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全娥
摘 要: 任何學科的學習,對于學生素養(yǎng)水平的提高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歷史學科的教學活動,也更是如此。具體來說,歷史作為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在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作為中學歷史學科的教師來說,在傳授給學生基本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明確教學的目標,提出切實有效的教學對策與建議,以期指導于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
關鍵詞:中學 歷史教學 學生素養(yǎng)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3-0258-01
眾所周知,歷史學科作為一門主要的人文學科,其具有重要的人文教育功能。在當前,我國社會雖然全面進入了新時期,但任何事業(yè)的發(fā)展都需要以史為鑒,吸取歷史的失敗,積累歷史成功的經驗,推動社會主義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因此,中學的歷史學科教學工作就被賦予了重要的任務。作為中學歷史學科的教師,不僅要講授具體的理論知識給學生,而且還要在其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引導學生學會明辨是非,并從歷史當中獲得經驗,以期培養(yǎng)出高素質、高水平的中學生。具體來說,應當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開展工作。
一、中學歷史的教學活動應當將價值觀教育放在首位
一般來說,價值觀教育在學生的成長成才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中學歷史學科的教學中,在傳授基本歷史知識的同時,也需要加強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因此,作為中學歷史學科的教師來說,應當將價值觀教育放在首位。具體來說,一般的歷史課程的教學,都會以歷史事件為線索,通過介紹詳細的歷史信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等。另外,通過歷史事件的介紹,使得學生們能夠更加了解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國,進而產生對于祖國的熱愛,培養(yǎng)強烈的民主自豪感,進而培養(yǎng)自身的責任意識與擔當意識。
二、中學歷史的教學活動應當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為主要教學內容
作為中學歷史學科的教師來說,所開展的具體教學活動在前期的教學設計上,應當以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為依據(jù),設計難度適中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并采用循序漸進的原則,為學生們講解專業(yè)性的基礎知識。同時,著重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yǎng)。比如,在講解第二次工業(yè)革命這一節(jié)課時,首先向學生們介紹最新的科學技術成果,引導學生意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并由此介紹科學家在這其中所作出的努力,號召學生向科學家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等。其次,中學歷史學科的教師也應當向學生介紹科學技術有著一定的兩面性,在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同時,也可以被侵略者所利用,破壞人們安全的生活環(huán)境。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使得學生能夠正視歷史,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和較高的人文素養(yǎng)水平,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中學歷史的教學活動應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
任何教學活動,都是由“教”與“學”兩個方面構成。在中學歷史的教學活動中,應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的探究相關的歷史問題,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說,這是與新課改的教學目標與要求相一致的,以學生能力的全面發(fā)展為最終教學目標。具體來說,中學歷史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來。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中學歷史教師應當設置難度適中的問題,啟發(f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采取小組分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就某一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并各抒己見,增加學生的自信。
四、中學歷史的教學應當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
合理、健全的教學評價體系對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這對于中學的歷史學科的教學活動來說,也更是如此。在教學評價體系的制定上,應當從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出發(fā),以充分的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為教學目標,為學生的自主發(fā)展和人格完善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歷史教學的效果不僅體現(xiàn)在學生記住了多少知識,更體現(xiàn)在他們是否在歷史事件中體悟到歷史認識。這樣,通過建立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能力的提高。
五、結語
綜上所述,歷史學科作為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在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水平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作為中學歷史學科的教師來說,應當提高認識,不僅要教會學生基本的歷史知識,而且還要注重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水平。具體來說,中學歷史的教學活動應當把學生的價值觀教育放在首位,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為主要教學內容。同時,還要注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學歷史的教學活動中還應當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進而提高中學歷史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楊偉,白前靜,段謨發(fā),梁娟,吳境.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學歷史課堂教學初探——基于農村初中歷史教學現(xiàn)狀的思考[J].滄桑,2011(01).
[2]馬曉蓓.淺談新課改背景下中學歷史教學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9(03).
[3]鐘江祺.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知識結構優(yōu)化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