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郁文
摘要:隨著新課改工作的逐漸深化,也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與主體作用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回歸學生的主體地位,那么音樂教師在開展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充分地尊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為學生設計一些合適的游戲,以游戲的方式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教學參與性,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音樂知識與音樂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與實踐能力。本文主要探討了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希望能夠為小學音樂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音樂游戲 小學音樂 課堂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6)24-0138-03
在音樂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學生學習音樂的最基本的動力即為學習興趣,這也是使得學生能夠用心接觸音樂、享受音樂并且利用音樂來美化人生的一個重要前提。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必須要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根據新課改提出的要求積極地開展游戲教學,也就是借助于游戲的形式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以及感受音樂,使其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活動當中學習到更多的音樂知識與音樂技能,有效地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與審美能力。
一、音樂游戲概述
音樂游戲主要指的是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實現音樂以及游戲的有機結合,在游戲中幫助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一種音樂教學模式[1]。這一教學模式主要是將節(jié)奏、速度以及旋律等各種音樂元素合理地融入到音樂游戲當中。其基于音樂作為主題,利用游戲這一載體,從而提升了游戲的音樂性。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為學生傳授音樂知識,有效地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提升其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豐富其音樂知識與音樂能力。而且這一教學模式也非常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有助于其身體的協調發(fā)展,并且對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也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
在小學音樂傳統課堂教學中往往采用的是“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即教師一味地為學生傳授音樂知識,學生被動地學習。這種教學模式會大大地影響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將音樂游戲合理地融入到音樂課堂教學中就能夠借助于多種教學活動,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如此一來,就可以有效地彌補當前獨生子女由于被父母過度寵愛,忽視身體鍛煉,并且過分依賴電腦以及電視機等問題而導致的學生動手能力較差、身體協調性較差的情況。音樂游戲教學可以促進學生身體的協調發(fā)展,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其身體協調能力,激發(fā)其對音樂教學的參與性,提升其實踐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
在參與音樂游戲的過程中,學生特別容易與其他的同學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培養(yǎng)其合作意識。這主要是由于在游戲活動過程中,學生會形成相同的目標,如此一來,大家就會互相協助,積極地交流各自的看法與建議,最終達成一致,共同為目標而努力[2]。于是就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增強學生的溝通能力,形成較強的集體意識,進而學會互幫互助,團結一致。
(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知識
由于在小學階段,小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以及分析能力較差,因此很難能夠很好地掌握樂理知識。通過音樂游戲能夠使得學生在游戲的參與過程中,更加容易地理解以及掌握音樂知識,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音樂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三、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游戲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并不完善,而且更喜歡一些有趣的事物與活動。對于這些活動以及事物,學生會產生較強的主動參與意識。而對于小學生而言,游戲是其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活動,學生對游戲的興趣較高[3]。所以,音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充分利用游戲的趣味性,帶領學生開展游戲教學,這樣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教學中,幫助其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音樂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7個裝著不同水量的瓶子,然后引導學生能夠自主地對這些瓶子進行敲擊,進而幫助學生充分感受音的高低;另外,在帶領學生學習“休止符”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與“紅燈停,綠燈行”的游戲,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活動的參與當中更好地了解休止符的含義;在帶領學生學習“音的強弱”這一方面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更多不同類型的活動,例如,可以然后帶領學生開展“回聲游戲”,為學生播放鬧鐘鈴聲、手機鈴聲以及自行車鈴聲等,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生動有趣的鈴聲氛圍中,更好地掌握枯燥的音樂知識,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及參與性。
(二)利用游戲的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表現力
