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貴蘭
摘要:目的 探究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一些危險因素以及對妊娠結局產生的影響。方法 選取150確診為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孕婦,做為觀察組。選取正常孕婦150例作為對照組?;仡櫺苑治鰞山M孕婦的臨床資料包括胎次,ICP病史,肝膽功能,妊娠合并癥,硒、鋅攝入量。結果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危險因素有ICP病史,肝膽功能,妊娠合并癥,低硒攝入量。結論 患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孕婦發(fā)生不良妊娠結局的危險性較正常孕婦顯著增高。
關鍵詞: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危險因素;不良妊娠結局
Risk Factors of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
CHEN Gui-lan
(Hongya Coun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Hongya 620360,Sichau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outcome of pregnancy.Methods 150 cases of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n pregnant women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150 cases of normal pregnant women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two pregnant women including parity,ICP history,liver function,complications of pregnancy, selenium,zinc intake.Results The risk factors of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with a history of ICP,liver function,complications of pregnancy, low selenium intake risk.Conclusion The risk of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of pregnant women ha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pregnant women.
Key words: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Risk factors;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發(fā)病時期主要是妊娠中晚期的一種并發(fā)癥。黃疸,皮膚瘙癢,肝功能損害等是其主要的臨床表現[1]。結束妊娠后所有癥狀消失,但是容易造成不良妊娠結局,如死胎,胎兒宮內窘迫等。研究表明ICP可能與ICP病史,妊娠合并癥,硒攝入量過低等因素有關[2]。為了探究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危險因素及其不良妊娠結局,對在我站進行檢查并登記的孕婦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跟蹤調查,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0年8月~2015年8月在我計生站檢查并登記的孕婦為研究對象。選取150例確診為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孕婦,做為觀察組,所有患者診斷結果均符合《中華婦產科學》中ICP的診斷標準[3],且病情穩(wěn)定均無嚴重的心,肺,腎,肝臟功能障礙,并愿意配合調查。選取正常孕婦150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孕婦的年齡為(26.5±7.3)周歲, 孕周為(36.9±3.7)w,均為單胎。其中142例孕婦出現全身瘙癢的癥狀,比例為94.67%。對照組孕婦年齡為(25.9±5.9)周歲,孕周為(37.1±2.6)w,同樣均為單胎。兩組孕婦年齡,孕周以及其他一般資料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統(tǒng)計學上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回顧性分析兩組孕婦的臨床資料包括胎次,ICP病史,肝膽功能,妊娠合并癥,硒、鋅攝入量,篩選出危險因素。并跟蹤調查至兩組孕婦分娩,詳細記錄兩組孕婦的不良妊娠結局情況,包括死胎、胎兒宮內窘迫、早產,新生兒窒息的情況[4]。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數據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觀察組和對照組孕婦的胎次對比 主要調查該胎次是否為第一胎,觀察組孕婦胎次為第一胎的比例為77.3%,對照組孕婦胎次為第一胎的比例為81.3%,P>0.05,無顯著性差異,因此不將胎次作為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危險因素。
2.2觀察組和對照組孕婦的ICP家族病史對比 比較兩組孕婦的臨床資料發(fā)現,觀察組孕婦有ICP家族病史的例數17例,比例為11.33%,對照組有ICP家族病史的例數4例,比例為2.67%。觀察組孕婦的ICP家族病史的例數、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ICP家族病史作為一個危險因素。
2.3觀察組和對照組產婦的肝膽功能對比 抽取兩組產婦的外周靜脈血,采用生化檢測儀器進行分析檢測,檢測的指標有丙氨酸轉氨酶 (ALT)、谷草轉氨酶 (AST)、直接膽紅素 (DBIL)、總膽汁酸(TBA)、總膽紅素(TBIL)[5]。結果顯示觀察組的ALT、AST、DBIL、TBA、TBIL含量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因此肝功能作為一個危險因素,見表3。
2.4觀察組和對照組產婦的妊娠合并癥發(fā)生情況對比 兩組產婦主要的妊娠合并癥包括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先兆早產、胎膜早破等。觀察組患妊娠合并癥的總例數為26例,比例為17.33%,對照組患妊娠合并癥的總例數為9例,比例為6.00%。觀察組孕婦患妊娠合并癥的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妊娠合并癥作為一個危險因素,見表4。
2.5觀察組和對照組孕婦的硒、鋅攝入量情況對比 觀察組孕婦低硒攝入量例數為44例,比例為29.33%。對照組孕婦低硒攝入量例數為7例,比例為4.70%。觀察組孕婦低硒攝入量例數、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孕婦低鋅攝入量的例數、比例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因此低鋅攝入量不作為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危險因素,見表5。
2.6觀察組和對照組孕婦的不良妊娠結局情況對比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導致的主要的不良妊娠結局包括死胎、胎兒宮內窘迫、早產,新生兒窒息。觀察組孕婦發(fā)生不良妊娠結局的例數為77例,比例為51.33%,對照組孕婦發(fā)生不良妊娠結局的例數為18例,比例為12.00%。觀察組孕婦發(fā)生不良妊娠結局的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本次研究表明ICP病史,肝膽功能,妊娠合并癥,低硒攝入量均是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危險因素?;既焉锲诟蝺饶懼俜e癥的孕婦分娩時發(fā)生不良妊娠結局的概率顯著高于正常孕婦。近年來ICP的發(fā)病率逐漸上升,可能發(fā)生死胎、胎兒宮內窘迫、早產,新生兒窒息等不良妊娠結局,新生兒的死亡率和并發(fā)癥增加,應予以重視[6]。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診斷主要根據孕婦分娩前的臨床表現,以及查看ICP病史,通過檢查肝功能和測定血清膽酸可以確診[7]。ICP的危險因素多種多樣,每個因素之間都可能相互影響,在臨床上應該密切關注ICP的危險因素,避免不良妊娠結局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楊敏,許航.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危險因素分析[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3,23(2):163-165.
[2]王庭珍,王艷.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發(fā)病危險因素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6,20(12):1604-1606.
[3]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468-475.
[4]張玲,楊慧云.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對圍產兒結局的影響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健,2013,28:4593-4595.
[5]魏婧,董旻岳,王正平.肝細胞轉運體與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08,35(3):175.
[6]金美媛.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影響圍生兒預后高危因素分析[J].醫(yī)學研究雜志,2008,37(5):92-94.
[7]蘭易,黃健容.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臨床特點和發(fā)病危險因素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4,43(13):1573-1575.編輯/溫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