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周愛國+蔣自強
摘 要:通過對中學生物理實驗能力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分析影響學生物理實驗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因素,并探索評價學生物理實驗能力的可行方法,力求為高中生物理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與物理實驗教學的開展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高中生;實驗能力;評價體系;構建;應用
物理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以實驗與物理思維的結合以及數(shù)學工具的應用,導致物理理論的建立。同時,實驗也檢驗了理論的正確性,促進了理論的發(fā)展。它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爸刂R,輕能力”是傳統(tǒng)物理教育的弊端之一。因此,提高對物理實驗的重視,構建科學合理的物理實驗能力評價體系十分必要。
一、高中物理實驗開設及評價的現(xiàn)狀
1.高中物理實驗開設的現(xiàn)狀
通過對湖南雙峰一中及周邊高中部分物理老師的訪談,筆者了解到湖南省的中學實驗室大都具備新課標所要求的學生實驗儀器設備,但設備利用率并不高,學生也只是在規(guī)定的實驗課時間內(nèi)來做實驗。而且,實驗多以儀器操作型實驗和驗證型實驗為主,而探究型實驗和應用型實驗基本沒有。另外,實驗課多采用老師示范做一遍,學生照著做一遍的模式。這種模式造成很多學生都像是在看熱鬧,在熱鬧紛亂的環(huán)境中,操作一遍,測量記錄一下數(shù)據(jù),然后填寫學校印刷的實驗冊。這種模式大大降低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甚至很多學生根本不明白實驗原理,就稀里糊涂地做起來。
2.中學物理實驗評價的現(xiàn)狀
下面通過對調(diào)查問卷的數(shù)據(jù)整理匯總,分析高中物理實驗評價的現(xiàn)狀。樣本的基本信息如下表所示:
通過整理收集到的教師問卷,整體看來評價現(xiàn)狀不容樂觀,有60%的老師會根據(jù)實驗報告及實驗結果進行評價,20%的老師會根據(jù)實驗報告以及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準確進行評價,還有20%的老師不進行評價。80%的老師認為平時的筆試成績完全不能反映學生的實驗技能水平,16%的老師認為平時的筆試成績部分反映學生的實驗技能水平,4%的老師認為能反映學生的實驗技能水平。100%的老師認為平時的實驗技能成績應該計算在總成績中,部分老師提出應該按比例計入總分,還有部分老師認為現(xiàn)在的國情很難實現(xiàn)科學化、合理化的實驗技能評價。目前實驗技能評價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實驗評價標準不統(tǒng)一,人為因素較大。因此,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和目前高中生物理實驗能力的評價現(xiàn)狀,迫切需要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
二、構建高中生物理實驗能力評價體系的策略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評價要有助于學生對科學過程和物理知識的理解,有助于學生發(fā)展科學探究和實驗能力;提倡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和多主體評價。
評價既要考慮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也要考慮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實驗能力的鍛煉和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既要注重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要重視學生自身和同組成員的發(fā)言權;既要注重終結性評價,也要重視形成性評價??偠灾?,評價要采用動態(tài)的方法對學生的實驗能力進行全面的測評。動態(tài)評價法的總體設計思想如下。
1.以學生為評價主體,以學生的實驗能力為考查重點
“以學論教”是現(xiàn)代課堂教學評價的指導思想。這里的“學”,在實驗教學中一是指學生能否學得輕松、學得自主,主要包括實驗時的情緒狀態(tài)、交往狀態(tài);二是指學生是否會學、是否學會,主要是指實驗時的思維狀態(tài)和實驗能力的鍛煉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學生實驗能力的鍛煉情況可反映出實驗教學的效果。
2.注重評價的開放性
評價的開放性是指多角度地收集信息,全面反映學生實驗能力的鍛煉情況。它主要體現(xiàn)在“三多”:(1)多維度。評價的內(nèi)容不但包括學生對實驗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包括實驗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態(tài)度的積極變化。(2)多階段。評價要貫穿于實驗的前、中、后三個階段,即實驗預習階段、實驗開展階段和實驗總結階段。(3)多方式。采取學生自評、組評、師評三種方式來開展評價。物理實驗能力的動態(tài)評價法是以學生自評為主,組評和師評為輔。
3.量化評價數(shù)據(jù),使評價有“據(jù)”可依
一個相對準確、量化的評價結果,無疑是考查學生實驗能力的可靠資料。它既可幫助學生明確實驗所要達到的目標要求,又可防止教師憑大概印象去評價學生。因此,建立一個量化的評價標準將有助于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實驗能力。
動態(tài)評價法具有以下優(yōu)點:(1)能動態(tài)、客觀地反映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實驗的表現(xiàn)。評價始終貫穿于實驗的整個過程,所得到的評價數(shù)據(jù)可反映學生在整個實驗中的表現(xiàn)和實驗能力鍛煉的情況。(2)操作方便,相對科學合理。實驗前將評價內(nèi)容以表格形式打印出來,并確定了每項量化的權重,做到了相對科學合理。(3)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在評價過程中,以學生自評為主,組評和師評為輔,在重視教師對學生實驗能力進行評價的同時,也要重視學生評價的作用。(4)強化了“診斷、改善、激勵”的功能。動態(tài)評價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驗歷程,激勵學生的實驗熱情和改進教師的實驗教學行為,因此,它強化了“診斷、改善、激勵”的功能。(5)有利于端正學生的實驗態(tài)度和實驗行為。通過制定各項評價體系與細則,促使學生養(yǎng)成預習實驗的習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有效提高實驗能力。
綜上所述,構建科學合理的高中生物理實驗能力評價體系,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不僅為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而且可以為有效評價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提供方法,為進一步豐富物理實驗教學理論提供實踐基礎,對于實現(xiàn)高中物理教學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春密.物理實驗操作能力的結構模型初探[J].學科教育,2002(6).
[2]劉智敏.在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中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研究 [D].首都師范大學,2002.
課題: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4年度省級重點資助課題;“湖南省中小學生實驗能力評價體系構建與應用研究”;課題批準號:XJK014AJC00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