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濤+馬海燕
摘要:重視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抓住關鍵時期從點滴做起,在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中重視對學生的行為訓練,促進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規(guī)范。
關鍵詞:養(yǎng)成教育 良好習慣 心理品質 行為規(guī)范
現(xiàn)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痹谡n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也不容忽視。
一、養(yǎng)成教育要以榜樣作引導從點滴抓起
對于學生而言,教師是具體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師的一言一行,不管有無進行教育的自覺性,都會成為學生仿效的標準。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模仿力強,可塑性大,熱切地關注著周圍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學校的老師和自己的班主任。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對于規(guī)范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至關重要。
(一)語言引導
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老師想象幾近神圣和完美,他們對教師特有的期望和依賴,往往是他們在觀察老師時會產(chǎn)生一種“放大效應”和“模仿效應”。也就是說,老師一言一行都處在最嚴格的“監(jiān)督”之下。我們要規(guī)范學生行為,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要充分注意這種“放大”和“模仿”效應。在與學生、家長、他人的交往中,教師要特別重視語言內在和外顯的教育、引導作用,要求教師無論在什么場合下都要講普通話、用文明語,都要注意語言的感染力和親和力,成為學生仿效的榜樣。
(二)行為示范
小學生的學習往往從模仿開始,人們常說,學生身上有著老師和家長的影子。因此老師舉手投足間都孕育著教育。當?shù)孛嬗屑垥r,我總是趕緊撿起,教室桌凳歪斜時,我總是整理齊,講桌不整潔時,我總是清理干凈……這一切,學生會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慢慢地學生都會照著我的樣子去做。教室的衛(wèi)生工具擺放不整齊時,總有學生去擺放好,教室地面有紙,學生會馬上撿起,而且他們還學會開窗、開門時輕輕的,知道了怎樣做才是不打擾別人。我在做這些事時,是發(fā)自內心,不是做給學生看,因為只有從最細微、最切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行為指導學生,才能對學生良好習慣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學生不僅在一時一事上養(yǎng)成好習慣,不少學生還能舉一反三,各方面做的都很好。
二、養(yǎng)成教育要表揚鼓勵,激勵學生的行為
本學期,我們班繼續(xù)開展“雛鷹爭章”的活動,每位學生平時在學習、紀律、勞動、習慣等方面表現(xiàn)好的就能得到老師的五角星,得到十顆的話就可以到我這兒來換一個大蘋果,然后貼到墻上自己的綠蘋果上,一個月到了,就進行評比,比出得到蘋果最多的五位學生再進行獎勵,到學期結束的時候看誰的蘋果貼得最多,就最紅,可以跟學期的評比掛起勾來。當然,如果有學生進步特別大,或表現(xiàn)特別好的話,我就會直接獎勵她一個大蘋果,作為最高的獎勵。
三、養(yǎng)成教育要抓好學生的行為訓練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首先,因為“習慣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嚴而有愛,訓練要強調一個“嚴”字,突出一個“愛”字,不見實效不收兵。堅持才能勝利,持久才有收獲。如我班有一名特別調皮的學生叫小海,他很聰明,卻總是時不時地犯一些小毛病,調皮搗蛋,而且總是屢教不改。因此,我需要時刻地提醒他,教育他,要遵守紀律,團結同學,一年多來,他身上的小毛病已經(jīng)改好了不少,但有時還會出現(xiàn)。反反復復,學生們便在活動中得以訓練,在訓練中養(yǎng)成習慣。
四、養(yǎng)成教育要注意和家長的共同配合
父母是孩于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需要家長的配合,更需要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過程中若能取得家長們積極配合,對學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和家長配合起來,共同教育好孩子。這樣,你在家長中有威信,自然也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起了形象,孩子也會相信你,喜歡你,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平時,我利用校訊通這個平臺,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除了回家作業(yè)以外,其他的如收費、班級的活動等,讓家長能更好地配合班主任做好工作。每當學生出現(xiàn)了什么特殊的情況我就及時打電話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如開學初,我發(fā)現(xiàn)我班的小劍小朋友經(jīng)常不完成回家作業(yè),而且還愛說謊。于是,我就及時打電話與他父母進行聯(lián)系,說明情況,讓他父母在家嚴格監(jiān)督,配合老師做好工作。經(jīng)過聯(lián)系溝通以后,他在父母的管教下有了明顯的進步,不再偷懶說謊了,回家作業(yè)也能按時完成。
總之,重視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抓住關鍵時期從點滴做起,在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中重視對學生的行為訓練,促進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規(guī)范。
參考文獻:
[1]賴華.良好習慣重在培養(yǎng)和塑成[J].科教導刊,2010,(07).
[2]齊永勝,張培孝.良好習慣養(yǎng)成從細微處入手[J].中小學校長,2007,(03).
[3]顧芳芳.小學生良好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小學德育,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