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_張喁
(演講者:中國科技大學 梁琰)
(演講者:日敦社 張曄)
(演講者:成都先鋒教育學校 布彥隆之)
(演講者:為愛與美而教 如風)
(演講者:策展人、藝術評論家 汪帥)
(演講者:鑰匙玩校 吳瑩)
Hello,Changemaker
——看我七十二變!
編輯_張喁
近日,在 “Hello,Changemaker”成都教育創(chuàng)變者論壇上,“體制”成為眾多演講者的關鍵詞。在現(xiàn)行體制外,探索者、創(chuàng)造變革的先行者們已經(jīng)深入到什么境地了呢?體制內外,教育創(chuàng)變不是為了割據(jù)地盤,如何實現(xiàn)全局的融合呢?
創(chuàng)變者李勇
梁琰和科學之美
恩斯特???藸柹飯D形研究
(演講者:中國科技大學 梁琰)
不知道提到醫(yī)學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不是很頭痛很枯燥,但是科學真的很美。讓我跟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恩斯特?海克爾,他把海洋中的生命形態(tài)和單細胞的物種用繪畫的形式展現(xiàn)。從歷史上看,科學和藝術是有相關性的,但是我們的教育現(xiàn)在兩者是完全分開的,技術出現(xiàn)之后有更多突飛猛進的進展。這是恩斯特,他叫雪花男,他花了畢生時間用照相機拍攝雪花。
我們之前在做的美麗化學的項目,大家可以在網(wǎng)站上去看。我們現(xiàn)在在做美麗科學,我們是科學、技術、藝術和教學的融合,當然科學跟藝術之間的話,是通過技術手段來結合的,教學是把科學和美整合成學生可以接受、教師可以使用的東西。
我們用一年的時間建立了美麗科學的品牌,能把我們的技術實力跟大家做展示,把藝術與科學融合的理念跟大家展示,未來我們會把這些東西結合在教育中,真正讓孩子們能體會到科學并不是很枯燥的,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如果孩子在很小的年齡愛上科學的話,可能會改變他的一生。很多人看了我們的作品,說如果當時我們看到你的東西,也許我對某個學科就不是當時那個狀態(tài)了,就可能不會在課堂上睡覺。
(演講者:日敦社 張曄)
我們看到傳統(tǒng)的幼兒園用三個世界可以概括:一個是動物的世界,一個是卡通的世界,還有一個就是色彩斑斕的世界。當我們走進幼兒園的時候,我們的眼睛都不知道往哪兒看。
這樣的環(huán)境真的適合孩子生長嗎?它是非常喧囂的,孩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當中,感受到的是空間的壓力,還有色彩的過度刺激,這樣會破壞兒童的專注力、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成人是從自己的角度看待兒童,想當然認為孩子的世界就是五彩繽紛的,那孩子的世界就應該由星星、太陽、月亮、白雪公主這樣的元素構成?其實這是對教育環(huán)境錯誤的理解。
真正適合孩子生長的環(huán)境應該是什么樣的?我們認為是以真實的生活為藍本,和真實的生活相連接的學習的環(huán)境。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是福祿貝爾在德國創(chuàng)辦的幼兒園,那時候教育孩子的方式是讓孩子在日光下曬太陽,洗冷水浴,在大自然玩耍,在室內進行一些勞動,在花園里朗誦一些詩歌。德語的幼兒園意思是花園、果園、樂園、苗圃的意思,這個詞匯的出現(xiàn)絕對不是偶然的。
