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婷
摘 要: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新綱要也充分肯定了幼兒教師在教育、兒童發(fā)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時對教師素質(zh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與挑戰(zhàn)。幼兒教育最根本的任務是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對兒童和兒童發(fā)展的承諾主要包括幾個方面。其中一點就是教師要平等地對待和尊重兒童,要容忍和尊重兒童的差異,使每個兒童富有個性地、充分地發(fā)展。因此,教師對幼兒關注程度的多與少,對幼兒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
關鍵詞:關注;被忽視幼兒;師生關系
一、問題的提出
在這次研究中,研究的主要對象就是教師與幼兒,那么教師與幼兒之間應該是一個怎樣的關系呢?其實教師與幼兒是一種師生關系,所謂“師生關系”就是指學生和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tài)度。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證。而現(xiàn)代的“師生關系”是以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地對待學生、熱愛學生為基礎,同時,又看到學生是處在半成熟、發(fā)展中的個體,需要對他們予以關注和正確的指導。對于這次的研究課題,我主要是研究哪些因素影響著教師對幼兒的關注和教師的關注程度對幼兒有哪些影響。
二、分析
1.學習行為
根據(jù)調(diào)查分析,我發(fā)現(xiàn)幼兒的學習方式以接受、體驗學習為主,能進行初步的合作學習,幼兒更注重情感的體驗,喜歡集體環(huán)境下的合作學習。因此,需要教師更多的關注。如在一次手工課上,教師讓幼兒做一個賀卡送給自己的媽媽,教師在前面示范做了一遍后,就要求小朋友跟著剛才的步驟做手工。在做的過程中,教師在一旁巡回指導,有的孩子在教師指導了一遍后,就能夠較好地獨自完成手工,而有的孩子,教師在一旁親自輔導,并獨自為他示范多次,最后他做出來的手工成品還是比較糟糕。而后面被忽視的幼兒有的做得還可以,有的就比較糟糕。被教師關注次數(shù)多的幼兒,在能力上基本都會比教師關注前的能力好,因為幼兒在被教師關注后,他們會注意自己的行為和學習方式,教師再對他們的行為予以糾正,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行為方式,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2.認知能力
我發(fā)現(xiàn)幼兒在美術、手工、數(shù)學、語言能力上,受關注幼兒能力高的人數(shù)比被忽視幼兒能力高的人數(shù)多。因為教師的關注,對那些能力弱的幼兒,教師會對他們進行指導和幫助,提高他們的各項能力。而且受關注幼兒性格都比較外向,善于和老師交流,在遇到困難或問題時,他們都會請求老師給予幫助和指導。被忽視幼兒則相反,因為其性格大都比較內(nèi)向,又不善于和老師交流,遇到困難容易退縮,教師又不能及時地給予他們幫助,從而導致他們在上述能力方面比較薄弱。
三、討論
1.幼兒的個體差異影響幼兒能力的發(fā)展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不是所有受關注幼兒的能力都比被忽視幼兒強,也不是所有被忽視幼兒的能力就比受關注幼兒弱。這就說明,幼兒能力的強和弱,不是完全取決于教師的關注程度,這其中也包含了幼兒的個體差異。由于學習個體存在很大的不同:(1)性別的差異;(2)學習起點的不同——是指學生當前的知識水平、技能水平、情感態(tài)度、動作技能水平等;(3)學習方式的區(qū)別;(4)人際交往的特點。因為個體存在很多的不同因素,所以每個個體能力的發(fā)展也不同,而教師在培養(yǎng)幼兒能力上,是一個輔助者,對幼兒能力的發(fā)展只起到幫助和引導作用。所以影響幼兒發(fā)展能力的因素有兩個,一是教師,二是幼兒的自身發(fā)展。
2.教師應適時、適宜地關注幼兒
教師對幼兒的關注程度應該怎樣,才能促進教師與幼兒之間的和諧發(fā)展。我認為,教師對幼兒的關注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應該適時、適當?shù)亟o予幼兒關注。過少的關注會讓幼兒學習能力等各個方面的能力下降。而過多地去關注某個幼兒,勢必會對這個幼兒的心理產(chǎn)生一定的壓力,尤其是那些表現(xiàn)好的幼兒,因為他們時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讓自己出錯,讓老師在關注他的時候,自己向老師展示的都是自己好的一面,久而久之,教師這樣地關注對幼兒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和心理負擔,影響著幼兒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所以教師對幼兒的關注應當是適時、適宜的,要用平等的心態(tài)去善待每個幼兒。
研究結果表明,教師對幼兒的關注程度對幼兒有一定的影響。其中影響教師對幼兒關注的因素有很多,具體包括幼兒個體、幼兒的性格差異和幼兒人際交往特點。而且在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教學環(huán)境下,引起教師對幼兒關注的因素也不一樣,教師對幼兒的關注會受教學環(huán)境的影響而改變。根據(jù)研究資料,教師對幼兒關注程度的多與少,會影響幼兒學習行為的變化、認知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從研究資料中也可以看出,當前社會的一些幼兒園還存在一些幼兒人數(shù)過多、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弊端。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