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金海
摘 要:采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數(shù)理統(tǒng)計和訪談等方法,從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動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內(nèi)容、時間以及課外體育活動存在的問題、影響因素等方面,對我縣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現(xiàn)狀進行調查與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
對策。
關鍵詞:課外體育活動;現(xiàn)狀;調查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提出:“學校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確保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時間”“舉辦多種多樣的群體性體育活動”;《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也明確規(guī)定:“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的時間。”這充分表明,課外體育活動在學校體育工作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課外體育活動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不僅是體育課的補充,也是學生課余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滿足學生對體育的不同需求,又能有效地鍛煉學生身體、發(fā)展學生個性、促進校園文化建設。了解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實情,對推動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科學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我對我縣初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探討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動機、體育鍛煉的主要項目以及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的需求等相關內(nèi)容,力圖通過這些調查研究,分析我縣課外體育活動的現(xiàn)狀,并提出一些建議。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依據(jù)抽樣原則,分別抽取慶元縣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共3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閱讀和搜集相關資料,并進行綜合分析。
(2)問卷調查法
根據(jù)研究目的,制定調查問卷并發(fā)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86份,有效回收率95%。其中男生150份,女生136份。
(3)訪問調查法
隨機對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學生進行現(xiàn)場訪談。
(4)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所獲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常規(guī)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1.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興趣度
由圖表1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持喜歡態(tài)度,分別有32%的男生、28%的女生很感興趣,61%的男生、56%的女生比較感興趣,在持喜歡態(tài)度的學生中,男生的比例要高于女生,而不感興趣的女生比例明顯高于男生,這與中學階段女生主觀上愛美、喜靜、害羞、不喜歡身體對抗的特點是相吻合的。
2.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動機
動機是直接推動一個人進行活動的內(nèi)驅力,它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對人的行為起著激起、調節(jié)、維持和停止的作用。圖表2表明,初中男女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各不相同。其中男生排位依次是:休閑娛樂、強身健體、應付考試、掌握技能,而女生的排位依次是:應付考試、強身健體、休閑娛樂、掌握運動技能,兩者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分析數(shù)據(jù)可知,我縣初中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是存在問題的,特別是女生,“應付考試”的人數(shù)比例達到了42%,這也說明大部分女生并沒有意識到課外體育鍛煉的價值,而是在被動進行體育鍛煉,不利于終身體育思想的形成。
3.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頻率和時間
從表3可以發(fā)現(xiàn),每周參加5次或5次以上課外體育活動的初中男生為13%,女生僅2%;3~4次男生居首位,占71%;1~2次的女生居第一,占85%。同時還有8%的女生沒有參加課外任何體育活動。從以上調查可知,男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次數(shù)明顯多于女生。同時,表4也說明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時間遠遠低于國家要求的每天1小時以上,特別女生鍛煉時間在30分鐘以下的竟達34%,30~60分鐘的占56%,且七年級到八年級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呈遞減趨勢。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有三:一是學生健康觀念的錯誤,認為無病就是健康,對于獲得適應能力應是長期鍛煉的結果認識不夠,因而缺乏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文化課教師對于體育活動的排斥,認為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擠占了文化課學習時間;三是學業(yè)考試偏重知識考查,導致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考試壓力過大,不愿花時間參加體育鍛煉,這也是九年級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機會減少的原因。
4.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項目
由圖表5可知,我縣初中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內(nèi)容比較單一,男女生在項目選擇上差異明顯,有58%的男生傾向于具有對抗性、富有刺激性的籃球運動,而43%的女生則更偏向于有一定活動量、對抗性相對較弱,且無身體接觸的羽毛球運動,這主要是男女生生理發(fā)展的特點所致。從調查數(shù)據(jù)還發(fā)現(xiàn),作為基礎項目的田徑卻不為學生所青睞,只有少數(shù)學生選擇。作為學校體育工作者,我們應該讓田徑運動的表現(xiàn)形式多樣化,善于利用田徑運動中樸素、優(yōu)美和刺激的一面來吸引更多的學生。此外,對課外體育活動內(nèi)容的安排,要盡可能滿足學生的需求,讓學生在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上盡興、盡情地活動。
5.影響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因素
圖表6的調查結果顯示,影響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客觀上,由于缺乏場地器材和學習負擔重、沒有時間等因素所致的占84%,這說明體育場地和器材設施的不足,已成為阻礙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因素。同時,學校在學生總體培養(yǎng)目標上仍以文化知識的傳授為主,造成學生課業(yè)負擔重,嚴重影響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在主觀上,主要是缺乏運動技能、沒興趣、怕累怕苦、體質差等因素,這說明我們學校體育的教學、體育活動場所的開發(fā)利用、運動項目開展的種類和形式等,還不能完全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不能吸引或激發(fā)更多的學生主動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熱情。
四、結論與建議
1.我縣大部分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態(tài)度是好的,但參與性較差,參與的人數(shù)比例遠達不到全民健身的要求,且實際參與體育鍛煉的次數(shù)與持續(xù)時間也不盡如人意,出現(xiàn)認識與行動相脫節(jié)。因此,我們在平時的體育課堂教學中,要通過挖掘體育的愉悅性來培養(yǎng)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為學生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和終身體育觀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2.大部分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動機是好的,基本能認識到體育運動的娛樂健身功能,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部分女生過于注重參加體育鍛煉的直接動機,缺乏間接動機,“應付考試”的人數(shù)比例在女生中就占了42%,她們處于“強迫體育”的狀態(tài)。因此,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要提高認識,引導學生充分認識體育鍛煉的作用與意義,適當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心理壓力,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切實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的快樂。
3.我縣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項目比較集中,男生選擇籃球的占58%,女生選擇羽毛球、健身操的各占43%、25%,加上鍛煉時間又集中在課外活動,必然會對場地器材的使用造成很大的壓力。因此,我們要根據(jù)運動項目的特點適當調整比例;在內(nèi)容的安排上,要體現(xiàn)活動項目的多樣性;對男生喜歡的球類活動,我們可以多安排一些小型多樣化的競賽;對喜歡健身操的女生,可以組成興趣小組,請專業(yè)人員進行輔導。這樣能提高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興趣以及他們的運動技能,真正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樂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4.我縣經(jīng)濟相對滯后,體育場地、器材設施有限,大部分學校的操場環(huán)境又不理想——場地小、灰塵多,嚴重阻礙了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因此上級政府和學校領導要重視對體育器材的投入和場地的建設;同時教師也要根據(jù)有限的場地、器材,因地制宜、靈活運用,盡量滿足學生的需求,切實提高課外體育活動的效率和質量。
5.針對目前課外體育活動的現(xiàn)狀,一方面要加強師資力量建設,開設體育選修課,將一些新興的體育項目引入課堂,提高學校開展體育活動的廣度。同時可設置課外體育活動的專職人員,做到活動有人抓、時間有保證,從而加強活動的組織和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將課外體育活動向社會和家庭延伸,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彌補學校資源的不足,如組織學生參加“乒乓球俱樂部”“陽光健身俱樂部”“社區(qū)健身活動”等,將課外體育活動向社會拓展,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真正達到與終身體育接軌。
參考文獻:
[1]曲宗湖,楊文軒.課余體育新視野[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52-77.
[2]陳小蓉.學校學生余暇體育活動的主要影響因素[J].中國學校體育,2001(1).
[3]鄭乃春.試論初中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現(xiàn)狀[J].浙江體育科學,2004(3).
[4]王艷陽.俄羅斯學校課外體育活動分析[J].體育教學,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