我們做了三個方面的探索,第一就是要讓兒童與自然相連接,第二是讓兒童和真實的生活相連接,第三是我們要讓兒童和美相連接。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和商業(yè)場、游樂場的創(chuàng)設不一樣,因為商業(yè)場孩子在里邊待的時間一般就是幾個小時,最多就是迪士尼這樣的地方玩一天,設計者可以把場所設計得非常炫,非常吸引孩子眼球,讓孩子很興奮,然后去消費。但是幼兒園不一樣,孩子在幼兒園空間里邊待的時間每天6~8小時,這個環(huán)境對孩子來說就相當于家,我們要給孩子安全、溫暖、舒適。我們幼兒園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不希望用大面積的色彩刺激兒童的感觀,讓兒童在這個環(huán)境當中非常的躁動、非常的興奮,然后破壞他們的想象力和專注力。在此定義下,我們日敦社有三個原則。第一是在空間當中要有留白,第二是空間當中要有輕重緩急,第三是空間當中要有節(jié)奏感。所有的領域都是相通的,像電影、美術、音樂。馬遠畫的《寒江獨釣圖》,留了很多空白,可以看成山、水、天空,但是你看到這幅畫的時候,不能說只看到一個人一條船,其他什么都沒有看見。校園像裱畫一樣,是一個底子,兒童生命是豐富多彩的,我們把孩子生命的狀態(tài)像一幅畫一樣呈現(xiàn)在這個美麗的底子上。
色彩斑斕的商場兒童樂園設計
《寒江獨釣圖》的留白
(演講者:成都先鋒教育學校 布彥隆之)
我分享的內容是文化觀,這部分我認為應該和青少年的成長息息相關,因為我們都會記得,幾年以前出現(xiàn)打砸日系車的事情,很多很奇怪的言論,如何造成的,我們進入正題看一下。
我朋友到日本去,專門跟我談到一個很華麗的門,叫做陽明門,日本古代非常崇拜中國大儒王陽明,德川家康更是如此,所以將自己死后的正門命名為陽明門。中國對日本歷史了解非常少,里邊存在大量的想象和感覺,是不是日本男人全部支持右翼,是不是在古代非常強烈崇拜陽明?其實完全是誤讀。我長時間做歷史學研究,尤其是東亞的歷史。我可以告訴大家,陽明學不僅在明代的時候是異端,在日本江戶時代也一樣是異端,根本不可能成為官學。究竟是什么導致了這樣的“不知道”和“想象”?
因此,我在先鋒學校做歷史老師,我覺得我需要做這樣的工作。我們要盡可能更多用多元視野去察看。去年新加坡的歷史老師李卓文教授寫了關于歷史的書,不僅僅倡導從中國看日本,同樣也歡迎從越南看蒙古,從韓國看朝鮮,從日本看越南,我們需要扭轉一個思維,我們認為如果中國是華裔思想的誕生地,我們就可以擁有中國的思想,那就有很多問題。我想說,其實思想在古代也不是唯血緣論的東西,在古代的東亞,不管越南、朝鮮、琉球、中國,都具有這樣的思維和認識,同樣具備中華思想,我們不可以叫做日本、韓國、朝鮮是我們的文化附件,或者從屬品。這樣的觀點來看,可能和日本在昭和時代發(fā)動軍國主義的戰(zhàn)爭差不多,會非常危險。
很多人停留在想象的階段,并將之傳給國民和子孫,那將會造成很多誤讀。今年我?guī)W生去日本一共去了15天,從廣島開始一直到東京結束,有一次另外一些朋友跟我到仙臺,他們說有沒有可能分享魯迅的故事,我說不會。我說今天對于仙臺來說,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仙臺大學,然后才是魯迅。左邊的地圖是我在平壤買到的,右邊的地圖是韓國買到的,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全部沒有對方,也就是說從朝鮮的視野上來看,從來半島沒有分裂,是統(tǒng)一的國家,從大韓民國來看也是如此,所以我這樣寫道,可能地球的領土或者土地真的很少,需要至少有兩個朝鮮半島才夠分。
我的觀點,希望通過多元的視野,在東亞的區(qū)域范圍內能夠形成一種探究真實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單純的以本來不可以接續(xù)的什么東西,特意去做一些什么事情,我個人認為沒有價值,同時也可能會帶來很多交流上的誤會。
布彥隆之和他的東亞游學
