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平
【摘 要】新課程改革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體現新理念、新課標和新教法,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對小學數學高效教學策略進行了總結:包括了解學生,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多媒體教學,讓課堂更精彩;聯系生活實際,提高課堂效率;運用學具,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教師也要做到善講、善練、善導,讓學生學會自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創(chuàng)新意思,保證課堂高效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教學;策略
1.創(chuàng)新情境數學教學模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情境式的教學模式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不同的情境來講授知識能夠激發(fā)和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由情境可認啟發(fā)學生對解題思路的獨特的想法與思路,這一過程既是形成數學構思的過程,也是展開合理解題思路的思維過程。在情境教學模式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展開創(chuàng)新思維,并積極主動地發(fā)表對解題思路的見解,從積極參與教學的實踐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也就培養(yǎng)起來了。此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數學語言的使用要與課程內容以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相適應,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情境教學模式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例如,在教學"圓柱和圓錐的體積"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準備各種圓柱形的實驗品,如圓柱的玻璃器皿、圓柱木塊等,分發(fā)給學生要求其動手量出長、寬、高等所需數據,并通過實踐來求得體積。通過實驗啟發(fā)學生自己總結出計算圓柱體的體積公式,并引導學生是否可以用切割、計算體積差等方式求得體積。
2.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穩(wěn)定性差的特點,在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興趣的驅使下,小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課程,才能在興趣的驅使下展開更多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數學教學本身具有理論性強的特點,理論的講解枯燥乏味,難以吸引小學生的興趣,也有很多小學生對數學課程有著厭學情緒,這時教師就要注意采用新鮮多樣的方式來吸引小學生的興趣。例如,利用多媒體、幻燈片等形式,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展現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生在學習數學上的興趣。數學課上教師還要注重將數學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拉近數學與小學生之間的距離,激發(fā)他們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認識左右、上下、前后"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座位編號的方式,利用學生的座位編號并進行確認練習,學生在相互認識的互動中對左右、前后、上下形成認識,這樣能夠有效提高他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3.多媒體輔助教學,讓課堂更精彩
科技的發(fā)展,促使使用多媒體與數學教學相結合已經成為趨勢或主流,多媒體輔助教學集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信息于一體,這改變了傳統教學"嘴+課本+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也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也減少了教師的備課時間,它圖文并茂、生動地展現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如"對稱圖形"的講授,對于圓、五角星、等邊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圖像之間的對稱問題,借住多媒體畫圖演示,增強直觀性、生動性。采用電化教學便會形象生動,學生記憶起來也非常清晰;又如,講授"三角形面積"是底乘以高除以2,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三角形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這樣既復習了舊知識又掌握了新知識,既有效解決了教學的重點,又突破了難點,讓學生在歡快的氛圍下度過課堂。
4.聯系生活實際,提高課堂效率
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里,根據教材,多設計一些與生活有關的數學活動,引導學生理解數學的真諦,學以致用,讓學生留意生活,觀察生活,利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數學,這會激發(fā)學生強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學會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也有利于對知識的復習、鞏固和延伸。例如,在學習"利率"問題時,教師假設給每一位學生1000元錢,讓他們尋找最佳的存儲方法,讓學生自己結組,到附近的銀行去詢問、調查,在詢問中讓銀行工作人員詳細介紹存款的時間以及對應的利率,學生可以邊聽邊算,直到獲得滿意的結果?;丶液?,去征求父母的建議,尋找最佳的存儲方案。這樣,學生在調查中,弄清楚了存儲知識,也提升了表達和做事能力。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油然而生,迸發(fā)出對數學學習的熱愛,品嘗到自己探求知識的愉悅,也給學生繼續(xù)學習搭建了很好的平臺。
5.通過交互合作的方式來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開展學生之間的交互式合作能夠形成學生之間思想的交流,對其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在交互式的合作中學生通過交流可以對所討論的問題產生不同角度的認識和思考,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其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交互式的合作,在學生之間能夠對問題進行廣泛討論,也能找到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實踐活動中教師帶領學生走曲徑小路,觀賞美景時就可以假設問題:對于曲折的小路,如何計算出它的長度?并號召學生展開討論,學生有的說用尺子,有的說用步測……通過學生之間交互式的合作討論的方式,能夠對學生的思維產生啟發(fā),這對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創(chuàng)新型的思維方式對于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在創(chuàng)新思維的引導下,小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勢必會增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可以通過一些有效的訓練方法來實現,例如逆向思維的訓練,有時會對數學問題的解答產生更為簡便高效的作用。
小學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學好數學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而好的數學課堂需要教師積極轉變觀念,逐步改革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參與感,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構建高效課堂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高效課堂關注的是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fā)展,這對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更高、更多、更新的要求,廣大教師面臨著教學的巨大挑戰(zhàn)。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更是肩負著重要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