如幼苗的培育,需要精心呵護。經(jīng)常性的對幼苗的長勢進行思考,是確保幼苗成長的關(guān)鍵。本文就對高中生物課堂的幾點思考展開論述。
【關(guān)鍵詞】高中生物 學生 生物課堂 思考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068
育人工作不僅僅是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揮灑汗水的工作,也是一項能夠充分的發(fā)揮教師的智慧的工作。教師的教學活動要與實際的教學情況密切結(jié)合起來并經(jīng)常性的進行思考,進而對整個教學情況有更加準確的把握。高中生物教師應該對與生物課堂教學相關(guān)的多個因素進行思考,進而從多個角度全面把握實際的教學狀況。
一、思考學生
沒有學生自然就很難組成課堂,因此,教師思考生物課堂不可或缺的一個思考因素就是學生。教師在思考自己的教育對象時,也應該選取不同的思考方向,這樣不僅思考的問題更具針對性,而且也能夠更加順利的完成思考工作。本人一向?qū)τ藢ο蟆獙W生,高度關(guān)注,在對生物課堂上的學生進行思考時,往往把握好以下幾個方向:
(一)思考學生對生物知識點把握的實際情況
對于生物教師而言,學生最大的實際就是對生物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教師的教學要以學生對生物知識點的把握情況為依據(jù)展開,教師對個人的能力及素質(zhì)的提升,也要借助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情的把握不能僅看表象,應該以現(xiàn)實的狀況與深入的思考為基礎(chǔ),這樣才能發(fā)現(xiàn)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才能為高效開展生物教學做好鋪墊與提供依據(jù)。
(二)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征
學習既是一個體力勞動的過程,也是一個腦力勞動的過程,尤其高中階段的生物學習強度較大,對教師與學生無疑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為了使學生在攻克難度較大的學習內(nèi)容時更加順利,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征進行分析與思考。教師在生物課堂上要通過對學生外在學習特征的分析去把握學生的內(nèi)心,進而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心理的變化,及時對教學方法、技巧及策略做出調(diào)整。
生物教師對課堂上學生的情況進行思考,需要關(guān)注的點還有很多,需要教師能夠靈活掌控。
二、思考知識
教學的目的就是給學生以知識,因此,教師對知識的思考也是做好教學工作的重點。尤其肩負著重要學科及知識點教學難度較大課程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應該注重對知識進行思考。一些教師在思考知識的過程中很難及時的體會到成效,認為即使花費一定的時間對知識點進行思考與梳理,也難以體會到究竟對教師產(chǎn)生了哪些幫助。實際上教師對知識思考與不思考,會直接的體現(xiàn)在教學的教學過程,教師也難以很直接的體會到其成效,而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則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一)教師思考知識有助于教學的條理化
我們可以將知識看成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也可以將知識看成是一個嚴密的體系,人們掌握知識的過程遵循這樣一個規(guī)律,既先掌握單個的知識點,而后再系統(tǒng)的掌握知識點。能否將學習的知識最終系統(tǒng)化,一方面取決于學生個人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也取決于教師的引導。而教師對知識的思考越是深入,越能夠發(fā)現(xiàn)知識之間內(nèi)在的聯(lián)系,這樣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能夠不自覺地從知識點之間聯(lián)系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單個知識點的引導,潛移默化中使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更加系統(tǒng)化。
(二)教師思考知識有助于授課過程中對知識的表達
高中階段學生研究的生物知識點,雖然依然與學生的生活有關(guān),但是較之于初中階段研究的知識點,難度及抽象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如何實現(xiàn)好知識點由教師向?qū)W生的傳遞活動,直接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情況,也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師在思考知識點的過程中能夠?qū)χR點有更多的領(lǐng)悟,自然對教師更加準確、直觀、形象的表達知識點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尤其一些教師在思考知識點的過程中,能夠?qū)⒅R點的思考與知識點的表達結(jié)合起來,就對教師的教學更加有利。
很多人從事生物教學工作之后,尤其是一些學歷較高者從事生物教學工作之后,一直對自己的知識水平較為自信,認為沒有必要進一步在知識思考方面做文章,而現(xiàn)實的教學狀況卻告訴生物教師,不僅要對知識點的思考引起重視,還要下很大的工夫去思考,對教師知識水平及教學水平的提升都有很大益處。
三、思考教法
生物教師在學習新的教學指導思想的過程中可能都有這樣的體驗,現(xiàn)代教學對教法的重視程度史無前例,大力提倡生物教師要在授課的過程中注意教法的選擇。而教法的選擇與運用并不是隨機的,更不是隨意的,需要建立在教師對教法思考及實踐的基礎(chǔ)之上。
對教學方法的思考,需要教師講究方法與策略。一些生物教師認識到了教法的重要性,在生物課堂上引入多種不同的教法,但是未必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這就啟發(fā)教師在使用不同的教法之前,能夠?qū)谭ㄊ紫冗M行思考,教師要對不同教法適用的教學環(huán)境、適用于哪類知識點的講解、適用于學生的情況等進行思考,為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的運用做好前續(xù)的工作。
教師在生物課堂上對學生講解知識點時,還要繼續(xù)對教學方法進行思考,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思考工作不僅不可以省略,而且還十分緊要。課堂教學永遠不可能按照教師預先設定好的步驟及情境開展下去,很多新的情況會出現(xiàn),一些教師預想的情況可能沒有出現(xiàn),教師只有結(jié)合一線的教學情況對選擇哪一種教學方法進行快速的思考,篩選與分析出合適的教學方法,對教師而言才能更好地呈現(xiàn)知識,對學生而言才能更好地學習知識。
有些生物教師認為課前及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做到對知識點進行思考已經(jīng)很不容易,而伴隨著下課鈴聲的響起,生物教師對教法的思考也告一段落,實際上教師的這種認識不僅局限了教師對教法的思考范圍,而且也忽略了一個關(guān)鍵的環(huán)節(jié),即教師課后對教法的思考。我們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都提出要進行歸納與總結(jié),而教師在課后對教法進行的思考,就是一個歸納與總結(jié)的過程,教師對使用不同教法時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還是不理想進行總結(jié),對不同教法究竟與哪些生物知識點的講解結(jié)合起來最為合適進行總結(jié)。當然,教師需要以教法為出發(fā)點進行總結(jié)的內(nèi)容還有很多,只有通過課后對教法的思考進而總結(jié)出更多的生物教學經(jīng)驗,才能為后續(xù)的教學工作提供更多寶貴的經(jīng)驗。
在學習中我們要引導學生秉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學習理念。本人提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秉承“教而不思則罔,思而不教則殆”的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