(演講者:為愛與美而教 如風)
我以前做企業(yè),做事情之前都有一個習慣是建團隊。在鄉(xiāng)村地區(qū),美術老師在很多學?;緵]有,美術教育非常重要,它是一個情感教育,對鄉(xiāng)村特別重要。
我們2013年4·20地震之后成立團隊,13至15年團隊名稱叫夢想畫室,但是我們認為名字比較像培訓機構,于是16年改名為“為愛與美而教”,我們已經(jīng)持續(xù)運營7個學期。我們團隊專注于為鄉(xiāng)村小學提供公益性的美術課程服務。我們每個班每周一節(jié)美術課,不是說在課余時間,也不是在周末,也不是在假期,而是在學校的課表里邊。我們過去三年半,在雅安的雨城區(qū)7所小學,有2所學校結束了合作,其中1所是合作一年之后,學校校長認為美術課對小朋友們有很好的改變,是一所中心校,所以他們自己招聘了專職老師,另外一所是學校一年半以后招聘了專職老師。
我們現(xiàn)在提供5所學校的服務,每所平均2年。我們的志愿者都是四川農業(yè)大學的大學生,所有的志愿者有嚴格考試,有面試、試講,一般還有另外一輪,就是無主題組織討論,對他們進行評估,太強勢的我們不要,太弱勢的我們也不要。我們對志愿者的基本要求,必須要有美術基本素養(yǎng),必須能夠每個星期去學校上一次課,至少要能夠堅持上一年。2016年所有在任志愿者里邊,平均參與志愿教學的時間是一年半,其中11位志愿者到2年或者2年以上,也有3位志愿者一直做了三年,我們對志愿者還有一個要求,大三結束必須退出。在去年農業(yè)大學雅安校區(qū)招聘2次,超過300學生報名,總共錄用23人,錄取率7.3%,很遺憾男生特別少,只招了4個男生。去年為雅安5個鄉(xiāng)村小學,25個班,大概為500個小朋友授課,沒有間斷過。
雅安加油祝愿墻
(演講者:策展人、藝術評論家 汪帥)
汪帥的演講瞄準自己
我準備了一個活道具。有請先鋒教育的崔濤。
造物主送了我們很多禮物,很多人天天帶著,但是并沒有認真打開過?,F(xiàn)在請崔濤站過來,手打開面向大家,對照后邊的,其實每個人都有這些關鍵詞,每個人講抽象跟自己、抽象跟自己是怎么來的。下面是獸性,上面是神性,右邊是物性,左邊是詩性,獸性不用我講你們都懂,我要講的話就是說永遠保持沖動,只要你沖動了,你前進的動力都是別人在推動你或者別人在照射你。我強調一下物性,并不是一個女娃娃她喜歡物質喜歡名牌的包包就很物性,那是物性最低級的形式,所有的物理,研究物里面的道理,包括物化、物用,包括各種科學創(chuàng)作都是。比如舉個例子,陶淵明是詩人,我們可以說是詩性,但是詩性這個東西,你一研究就變成了物性,就是你把它當成一個東西一個對象在研究了。我告訴你詩性最大的特點就是說你不研究。神性是什么?頭頂三尺是神明,為什么是三尺,自己在中間,下面獸性這么長,為什么神性那么短?我告訴你就是留了三尺,加起來剛好就均衡了。
剛需與陽需。你們想一下有沒有這種經(jīng)驗,最可悲的是一群腦殘在討論我們的未來,在討論決定我們的未來,但是你們又要反思一下,那是不是我們也是那種人呢?我們也想改變學生的未來。我覺得所以說我今天要說的最重要的東西,我們每個人要多問一下自己,你千萬不要以為我聲音大,實際上我更多時候是在批判自己。柳永生下來就會涂鴉,95%以上的小娃娃最先做的事情都是涂鴉而不是音樂,是涂鴉畫畫,很快我們的家長迫不及待把他推向哪里了?推向這邊來了,這邊就是現(xiàn)實。
文明與瘋癲。文明就是當你各種物性、詩性、神性都在由內向外的0.618和由外向內的0.618,在這之間的話,表達出來就是文明,人類文明90%甚至100%都在這個領域。瘋癲也是文明的一種,瘋癲就是說當你物性超過0.618,你獸性超過0.618,這樣的大藝術家大詩人太多了。
痛點與含金量。在兩個黃金分割中間這一段就是健康的,那就是含金量,而以外的叫痛點。你千萬不要以為有那幾個痛點就不好,人生如果沒有幾個痛點你就不可能高級。未來獸性是不可以有套路的,但是大家都有套路了,泡妞有套路,做暖男有套路,做什么都有套路了。物性更不用說,物性是最大的套路,詩性,一旦變成律詩、宋詞元曲就有套路的,神性變成宗教就是套路的。
