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里素+胡冰
摘要:近年來,學界及眾多社會人士越來越對英語學習產生質疑,都認為全民學英語耗費了過多的精力和資源。特別在2013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張樹華的提案正直擊我國的外語教育,認為我國的“英語熱”其實是“虛熱”,耗費了巨大的資源,但成效不大,再加之各種社會培訓機構魚龍混雜,我國的語言教育局面更加令人困惑。所以,語言輸出能力在外語人才的培養(yǎng)中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產出能力;語言輸出;課程設計
一、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三個大部分,共十六章。第一大部分為第二至四章,主要介紹語言輸出和二語產出心理語言學機制的一些理論基礎以及有關研究的發(fā)展以現狀第二部分為第五至八章,主要介紹語言輸出視角下的外語課程。其中第五章闡明了課程計劃、教學、評價這幾個概念并分析了它們與語言輸出的關系,這章也簡略提出了以語言輸出為導向的課堂教學模式--“輸出----輸入----輸出”(OIO)綜合技能教學模式。并結合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對該模式進行分析。第三部分為九至十二章,主要通過幾種不同的研究分析方法研究普通高校學生英語口語和書面語發(fā)展規(guī)律與特點。第四部分為十三至十六章,介紹了兩個實驗以及圍繞著綜合英語課程的教學改革的分析和建議以及全書的總結。
二、主要特色
第一,定位準確,重點突出,合理聯系實際。本書作者找準造成英語學習的困境的原因是在于語言輸出的匱乏,意在通過實證研究改變中國傳統(tǒng)語言教學以輸入為主的模式。本書一直圍繞著語言產出能力進行各種分析闡述以及實證研究,我們知道,Swain的輸出假設理論對語言產出能力的培養(yǎng)有重大影響,作者在書較前的篇幅中介紹了有關輸出假設的理論,這樣對于后面篇幅的實驗給予了強大的理論支撐以及正確的導向。作者也從另一個學術角度----心理語言學,找出了相關語言輸出的的學術理論并進行分析和解釋,為后面的實證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作者合理的聯系實際,也就是將語言輸出合理的滲透到課程設計中,正好符合當下課程改革的熱點,也對課程設計的諸多概念進行了解釋,也提出了創(chuàng)新的課堂教學設計,提倡基于“OIO教學技能模式”的新型課堂教學改革實驗。
第二,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并且包括理論創(chuàng)新。本書用合理的篇幅闡述清楚了與語言產出能力相關的理論,讓讀者了解了語言輸出假設理論在語言習得中的作用,給了清楚的研究方向----語言輸出是語言學習中不可或缺的過程,語言輸出不僅使學習者在使用語言中學習語言,而且對學習者的認知發(fā)展和社會身份的構建起著積極的作用。本書中也存在著大量的實證研究,實驗以教學實驗為主,系統(tǒng)地收集各種數據,并結合相關理論以及教學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討論,如在書中第十章中對口語自主學習能錄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中,通過數據收集得出了結論,作者也根據結果進行合理的推測,并對英語口語教學提出了建議。本書中還有著許多作者的理論創(chuàng)新,在第七章出現的基于輸出的OIO的教學過程設計是圍繞著提升我國英語學習者語言輸出能力而提出的另一個理論創(chuàng)新。全書有著穩(wěn)固的理論支撐,并設計了眾多實證研究,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良好的結合是本書的一大特色。
第三,研究方法豐富多樣。本書中提出了許多研究問題,也介紹了大量的實證研究用以驗證問題。最大的一個特色是運用了多樣的研究方法。教學實驗的方法存在局限性,所以作者和其研究團隊采用了調查問卷、訪談和教師周記等其他的研究方法來進行補充,以系統(tǒng)全面的考察驗證。在對書面語發(fā)展的研究中,采用了個案研究的研究方法,靈活的視角轉換會使我們能看到的研究視角更廣泛,使我們不僅從研究者的視角去看,也讓我們從學習者的視角看到課程、語言輸出和二語發(fā)展之間的關系。值得一提的是,本書中的定量研究都采用了先進的分析技術和手段,體現了嚴謹的科學性。
三、不足之處
本書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首先,實驗研究存在著一些局限性。在研究口語流利性、準確性和復雜性的實驗中由于轉寫的工作量大并沒有選取大樣本,會對研究結果會有影響。在準實驗一中,因為教學實驗這種研究方法存在著一些局限性,所以要采取其他的研究方法來配合研究,會影響一些研究結果,在測出來的成績的對比中,實驗班和對照班并無差異。再加之實驗班的教師因工作調動后期沒能擔任教師,對實驗的連續(xù)性造成影響。
第二,本書中的基于輸出的教學設計優(yōu)化改革只在綜合英語課程中實施了,覆蓋面較窄。在高校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中,課程設置對人才培養(yǎng)是有很大影響的,本書沒有對課程設置進行相關實證研究并提出改革建議,課程設置這一方面研究的缺失或許會對整個研究的完整性有些許影響。
第三,本書的研究結論的可遷移性有待完善,本書中所涉及的實驗的被試者僅限于江西省某些大學的英語專業(yè)學生,樣本容量選取覆蓋面較小,會對研究結果的有些許影響;另外,在書面語發(fā)展個案研究中的主人公只是在港校范圍內的內地生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對于個案研究結果是否能遷移適用于其他類似個案存在著一些局限性。
四、結束語
本書緊跟時代,抓住社會熱點問題,用理論去支撐實證研究,從語言輸出的視角全面、系統(tǒng)地探討并分析了我國英語學習者英語學習存在的特點及問題,運用了豐富多樣的研究方法,合理設計實驗,了解到了英語專業(yè)語言產出能力的發(fā)展現狀,并對我國英語學習者產出能力弱如語言表達能力差等問題進行探索研究,得出了許多研究發(fā)現。并充分響應時代的號召,正符合課程改革這一熱點,將語言輸出契合到英語專業(yè)課程優(yōu)化設計中,提出了“OIO綜合技能教學模式”,在我國以輸入為主的語言教學模式下無疑是一個理論創(chuàng)新,并且具有積極的理論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