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志杰
摘 要 體育運動學習,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都應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只有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讓他們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才能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
關鍵詞 體育課 激發(fā)興趣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0-0137-02
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傾向,在學習過程中,當一個人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時,他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的內容上、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體育運動學習也不例外,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都應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只有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讓他們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才能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
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呢,我的具體做法可以總結為以下四點:
一、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在學生中樹立較好威信,課堂上精講多練,注重講課表情,能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引勢利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觀念激發(fā)
在教學中,教師根據(jù)身心發(fā)展狀況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的現(xiàn)代體育觀的教育,使學生在思想上充分認識到體育運動與人的成長發(fā)展進程有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例如,教師可引用古希臘的名言“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跑步(在適合自己的強度下)是鍛煉身體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堅持經(jīng)常練習就能增強人的心肺功能,磨煉人的意志。每天在房前屋后或者學校操場上跑幾圈,輕輕松松,精力充沛,那種愜意的滋味是無法表達的。接著教師又講到其他如球類、體操、武術等項目的鍛煉價值,學生聽得饒有興趣,心中燃起了對這些項目的興趣之花。只要教師加以正確引導,這些興趣之花就會愈開愈艷。
三、選擇安排合理恰當?shù)慕滩膬热?/p>
體育教師都知道,如果一節(jié)課只上一項教材內容,而且重復練習多次,那么不管學生的興趣開始有多高,時間長了都會覺得沒意思。因此,在安排教學內容時,一般要先安排一些學生都熟悉的教材內容,全員參與練習,然后再深入學習新知識,做到新舊結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學習排球墊球時,學生只練習一節(jié)課就感到很枯燥了,于是,就應在練習一段時間后,讓學生分組進行扣球練習,不用很長時間,學生就會抱怨不會扣球。這時,教師就讓學生自己分析一下原因:很多學生都能說出是因為不會墊球,所以就不會扣球。了解了失敗原因,接下來的任務就很明確了,學生積極地投入練習中去,等學生的墊球技術穩(wěn)定以后,他們對排球的興趣也就穩(wěn)定了。
四、教學互動、師生參與
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改變了過去那種老師講,學生聽,老師示范、學生模仿的傳習式教學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互動和共同參與的問問、議議、答答、練練、比比的互動式教學。舉個例子說,在學習跳山羊這個動作時,教師不用急著去做示范,而是先提示,讓學生觀察面對的是什么器械?如何跳過?以前玩沒玩過類似的游戲等等。然后,讓各個小組帶著這些問題討論一下:應該怎樣去練習,練習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討論結束后,各小組自行練習。教師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看哪一組的動作優(yōu)美等等。最后,組織學生評委對各個小組的練習情況(如安全意識、認真程度、團結協(xié)作、創(chuàng)新動作等方面)進行評比。在這樣的問、答、議、練、比的課堂上,學習氣氛比較熱烈,沉悶的氣氛一掃而光。
五、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
課堂上要營造一種愉快、和諧、團結互助的氣氛,使學生在體育課上沒有壓抑感。教師對學生不要過于嚴厲,教師應以大朋友的身份和小朋友一起參加必要的活動,教育學生互相幫助和指導,特別對身體素質差的學生不能嘲笑,應組織學生一起觀摩,評議學生的運動表現(xiàn),對有進步的學生進行鼓勵,表揚,引導學生把別人的成功看成是自己的成功那樣感到高興,從而使學生都能在這種輕松的氣氛中平等互助地學習,提高對體育課的興趣。
六、重視學校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
注重學校體育課程資源開發(fā),也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因為在課外活動中,我校設有校級的排球、乒乓球、籃球、田徑、技能(跳繩,踢提)等代表隊,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愿報名參加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特長得到培養(yǎng),體育興趣得到鞏固和發(fā)展,教師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來使學生得到提高。另外,各個班級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班的實際情況,組織班級體育興趣小組,在班主任的帶領下,選擇不同的活動內容。像初一級部組織的“班級籃球活動”“象棋比賽活動”“團體接力活動”“軟式排球活動”“拔河比賽”等等。舉行這些比賽活動,是為了更廣泛地調動學生。
參考文獻:
[1]馬啟偉.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賴天德.學校體育改革熱點探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