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靜
根據學校校校本教研活動的安排,每學月一次的點課活動如期進行,本學月點課的第一節(jié)是數學課,執(zhí)教教師上的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分數的意義》。整個教學過程不太流暢,源于教師對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太熟悉,因此教學效果也不太好。在課后的交流中,我發(fā)現(xiàn)執(zhí)教教師心中無目標,胸中無教材,眼中無學生,對自己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也比較陌生。通過進一步交流得知,執(zhí)教者是從網上借用別人的教案和課件,然后進行了修改調整,變成了自己的教學設計,用一天的時間進行的備課,教學效果令人擔憂。我并不反對拿來主義,但是如何拿,拿來有無作用,適不適合,非常重要。需要執(zhí)教者心中有目標,有教材,有學生。然而,教師的付出收到如此不理想的效果,說明所備之課是無效的,可見有效備課非常重要,特別是現(xiàn)在教師的任務越來越重,壓力越來越大,怎樣在有限的時間里進行有效的備課,引起筆者的不斷思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備課是教師進行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和保證,如何有效備課是我們值得關注的和重視的問題。
所謂備課,實際上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進行的設計準備工作,即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作教學教法上的加工處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方法,規(guī)劃教學活動。
一般地,備課有狹義的備課與廣義的備課之分。狹義的備課,是指針對當次課程的備課。廣義的備課,是指教師的自我裝備、自我成長和持續(xù)發(fā)展。筆者這里談的是狹義的備課,一個數學教師個體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針對當次課程進行有效的備課。如何在不能集思廣益的情況下,進行有效的常規(guī)備課,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備課程標準,理解課標要求
課程標準是國家對學生接受一定的教育階段之后的結果所做的描述,是國家教育質量在特定階段應達到的具體指標。它具有法定的性質,是教育管理、教材編寫、教師教學生學習的直接依據,教師必須按照課程標準進行教學改革。
作為教師,課程標準是必修課,應該對課程標準進行認真的學習,首先從整體上把握課程標準對小學階段學生數學學習的總體要求,然后進一步掌握課程標準對小學各年段學生學習的具體要求。例如:《課程標準》在4~6年級學段目標中明確指出:“體驗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萬以上的數;理解分數、小數、百分數的意義。”在內容標準中也明確提出:“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小數和分數的意義?!边@就說明,《分數的意義》的教學要結合具體情境進行教學,要讓學生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分數的過程,從而理解分數的意義。理解課程標準需要教師去仔細閱讀,用心領會,認真思考,才能正確理解和掌握課程標準對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要求,用好課程標準這根指南針。
二、備教師用書,獲取參考價值
與各版本教材對應的數學教師教學用書,應是廣大教師備課時的首選用書。教師教學用書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因而具有很高的權威性。但現(xiàn)實情況卻是很多教師一備課就從網上搜集大量的資料,刪刪減減變?yōu)樽约旱慕贪?,即認為備課就是寫教案,沒有真正把教師教學用書擺在教學參考資料的第一位。筆者認為,備課要對教師教學用書進行認真學習,仔細閱讀,積極獲取參考價值,用以指導自己對教材的把握和進行教學過程的設計。
首先,通過備教學用書,了解目標要求。教師教學用書結合課標要求,擬定了教學目標,這是教師教學最直接的參考。教師要認真閱讀理解,再結合課程標準和本班學生的實際,擬定當堂課自己的教學目標。
其次,要學習教師教學用書的編排體系。教師教學用書從對全章內容的說明,到對某節(jié)教材的具體分析、建議及與之相關資料,直到對全章的復習建議與基本做法,都顯得非常條理、嚴密,富有邏輯陛。
三、備教材內容,把握教材資源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重要資源,它不僅決定課堂教學內容,而且提供了教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和方法。因此,鉆研和理解教材,是組織好課堂教學的重要基礎和前提。
1.理解教材提示的教學方法
教材作為數學學科的教學資源,經過加工,為教學活動提供了基本線索和方法。因此,研究教材提示的教學方法,對教師開展教學非常重要。第一,要了解知識是怎樣引進的,這對于安排安排教學活動的起點很有好處。第二,要了解教與學展開的過程,引導學生開展有效學習。教材結合內容的闡述,呈現(xiàn)了教學過程與層次、活動內容與方式。
2.研究練習內容與層次
練習是學習數學不可缺少的內容,也是教材重要的部分。教師在備課時,要認真分析練習安排的內容與作用,了解每道練習題的編排意圖,從而有目的的組織學生練習。同時,要理清練習的層次和內在聯(lián)系。在分析每道練習題的基礎上,綜合分析練習的層次與習題之間的聯(lián)系,組織學生按認知過程逐步展開學習,鞏固、理解和內化知識,擴展知識的深度、廣度與應用范圍。
四、備學生學情,了解知識經驗
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對象是人,是充滿好奇與童真的兒童?!墩n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課程應致力于實現(xiàn)業(yè)務教學階段的培養(yǎng)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蔽覀兩险n前所做的一切準備都必須建立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自主、平等,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學習經驗,以及生活經驗。只有在真正尊重學生、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所做的一切教學準備才有意義,才會起作用。否則,一切都是紙上談兵。
首先,備學生為了會的不教。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在教學設計中,做到會的不教,以免浪費寶貴的課堂40分鐘,進行一些重復的無意義的教學活動,造成一些表面熱鬧的教學假象。其次,備學生為了不會的少教。要為學生搭“梯子”,在教學中給學生的發(fā)展以真實的支點,使之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有效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基礎,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要想事半功倍備好課,就得從有效備課上下功夫,理解課程標準、讀懂教材內容,了解學生學情,參考教學用書,再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善于總結,才能把備課的有效性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