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善勇
(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qū)教體局)
摘 要:思想政治教學是初中生德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分析初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意義,從多個角度提出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措施。
關鍵詞:教學;措施;教師
初中思想政治教學是現代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學生需要不斷改造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思想政治課程可以幫助實現這一目標。初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方式不僅有正式的思想政治等系統課程,還有很多時候是融入教學形式,從而實現初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多元性,這樣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意識。
一、初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意義
(一)有助于學生自身心理發(fā)展
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開始慢慢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有效控制。當他們出現大量的負面情緒時,需要自我進行有效調節(jié),從而實現自我壓力的有效釋放,這就是最基本的情緒控制理念。學生面對失敗的時候,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不斷轉變自己的內心感受,從而提升他們今后的抗擊打能力。學習是一項十分枯燥乏味的事情,需要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使得他們堅持對社會的信心,對他人的信心。
(二)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組成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是教育的重要方向,實現學生基本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首先就是他們心理素質的提升。素質教育中的德育就是針對學生的基本心理狀態(tài)進行有效的引導調節(jié),從而實現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教育部門在學生德育的問題上,明確指出需要通過多角度、多層次的心理引導,實現學生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從而幫助他們應對今后的困難和挫折,這是我們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措施
(一)師生課堂角色轉變
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主要就是被動地聽講,教師進行重點講授,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優(yōu)化教學方式需要實現師生課堂角色的轉變,即:教師不再是滿堂灌的知識傳播者,而是一個知識的啟發(fā)者,引導學生自主進行相關知識、理念的認識和理解。學生也不再是思想理念被動的接受者,他們將被引導著主動進行相關知識點的合作學習,相互啟發(fā),共同成長。
(二)教學內容重新設計
要想實現學生自主思考的意識增強,就需要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重組。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更多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效設計,設置相關的教學問題,讓學生配合學習。在愛國主義思想的教學中,學生可以體會老一輩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教師可以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聯想,實施發(fā)散思維,對這種事跡進行發(fā)散聯想,啟發(fā)學生思考在和平年代如何踐行愛國主義精神。
(三)尊重學生與教師指導并重
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將提出一些關于教學內容的疑問、觀點等,這些都是學生最為真實的思想,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提出的這些東西。因此,當學生提出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時,教師需要耐心給予解答。同時教師需要針對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一些錯誤認識進行有效指導,及時給予糾正,從而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思想政治學習習慣。
(四)構建學習的新鮮感
長時間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將使學生產生一種厭煩情緒,這種情緒將不利于思想政治的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保持學習的新鮮感,變著花樣地進行教學,構建教學形式多樣的課堂環(huán)境。這種多元化的教學環(huán)境將使得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習的新鮮感持續(xù)。具體來說,教師需要不斷研究現代化的思想政治教學理念方法,這些教學方法在形式上是不同的,也具有突出的思想政治教學特點,符合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另外,教師可以運用生活中一些有趣的問題不斷提升學生對其學習的新鮮感。
(五)實踐教學
教師需要進一步在這一方面下大力氣。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情緒控制問題,面對家長存在一定不耐煩的情況。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可以在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的時候,讓孩子給家長洗一次腳,捏一次肩。在自己生日的時候,給自己的母親獻上自己親手做的禮物,因為孩子的生日就是自己母親最痛苦的時候,讓孩子理解父母的不容易,讓孩子不斷調節(jié)對父母的態(tài)度,逐漸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針對學生的負面情緒宣泄,班主任還需要進行有效引導。在開展郊游等戶外活動的時候,教師讓學生大聲喊出來。讓學生學會與人交流,通過與他人的交流,實現負面情緒的有效發(fā)泄。
(六)鼓勵式教學的融入
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運用鼓勵式言語的時候,需要進一步拓展他們對這一類言語的有效性。教師需要進一步拓展自己運用鼓勵式言語的能力。首先,教師需要認識鼓勵式言語的使用分寸。針對學生的這一優(yōu)點,教師需要給予表揚。在學生還沒有完全展示出思想政治學習的優(yōu)點時,教師需要等待,當他們完全展示出之后,再進行鼓勵。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堂上的表現是多元化的。教師需要及時發(fā)現學生不同的表現,進行有針對性的鼓勵。
總之,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實現學生人生價值觀的有效構建,優(yōu)化教學課堂的有效性是現代學生素養(yǎng)能力的具體方式。
參考文獻:
劉華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研究[A].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tài)與當今中國社會思潮[C],201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