蘇聯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指出:對于一個游戲而言,假如其缺乏積極的活動,那么其始終都不能稱之為一個好游戲。因此,在小學音樂游戲教學中,教師也要充分利用游戲的活動性。由于在小學階段,音樂教學的主要目的即為幫助學生基本掌握相關的音樂知識,使其能夠通過自己的器官更好地表現音樂。利用游戲的活動性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器官,使其能夠相互配合,更好地學習音樂知識[4]。
例如,在游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具有很強模仿力的這一特點,引導學生能夠參與一些角色扮演等游戲活動。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動物說話》這一歌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角色地扮演各種小動物。例如,有的同學扮演鴨子,有的同學扮演牛,有的同學扮演小狗等,要讓同學主動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進行角色扮演,然后再發(fā)出小動物的聲音與動作等,使得學生能夠基于自身對動物的了解全身心地進行音樂表演。如此一來,不僅使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有效地培養(yǎng)其音樂藝術細胞,而且也能夠使其通過個人的聲音以及肢體動作等很好地展示音樂。又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在鐘表店里》的這一音樂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人體模擬鐘表的游戲活動,要引導學生對各種不同的鐘表進行模仿。不僅如此,還要能夠跟隨音樂的節(jié)奏進行擺動,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知音樂,并且能夠利用所學的知識對音樂進行表現。
(三)利用游戲的競爭性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
在小學階段,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勝心。在游戲教學中,利用游戲的競爭性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使其充滿斗志,進而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音樂知識,參與音樂游戲,從而有效地掌握音樂知識。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沂蒙山小調》這一歌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此歌曲,之后再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所學習的音樂知識為此歌曲進行起名,并且選出最貼切的三個歌曲名字,為這些學生們頒發(fā)小紅花。于是學生就會斗志昂揚、認真地聆聽這首歌曲,并且發(fā)散思維為歌曲起名。有的學生為此歌曲起名為《歌唱大山》,另外學生認為應該是《沂蒙山歌》。如此競爭的方式能夠更加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沂蒙山小調》這一歌曲,從而了解到音樂作品的內涵。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充分關注學生的發(fā)展特點。例如,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其具有相對較強的好奇心以及表現欲。因此,其極易會受到一些趣味性情節(jié)等影響;對于小學中年級的學生而言,其更容易獲得知覺以及視覺上的滿足,更加喜歡一些具有較強發(fā)散思維性的活動以及事物,更加喜歡想象等;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其在意志力以及情感方面都獲得了更多的發(fā)展,因此其更加喜歡根據個人愛好對活動以及事物進行選擇。因此,音樂教師在設計競爭性游戲的時候,也要充分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合理地選擇游戲,這樣才能夠使得游戲更加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使得游戲教學更加高效。
四、開展小學音樂游戲教學的注意事項
(一)音樂游戲必須要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
在小學時期,小學生的身心正處于快速發(fā)展的階段。因此,其身體會逐漸的發(fā)展成熟,思維也會不斷的完善。與此同時,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思維能力也在逐漸增強,而且也開始更加注重對情感的表達。但是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其還經常會出現不穩(wěn)的情況,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也相對較差[5]。因此,對于小學音樂教師而言,其在對游戲進行設計時,要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合理設計音樂游戲。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在音樂游戲活動中達到身心的放松,而且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音樂知識,提升其音樂素養(yǎng)。
(二)音樂游戲要結合音樂教學內容
在設計音樂游戲時,音樂教師必須要充分注重其與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要根據教學目的合理地編創(chuàng)音樂游戲,使得游戲能夠充分滿足教學的需求,還要使游戲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與認知能力。要確保游戲能夠更好地為音樂教學服務,有效提升音樂教學的效率與教學質量。
總之,為了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學習興趣,更好地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與審美能力。那么,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帶領學生開展更多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音樂游戲活動,以此來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加容易地理解與掌握音樂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技能,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高楊.淺析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實施音樂游戲[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1):523-524.
[2]龔曉紅.基于新課改理念的小學音樂游戲教學法的有效實施[J].教師,2016,(09):92-93.
[3]烏艷輝.小學音樂游戲教學的設計分類初探[J].小說月刊月刊,2016,(02):267.
[4]彭憲發(fā).探討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北方音樂,2014,(13):127-128.
[5]陳繼萍.小學音樂游戲教學策略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07):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