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桃
山西省朔州市山陰縣玉井中心校 山西 朔州 036900
摘 要:朗讀是重要的閱讀基本功,課堂上學生瑯瑯的讀書聲是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新課程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語文朗讀教學應該細讀課程標準,明確標準相關朗讀要求;在此基礎上著重指導和評價學生朗誦,合理處理好朗讀中重音、停頓、語速、語調(diào)和語氣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最后要立足課堂教學,建立科學有效的朗讀教學策略,以此不斷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朗讀;朗讀技巧;朗讀訓練
英國有位文學家說過:“書寫的藝術,哪怕在文法上修飾得再好,在表達語調(diào)時卻是無能為力的?!笨梢姡首x的重要性。如果能把好的文學作品作為語言的橋梁,利用標準的普通話表達出來,繪聲繪色地傳達給聽眾,就能達到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的境界。朗讀作為激發(fā)“書聲瑯瑯”的策源力,是語文課堂教學核心要素之一。它既是語文教學要關注的一個達成目標,又是全面實現(xiàn)語文教學目標的一種有效手段??梢哉f朗誦教學的成效,直接影響到教師閱讀教學的效率;學生朗讀水平也直接反映出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高低。故此,加強初中語文課堂朗讀教學訓練,明確朗讀教學要領,實施高效朗讀教學策略,應是每一位初中教師都應為之努力的方向之一。
一、高效朗讀訓練的優(yōu)點
(一)朗讀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
“初中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學,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通過熟讀、背誦,使書面語言內(nèi)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一般來說,愛好朗讀的學生口語發(fā)展比較快,說起話來條理清晰,自然流暢,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能召之即不來,呼之欲出。
(二)朗讀有助于學生分辨善、惡、美、丑,準確地表達觀點,抒發(fā)感情,從而發(fā)展語言
在語文教學中,有許多描寫自然風光景物的文章,這些文章有的描繪了山川河流的秀麗柔美,有的描繪了事物的形狀、顏色、聲音、味道等,有的描繪了事物的姿態(tài),動靜特點等,使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通過朗讀就能很好地品味大自然的美。
(三)朗讀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較好的習作能力
朗讀不僅有利于學生積累發(fā)展,發(fā)展語言,而且有利于學生提高寫作能力。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朗讀,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把文中內(nèi)容的寫作技巧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技巧,從摹仿到內(nèi)化到自創(chuàng),能自然而然地“文思泉涌”“信手拈來”了。如很多人都能在若干年后對小時候爛熟于心的名家名篇,回憶起來仍然能夠記憶猶新,達到“妙筆生花”的境界。
二、立足課堂教學,實施高效朗讀訓練策略
正如前文所言,課程標準將朗讀教學要求根植于閱讀教學目標之中,其目的明確告之朗讀應是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一,是輔助有效閱讀,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重要手段。因此,從這一點出發(fā),就學校朗讀訓練而言,不必單獨安排時間,專一指導,而是應將其立足于日常課堂教學之中,合理設計環(huán)節(jié),循序指導,以此促進提高。我們可以從讀前鋪墊、讀中指導和讀后評價三個方面來具體落實。
(一)讀前鋪墊:加強預習,掃清字詞障礙
預習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同樣預習對學生朗讀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一節(jié)語文課時間是固定的,在這有限的時間里,教師要綜合設計一系列教學活動,也就是說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能讓學生進行出聲朗讀的時間不會太多,因此,在有限的時間里,教師應重點把精力放在如何指導學生由文生情,達到有感情地朗讀訓練。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前要做好預習,利用工具書或其他資源,盡可能地掃清課文中的生字、詞障礙,在此基礎上,熟讀課文,達到流暢通順的程度,這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才能跟上學習的腳步,也能更好地提高朗讀水平。故此,朗讀教學不應單一局限于課上,而應建立課前、課中和課后整體貫穿的教學訓練脈絡,以此促進學生高效學習,提高朗讀水平。
(二)讀中指導:靈活多樣,把握情感基調(diào)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建立在充分理解課文基礎之上的。任何一篇課文都有其獨特的內(nèi)在思想感情,教師要帶領學生認真品讀課文,挖掘文字背后的內(nèi)在情感,使其情感得以升華,在此基礎上進行朗讀,這樣才能讓學生真切地表達出其文字內(nèi)涵,進而做到高水平朗讀的目的。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靈活設計并運用相應教學方法,諸如抓住文中關鍵詞進行理解,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分析,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理解、配樂、引讀渲染等,通過一系列方法和手段的綜合運用,盡可能地讓學生感受文中的真情實感,在充分理解文本內(nèi)涵的基礎上再進行朗讀,這樣才能讓學生讀出感情,提升朗讀水平。這里要強調(diào)說明的是,充分理解文本并不意味著一定要在學生感悟透徹后再進行出聲朗讀,相反在課堂教學中朗讀要隨時進行,讓學生在不同層次的理解水平上,進行一定的朗讀,以讀代講,以讀促悟,使學生自身感受到其不同層次理解水平后的朗讀變化,進而達到提升自我、洗滌升華的目的。
(三)讀后評價:激勵進步,樹立誦讀正氣
除有效指導、教授方法促進學生朗讀發(fā)展之外,及時有效的評價也是提高學生朗讀水平的重要舉措之一。不同于方法和技巧指導,學生出聲朗讀后的教師反饋——有效的評價,既可以讓學生知曉其優(yōu)點和不足,也可以讓其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之中,營建課堂氣氛,增添課堂活力。因此,在學生每一次朗讀之后,教師都應給予學生相應的評價,評價言語應以鼓勵為主,充分肯定學生的表現(xiàn),同時對其不足之處加以指點,教授方法,促進其改進提升,這樣不僅可以維護學生的讀書熱情,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三、總結
朗讀對語文課堂教學以及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一位教師都應努力創(chuàng)設環(huán)境,精心設計環(huán)節(jié),讓瑯瑯讀書聲響徹每一節(jié)語文課堂,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有聲有色”的語文課堂中升華成長。
參考文獻:
[1]方芳.朗讀教學的策略探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1:29.
[3]齊敏,李維佳.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6):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