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燚
摘 要: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利用網絡進行教育也逐漸被我們接受,并帶來了很可觀的教學效果。在目前這種形勢下,中學生面對的是一個信息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大量的信息可以通過各種傳播媒介進入到校園之中,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行歷史教學,是順應時代發(fā)展,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信息技術;中學;歷史教學;創(chuàng)新對策
當前的中學生面對的是一個飛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大量的信息通過各種傳播媒體進入校園,它不僅會改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而且也會改變人們的思維和學習方式。信息技術教育與歷史學科整合就是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和手段滲透到歷史學科之中去,以歷史學科的學習過程為載體,達到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以及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目的。
一、中學歷史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教學優(yōu)勢
(一)讓學生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最新的歷史信息
使學生對我國的歷史發(fā)展進行深入的了解是歷史教學的主要目的。過去的歷史教學資源有限,歷史信息存在一定的延時性,很多學生不能及時的更新歷史信息。而在歷史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在網上搜索歷史信息,關注最新的教學動態(tài),讓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歷史知識不斷更新,使他們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歷史信息,保證歷史信息的時效性。
(二)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歷史可以說是一個演變的過程,而在過去的歷史教學中學生無法想象到整個歷史發(fā)展過程,因此歷史教學有效性不高。而在歷史教學中融入了信息技術,通過制作教學課件,包括:音樂、圖片、視頻等。通過這些教學課件使歷史畫面更加直觀的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抽象、枯燥的歷史內容變得生動和豐富。不僅如此,利用信息技術還可以把幾百年前的歷史故事以動態(tài)的形式表達出來,為課堂增添了趣味性,學生加深了對歷史知識的記憶,相關歷史內容掌握的更加牢固,在開拓學生視野的同時又提升了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二、中學歷史教學中信息技術的主要運用
(一)多媒體教學
傳統(tǒng)中學歷史教學中對于歷史圖片的講解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口述以及掛圖的使用,形式單調,對于歷史知識的整合有所欠缺。而在歷史教學中應用了多媒體技術,可以很好的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多媒體教學就是利用音頻、視頻等方式將無聲、枯燥的文字轉換成歷史情節(jié),以此讓歷史知識更加生動形象。這種教學方式能使不能復現(xiàn)的歷史故事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讓復雜的知識變得簡單,減輕學生學習的難度,找回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自信,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老師通過課件,為學生提供了必要的畫面,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分析的能力。
(二)網絡教學
網絡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可以稱得上是本世紀的最大成就之一,網絡的出現(xiàn)以及發(fā)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變,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找到各種信息,并在相關的網站上開展討論等等,這種方式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言論自由,讓他們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技術來展示教學的內容,學生可以借此平臺在線與教師交流,及時解答學生的疑難,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近期,網上課堂也逐漸成為一種熱潮,學生在學校接受到的課堂教學是很有限的,但網絡資源卻是無限的,網上課堂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實現(xiàn)遠距離教學,讓學生隨時可以進行課堂教學,這不僅延長了學生課堂教學的時間,同時也可以彌補他們在校期間知識學習過程中的不足,雙管齊下,保證教學質量。
三、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應用的創(chuàng)新對策
(一)采取多樣化教學手段
雖然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應用計算機技術有諸多的優(yōu)勢,但是如果沒有把握好應用程度和技巧,會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因此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經驗,不斷的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應用對策,以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過分依賴信息技術,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科學的對其進行應用。如果教師長時間的只應用計算機教學,學生也會因此失去新鮮感,對于歷史興趣也會隨之下降。只有將多種方法結合起來,取長補短,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教學時,教師同樣可以選擇用情境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作為輔助教學手段,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時常感到新鮮感。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歷史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教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過多媒體生動形象的特點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因此,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同時明確自己在課堂中的角色,為學生留出自主學習的時間,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是非常關鍵的。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意在課堂上給學生留出自主學習的時間,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和分析來吸收所學的知識。
四、結束語
總之,當下信息化教學在不斷推動中學歷史教學的發(fā)展,但它只是中學歷史教學中的一種輔助教學方式,我們不能忽視它更不能完全依賴于它。如何更好地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融入到中學歷史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還需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
參考文獻:
[1]陳劍.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3(05):32.
[2]劉慧芬.論中學歷史教學中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J].教育教學論壇,2013,15:249-250.
[3]蔡蓉芳.信息技術與中學歷史教學的有效整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8):29-30.
[4]薛荔.淺談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09(S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