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棟
摘 要: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浪潮之下,高中語文必須緊跟時代潮流,作出向素質教育發(fā)展的轉變。師生互動作為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就改進高中語文課堂的互動教學策略提出建議,旨在促進語文教學高效進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語文;研究
新課改對于課堂教學中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提出明確要求,指出師生之間要“平等對話”,從而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我國現(xiàn)在的教學活動中,大量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這樣的教學模式培育出來的學生缺乏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缺乏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高中語文課應適應時代潮流,積極改進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
1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的現(xiàn)狀
新課改自實施以來已達十余年之久,在師生互動方面已經做出了不少改進,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處,主要體現(xiàn)在:
1.1教師的互動思想有待改進
師生互動的實施首先要靠思想的指導,只有思想行動起來,實踐才能跟著思想行動起來。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指導下,不僅是語文所有學科的教學任務實際上比以前更重,但是教學的課時卻比以前大大縮減,教師不注重教學互動環(huán)節(jié),只顧趕教學進程。另外高中還要經歷高考這一人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的教學就偏向理論化、應試化。教師在“公開課”上實行“表演互動”而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只顧自己講授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根源還是教師的思想沒有轉變過來。
1.2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沒有得到發(fā)揮
學生主體性得不到發(fā)揮表現(xiàn)在教師在互動中采取灌輸式教學而不是讓學生自己去發(fā)想問題、解決問題,直接將經驗傳授給學生。另外,大量教師希望把課堂教學掌控在自己的手中,這種掌控不是對教學進度的掌控,而是對學生的一舉一動包括問題的答案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這實際上是對教師角色的誤讀,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起到的是引導、帶領、激勵作用。
1.3互動方式單一
目前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大多采用提問的方式,互動的方式比較單一。而且教師在問題設計方面也有一定的欠缺,現(xiàn)在的課堂提問大多是教師對學生發(fā)問,學生不敢或不知如何向教師提問,真正能夠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的學生少之又少,教師與學生沒有形成有效的互動。
2改進高中語文課堂的互動教學策略
2.1提高教師素質,轉變教師的思想
教師是學生知識和品德的引導者,其在互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提高教師的素質顯得尤為重要。提高教師素質,優(yōu)化教師隊伍,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改變教師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更新教師的教育思想,改進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法,使教師認識到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重要性。第二,要提升教師解讀文本的能力。有效的課堂師生互動,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對教學內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據(jù)學生的需要調整教學內容呈現(xiàn)方式的廣度和深度。互動教學強調教師對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等要全面關注,并對學生提供的信息及時應對,根據(jù)師生互動的情況及時調整教學,使教學充滿開放性、彈性、豐富性。在實現(xiàn)既定教學目標的同時,生成新的內容和目標。最后,要提升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在多種多樣的師生互動之中,教師往往要面臨事先沒有考慮到的各種問題。所以,師生互動既需要教師課前的認真設計,更需要課上的靈活處理,這不僅需要教師要有深厚的專業(yè)功底,還要有良好的控制力和提升力,才能使師生互動達到應有的效果,從而提升課堂效果,進而不斷提升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教師提升了專業(yè)素養(yǎng),轉變了教學思想,也就為有效的師生互動奠定了基礎。
2.2建立互動的動力機制
在語文互動教學過程中,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的同時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探討的活動。目前廣泛使用的以講授法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面向學生的單向互動,良好的教學模式應該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雙向的互動,良好的師生關系應當是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是民主平等的,教師要主動的拉近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教師可以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一定的任務,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再進行交流、互動,在交流、在互動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探索獲取知識、對知識形成系統(tǒng)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教師要注意關心學生的心理活動的變化,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才會建立互動的動力機制,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2.3樹立文本意識,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文本就是語文教材中所選取的內容,葉圣陶先生認為語文教材是一把“鎖鑰”,文本對于語文教學有重要意義,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鑒賞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教師的文本意識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把教材擺在語文教學的重要位置,教師首先自己要全面掌握理解教材,這個掌握理解指的是不僅要掌握教材的內容,還要深層挖掘教材中所選內容的思想感情,從更高層次上解讀教材。新課標對教師的文本意識提出明確要求,教師應“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fā)、評價和質疑?!币虼?,教師要在授課之前對教材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全面的掌握。第二,教師不僅要掌握教材上的內容,還要對文本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擴展。平時多閱讀課外教材,在講授教材內容時進行知識鏈接,擴展知識面。語言力求生動形象準確,多進行互動、啟發(fā),避免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的照本宣科。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生從根本上喜歡語文,才能在課堂上與教師互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鑒賞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結束語
現(xiàn)在的高中語文課堂互動與以前相比已經有了較大的進步,但是仍然存在著不足之處。課程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本文提出的關于師生互動策略的改進對于當代高中語文教學有所幫助,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共同進步,促進素質教育更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琳.高中語文對話式閱讀教學的問題及對策[D].揚州大學,2014.
[2]班燦忠.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營造師生互動的良好氛圍[J].中學教學參考,2010,(25):37-38.
[3]李靜.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問題[J].快樂閱讀,201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