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習作教學中,作文難教,學生難寫。學生不喜歡上作文課,不喜歡寫作文。學生沒有習作的激情,沒有習作素材。我們知道,“唯有源頭活水來”,學生才能下筆,一蹴而就。所以,從低年級開始,我們就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觀察興趣。小學生習作,離不開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興趣,就要從日常生活中引導,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學生就會愛觀察、愛習作,提高習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習作;觀察興趣;觀察方法
G623.2
小學生習作,離不開觀察,觀察就是仔細察看事物與現(xiàn)象,是人們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的行為。觀察與習作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學生的習作寫得好,寫得具體、生動、形象,與小作者細致的觀察是分不開的。觀察可以為作者積累素材,可以言之有物。
但是,長期以來,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學生厭煩上作文課,沒有寫作的欲望,沒有參與熱情。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興趣,讓學生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興趣。
學生的觀察興趣,從低年級開始,循序漸進,逐步引導。
1.課間,組織學生進行游戲活動。
老師要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游戲活動,比如,丟手絹、老鷹捉小雞等,這些游戲,好組織,學生參與性高。對于低年級學生,游戲結束后,老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從學生最感興趣的“點”說開去,比如:“這個游戲同學們玩得開心嗎?”“為什么開心呀?”讓大家暢所欲言,學生發(fā)言的積極性很高。我們要抓住學生最感興趣的地方,鼓勵學生說話,說得不理想,老師也要及時寄予鼓勵和指導,從小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2.組織學生春游、秋游。
春天和秋天,溫度適宜,適合外出。這時候,組織學生出去游玩,領略大自然的秀美和神奇,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感情,真可謂一舉兩得。19世紀法國杰出的雕塑大師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泵總€人都有一雙愛美的眼睛。就看你會不會去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腳下的一顆小草,有的學生會一腳踩上去,踏過去,視若無物;有的學生會去觀察它,欣賞它:“多么地嬌嫩,隨風搖弋,它在向我招手,向我點頭?!庇械膶W生會思考它:“多么頑強地生命力啊,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不同,學生學習的結果,老師培養(yǎng)的結果。作為老師,肩負著培養(yǎng)下一代的重任,我們要讓學生全面發(fā)展,觀察能力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
3.留心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做一個有心人。
老師和學生天天相處在一起,老師要及時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做一個有心人。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時常不忘提醒學生,注意觀察身邊一年四季的變化。觀察四季明顯的特征,引導學生把觀察到的寫下來。有一天,我在教室里上課,外面柳絮滿天飛,我看到這絕佳的觀察時機到了,就提醒大家,課間的時候,要認真觀察,并和同學們約定,大家都來寫一寫,明天展示,比一比,看誰寫得好!同學們高興地答應了。第二天,大家?guī)砹俗约旱牧曌?,我看到以后,真是開心死了,幸福死了,同學們寫得很好,有一個學生寫的,完全可以把我這個老師比下去了,現(xiàn)把兩篇原文展示如下:
(一)
柳絮飄呀飄
河南中原特鋼子弟中學 司治珍
一場春雨過后,雨過天晴,空氣中散發(fā)著泥土的氣息。陽光更加明媚了,太陽照得人暖洋洋的。學生們都在校園里玩耍,前一天的細雨霏霏,好像壓抑了大家好多天似的,今天的校園就顯得特別熱鬧。你聽,學生的喊聲更大了,你看,一個個跑得更歡了??傆X得今日別于他時,更激動人心了。
課間操,同學們經歷了一場特殊的洗禮:柳絮從天而降,飄呀飄。一朵朵,一團團,潔白如玉,飄灑在天地間,把老師和同學們包圍了。
隨著悠揚的校園集體舞的舞曲,同學們的一舉手一投足,都陶醉在這漫天飛舞的“雪花”里。伸手接住它,軟軟的;用臉親吻它,綿綿的,好愜意的感覺。
舞散了,同學們興高采烈地追捧著漫天的柳絮,把它們收集在一起,有個學生問:“老師,這么多柳絮,多像棉花呀,能用它做被子嗎?”
老師們聽著,看著,笑著!
春天又給我們送來了一份厚重的禮物!
(二)
飄柳絮
河南中原特鋼子弟中學 二年級 商羽欣
今天,我們校園飄絮了,天上地里,就像下雪了一樣,美麗極了!柳絮好像在說:“春天到了,我來和大家玩耍了﹍﹍”
柳絮在空中飄著,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蝴蝶”飛累了,就落下來了,我們撿起柳絮,一捏,軟乎兒乎兒的,放在臉上,舒服極了!
柳絮落在地上,風一吹,它們又飄起來了,那肯定是它們不累了。有時候,風戀著它們,還會形成龍卷呢!
老師說:“柳絮就是柳樹的種子,她隨風播撒,落到大地母親的懷抱,就會長出柳樹來!”我們也想種,但是,養(yǎng)不活。
啊,天空中的柳絮多美??!我喜歡春天的柳絮!
讀著學生的日記,笑容蕩漾在我的臉上。學生的日記寫得很好,她觀察得那么仔細,描寫得那么細膩、逼真,天真爛漫的童趣躍然紙上。這就是我的學生,一個二年級的小學生,習作寫得如此美,真是讓我高興啊!
二、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教學建議”部分指出:“第一學段定位于‘寫話,降低寫作的門檻,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
1.利用圖畫,指導觀察方法。
低年級要求學生能看懂單幅圖或多幅圖,觀察簡單景物,初步能注意觀察順序;觀察動物,初步能注意觀察外形特征;觀察人物,能注意簡單的動作和語言;觀察一件簡單的事,能初步懂得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經過。[2]
2.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指導觀察方法。
引導學生經常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實踐,到習作的源泉中去實踐,指導觀察方法,提高觀察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1)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學生觀察 有次序,能促進思維的條理性,從而使文章言之有條理。有次序的觀察方法,主要指導學生運用好以下幾種:由近及遠或由遠及近;從上而下或從下而上;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先中間后四周或先四周后中間;從整體到部分或從部分到整體;從人到物或從物到人;從因到果或從果到因;從靜到動或從動到靜等等。這些觀察方法的指導,學生在慢慢地掌握和運用的過程中,就會逐漸學會全面、精確、完整地觀察事物。
(2)指導學生抓住重點進行觀察的方法。小學生觀察時,不知道突出重點,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我們要引導學生關注自己最喜歡的部分,進行說話、寫話,教給學生抓住重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3)指導學生運用比較的觀察方法。
我們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們要善于觀察,善于比較。有比較才會有發(fā)現(xiàn),有發(fā)現(xiàn)才會有思考,有思考才會去探索,去探索就會有感悟,學生的觀察興趣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習作水平會不斷得到提高。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興趣,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學生才能寫出優(yōu)美的作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