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善強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是高等院校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形勢下,高校需要積極圍繞不斷發(fā)展的現(xiàn)實情況以及學生的思想實際等,積極進行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實現(xiàn)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實踐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步入新時期,面臨新形勢。新形勢下,沿用之前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顯然無法滿足現(xiàn)實的需求。因此,高校需要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與實踐,以更好地順應時代發(fā)展等需求,滿足現(xiàn)實情況的發(fā)展變化。
一、依托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現(xiàn)代信息化教學技術,采取網絡教學和課堂專題討論相結合的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可運用文字、圖片、視頻、音樂等多媒體方式,使思想政治課更加生動。例如,目前的形勢與政策教育課是對大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學??梢赃x拔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承擔形勢與政策教育課的網絡授課任務,組織錄制專題教學視頻,以網絡教學綜合平臺為載體,組織學生觀看專題教學視頻,瀏覽輔導材料,進行網上討論。平臺上有思政課程的資源包,里面含有圖片、視頻、文字等生動豐富的內容,教師和學生都可以通過這一平臺獲取相應資源。網絡平臺可以使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討論,提高學習自主性,也有利于優(yōu)化師資,豐富思政課教師授課內容,提升授課質量。由輔導員參與主持課堂討論增強了主題班會的針對性,便于輔導員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全面履行崗位職責。
二、立足實際構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大學的核心功能在于培養(yǎng)人才;人才培養(yǎng)的根本在于立德樹人、德育為先,目的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應深刻領會十八大對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舉措、新部署,解放思想,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索適應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需要、深受大學生歡迎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立足學校的實際情況構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學??梢砸詣?chuàng)新載體、建設陣地為依托,強化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開展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結合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利用先進、典型推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學校應結合不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將教育模式改進為分年級、分學期、模塊化的方式。并依托資源優(yōu)勢,發(fā)揮特色專長,形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項目。
三、高校地方協(xié)作創(chuàng)新教育機制
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的時候,要積極與地方合作。地方和高校之間要加強協(xié)作,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的合力。因此,學校要積極地借助外部資源,多組織開放式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活動,可以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通過與當地有關部門合作,建立大學生志愿服務基地,并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志愿服務的方式,讓大學生在幫助別人中升華自己,提高思想政治素質。
四、加強思想政治學科建設
當今時代,世界多極化的趨勢不可逆轉,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fā)展,新科技革命的加速推進,使得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日益多樣化,各種觀念相互交織、影響。在這一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面臨機遇,也遇到諸多熱點、難點與前沿性問題。因此,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與實踐的過程中,如何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并在紛繁復雜的思想文化變動中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成為高校思想文化建設,特別是意識形態(tài)建設面臨的重要課題。因此,高校需要在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加強學科建設,以專業(yè)性的視角開展創(chuàng)新性研究,并以學科為平臺,培養(yǎng)專業(yè)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此外,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內容設置要與中學內容銜接,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fā)展應直接為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編寫提供智力支持,并以學科建設、素質提高為重點,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隊伍保障。
五、結束語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也是一個常論常新的命題,這就要求我們要創(chuàng)造符合時代特征的有效教育途徑,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實處,把當代大學生培養(yǎng)成為德才兼?zhèn)涞募缲撝袊厣鐣髁x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的形勢和方法多種多樣,因此,在今后的教育過程中,各高校需要不斷進行實踐與探索,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史娟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再認識[J].教育教學論壇,2016(39).
[2]安志權.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研究[J].才智,2016(26).
[3]張旭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及建議[J].人力資源管理,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