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春春
【摘 要】筆者作為一名初中政治教師,認為我們教師在進行素質教育的階段應該將提高教學質量放在首位。一方面著重課堂教育教學,在課程教學上著重優(yōu)化,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另一方面著重輔導和優(yōu)撫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只有這樣,初中政治教育教學才能卓有成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政治 課堂改革 優(yōu)化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141-01
素質教育的含義就是面向所有學生,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并且引導其主動發(fā)展的教育方式,課堂教學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和主戰(zhàn)場,也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方式。所以,要提高教學質量,最重要的就是優(yōu)化課堂,讓教師在有限的時間里,最大程度地引導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能。那么,作為一線教師,如何優(yōu)化初中政治課堂,提高政治教學質量呢?下面就此談一些心得和體會。
一、優(yōu)化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感悟
1.1想要結構牢,開頭很重要
如果老師能很好地吸引學生,授課伊始就能理解學生的想法,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與興趣,并且可以很好地把握學生的心理和心態(tài)動向,這對一堂課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學生是否思維集中,維持這種心理心態(tài)動向,并且貫穿于整個初中政治的學習和訓練活動之中,直接影響了思想品德教育教學的效果。因為持有一種良好的集中狀態(tài)的學生,總能認真并且從一而終地投入到學習生活當中去。
1.2課堂的導入應該具有針對性、啟迪性、簡潔性和趣味感
因為有針對性的課程往往可以滿足學生的聽課需要,而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十分重要,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能夠在課堂中導入更富有啟迪性的問題。更為簡潔的導課一方面可以節(jié)約老師的備課時間,并且能夠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同學自主思考。而趣味性的導課不僅能夠吸引學生,而且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課堂變得有趣生動。在這樣的導課中,學生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改革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深入其中
2.1改革課堂教學方式方法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的具體目標中,引以為首的就是“避免導致過于注重知識的培養(yǎng),以強調學生自我主動的形成對學習渴求態(tài)度為主,同時成為能自主學習、會自主學習的學生”。如果我們沒有知識和基礎技能作為教學根基,那么我們的教學過程必然是空洞無物的。沒有牢固的知識和技能作為基礎,只會引導學生成為一類沒有自我主觀意識,沒有良好三觀的人。所以,為了達成系統(tǒng)知識傳授的教學目標,就必須改革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
2.2改革教學手段
如果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強,就可以調動學生對知識的渴求,也就不需要老師強迫灌輸給學生知識。為此,我們做了多方面的嘗試。例如,在教學手段現(xiàn)代化和多樣化上努力研究,通過利用豐富的教育手段,比如閱讀、改革板書、播放教學影像等等,使學生在學習的整個過程中充滿了好奇心,大大增強了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密切聯(lián)系實際也是老師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靈活的教育教學方式是老師、學生、書本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完成教育教學目標,達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有力保障。
三、注重現(xiàn)代媒體的使用,實現(xiàn)課堂的“自主變換”
在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將課堂呈現(xiàn)給學生的過程中,就會很好的解決思想政治教育的枯燥和乏味,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會增強學生對事物以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理解和認知,還會起到良好的教學作用。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課件,將自己所需教授的知識與現(xiàn)代化媒體結合,實時模擬并展示相關的情景,對現(xiàn)代的學生來說,不僅多了一種趣味,也能更好的理解老師對于知識的傳授,能對老師給出的問題進行合理分析,使課堂變得形象生動,通俗易懂。這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可以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四、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要想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出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形成一種優(yōu)秀的學習氛圍,就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品性,倡導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讓老師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良師益友,讓學生自主認識到自我在學習當中的地位,自我找尋學習的樂趣和方向。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并且解決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本課的重、難點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在此基礎之上讓學生自由創(chuàng)設問題。這樣既能展現(xiàn)老師引導的功能,也可以使學生了解自我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探究當中學到自我尋求的知識并且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五、改善學生心理環(huán)境,關注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
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可以通過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的情緒、情感狀態(tài)和學習狀態(tài)中體現(xiàn)出來。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是產(chǎn)生學習緊張感和舒適感的內在因素,也是推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向前的動力。只有優(yōu)化課堂教學,才能讓學生在和諧融洽、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心情愉悅的課堂中學習。將學生良好的情緒調動起來,學生才能不斷地在參與交往中,感受成長的喜悅和歡樂,展示自我,并且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結語: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和諧融洽的氣氛當中,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以一顆對政治學習充滿飽滿興趣的心,積極在政治學科的海洋里遨游,鑄造人格,提高素養(yǎng)。所以只有優(yōu)化初中政治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才能大幅提高我們教育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黃偉民;中學思想政治課網(wǎng)絡教學初探[J];課程.教材.教法;2002年08期
[2]朱寧;也談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導入[J];考試周刊;2010年09期
[3]王洪敏;構建高效課堂從轉變角色開始[J];考試周刊;2010年09期
[4]朱新洪;初中政治課教學方法芻議[J];教育觀察;2012年01期
[5]李善婷;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課導課策略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