你做藝術,千萬不要有藝術家的詩性,只要你把藝術當回事,它馬上變成物性,詩性是不可言說,看不見的,只要你嘔心瀝血想在某個領域搞什么名堂,那都是物性。
(演講者:鑰匙玩校 吳瑩)
吳瑩的鑰匙玩校
我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特別擅長考試,每次都是年級第一,作為一個好學生,并沒有帶給我太多快樂,因為每次老師和家長罵別的孩子的時候都會說你看那個吳瑩,所以大家都討厭我。我沒上學之前都是人民內部矛盾,一上學就被硬生生逼成階級仇恨了,上初三的時候家人為了讓我考一個更好的成績,把我送到了封閉式的學校,我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認真禱告一下,禱告明天早上能夠發(fā)高燒,就是不想上學。
高中的時候我一度根本不想?yún)⒓痈呖?,不是因為壓力大,而是我覺得這件事情太無聊了,我覺得去上大學是一件非常無聊的事情。上大學頭幾個月我一直想著退學,直到有一天我看到電影《阿甘正傳》,那里邊有一個老頭就說阿甘你長大了要成為什么樣的人,阿甘就一臉問號,難道我不能成為我自己嗎?當時我聽到這個回答的時候,我就覺得有一道雷劈中了我,我從小就被當成祖國的花朵,我們的教育從來不是說你要成為你自己,所以這部電影算是啟蒙了我,大學我就旁聽了很多通識課程,也就是為了找到自己。大三的時候我做了一個補習班,學生父母很多都是有錢人,是很多人想要追求的人生典范,但是那些孩子天天被考試、作業(yè)、補習班、興趣班、奧數(shù)班,還有家長罵,他們才四年級。
我在想我將來的孩子一定不能這樣,決定離開上海,到成都自己干。我來到成都遇到和我一樣想要探尋教育的朋友,過去兩年多我們做了8期不同主題的冬夏令營,我們都有一個目標,希望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愛上學習,能在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中找到他自己成為他自己。我們設置各種各樣的游戲化的通識課程,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體驗。只有選擇足夠多樣,過程足夠有趣,孩子才有內驅力找到打動他的部分,這時他的自主學習才會開始。
教育基于有效的交流,但前提是你要真實,傳統(tǒng)觀念里老師是完美的人格,不會犯錯,無私奉獻。有一次聊天我問一個學生,為什么要參加鑰匙玩校,他大笑說,還不是你跟我們一樣放飛自我,不正經(jīng),而且還很污。當時我很崩潰,跟他說,我們是一個非常嚴肅的教育機構。去年9月份,為了繼續(xù)探索這種教育模式,我們做了全日制的學校,開始只有一個學生,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三個學生,我們對外宣稱說實現(xiàn)了指數(shù)級的增長。
有的朋友說希望你們鑰匙玩校越來越好,所有學生都來你們鑰匙玩校,我說不,這樣太可怕了。我們的目標不是這樣的,我們期待看到的是什么?是民間有越來越多的教育的可能性,孩子和家長能根據(jù)自己自身的特點選擇跟他的需求相關的教育模式,孩子不至于在教育里面感到痛苦,家長也不至于在教育里面喪失尊嚴,他們可以自由地選擇,不需要在夾縫里生存。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期待,在未來我們能夠呼吸到干凈的空氣,不至于天天喉嚨都是腫著的;我們期待有一片純凈的藍天,在藍天之下有各種各樣的教育的可能性,有鑰匙玩校,有各種學校,孩子可以真正自由去探索,自己能夠快樂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