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安喜
【摘 要】教育是大事,是社會和國家的大事,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教育就要從小抓起,小學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是語文學習,文字、語言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語文的學習對生活的幫助也是很大的,通過學習語文我們可以學習說話,學習很多道理。本文通過分析現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狀況,發(fā)現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都或多或少的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提出了一些措施來解決目前的一系列問題。讓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來提高閱讀能力,提高學習能力,為學生自己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繁榮富強獻出一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策略
小學語文除了字詞句之外還有閱讀,課堂上學習的課文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老師就像學生們的拐杖一樣,遲早是要丟掉的,這就需要學生擁有學習能力,正所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還有閱讀不僅僅在學習的時候有用,對于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與問題
知識是一片浩瀚無邊的海洋,有它的深度和廣度,需要我們去領悟、去學習、去理解。遠到西方文學,近到小小的語文課本,都需要我們去學習、去參透。小時候學生們有老師和家長的引導,長大就得靠自己了,所以能力要從小抓起,小學階段就要嚴抓學生的閱讀,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不過現在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習語文的能力有所欠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
1.目標不明確
現在語文閱讀教學比較盲目沒有明確的目的,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中的隨意性太強。教師講到哪算哪,也沒有明確的培養(yǎng)目標,只是單純的完成教學任務而已,這樣既造成了教學質量不高,又導致學生的能力不能提高。
2.教學不規(guī)范
語文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是語文教師的自我教學模式來的,有的也是教師自己備的課,沒有標準沒有參考的,教學相當的不規(guī)范,因為教師自己根據自我感受和自我理解備的課會存在一定的不規(guī)范性,甚至會有漏洞。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是以老師為中心占大多數情況,老師還是課堂的主角,老師的單方面演繹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造成學生的懶惰心理,降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3.模式單一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就是在課堂上講課,而學生就坐在課堂上聽課就可以了,認識字詞句,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就可以了,教學模式比較單一,會導致課程內容比較枯燥,降低學習的樂趣,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應該豐富課程形式,提高教學效率。
二、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
每一個學校、每個課堂、每個教師以及每個學生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首先不能是固定的教學模式,每個學生的特點都是不一樣的,得學會靈活多變,隨機應變。還有每一個課文和文章都是不一樣的,還要針對每一個課程內容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這教學計劃要適合學生,能夠促進學生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打造課外閱讀文化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和歷史都需要學生學習,所以學生不僅要在課堂上學習,不僅要學習書本上的內容,對于課外知識也是要學習的,課外知識的學習可以擴寬視野,增長見識,而且還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課程內容。其實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學習是相互促進的,課外知識促進課上學習,課上學習促進課外知識的積累。
3.讓小學生在閱讀中自主選擇溝通方式
其實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只有學生愛學那才能真正的學好,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揮自主作用,自主選擇溝通方式和閱讀方式,與同學們互相交流經驗和感受,共同進步。這樣既能培養(yǎng)同學之間的感情,又能提高學習能力。
4.對課堂閱讀教學進行綜合把控
教師要對閱讀教學有一個宏觀的把握,這樣才能統(tǒng)籌全局,首先對單一句子或者短小的句子進行講解,引導學生理解和學習,循序漸進,逐漸上升到對整段話、整篇文章的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閱讀能力。俗話說:滴水穿石,只有堅持和積累,從一點一滴做起,這樣才能更好地上升,更好地提高。
三、結語
小學正是打基礎的時候,只有基礎打好了以后才能發(fā)展的更好,所以要重視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為小學生之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就是培育花朵的園丁,需要園丁悉心栽培,這樣才能種出美麗的花朵,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人才。所以教師要改善閱讀教學的模式,盡力去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祖國的發(fā)展和進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劉海霞.小學語文中閱讀教學方法調適與應用的新思考[J].科技展望,2017
[2]劉冰雪.對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7
[3]陳文顯.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推動學生思考的策略——聽課有感[J].學周刊,2017
[4]施莉莉.小學高年級“非指示性”閱讀教學設計研究[D].揚州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