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華鳳
摘 要:針對當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行的探究性教學模式進行了研究與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優(yōu)化和完善措施與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探究性;閱讀教學
一、當前在小學閱讀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目前我國已經廣泛地推廣和實施了素質教育,但是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說仍然采取傳統(tǒng)的“講解—分析”式的教學方法。在這一教學模式中是以教師的“講讀”為主,這種教學模式也更加適應應試教育。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足夠重視學生的積極性和閱讀能力的提升,還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這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1)只重視知識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視能力培養(yǎng)。作為一種綜合性的教學活動,閱讀教學如果只是對文章進行簡單的分解和講解的話,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難以得到有效的提高。(2)重視對文章的分析,忽視學生自身對文章的感悟。在閱讀教學中閱讀體會是極其重要的內容之一,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是通過分析文章得出相應的答案,這樣自然就會降低學生的閱讀興趣。(3)重視結果,而忽視發(fā)現(xiàn)。對于閱讀教學來說,應該與學生的心理和認知能力保持一致性,而非逐一地講解教學大綱內容,但是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卻往往將學生感悟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忽略,長此以往,就會降低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和形成自己的獨立見解。
二、探究性教學的作用和內涵
1.探究性教學的內涵
所謂“探究”,即指探尋、追究,是人們對未知事物的進一步探索。語文的探究性閱讀教學是新課改以后積極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探究性教學主要指的是通過科學研究和創(chuàng)設類似的途徑與情景,以學生為自主探究主要方式,同時教師還應該加強對學生的積極引導,這樣學生在處理和分析信息的過程中,就能夠了解知識的產生過程。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實施探究性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能力,同時對于教學內容的選擇來說,選擇性比較大,同時受到教學資源的限制較小,具有較強的實踐性。
2.開展探究性教學的作用
與傳統(tǒng)閱讀教學方式相比,探究性教學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首先注重培養(yǎng)學生能力。在探究性學習模式中學生是作為其活動主體,其目標和任務主要是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其次在探究性教學模式中,比較重視學生的閱讀體驗,根據(jù)教學內容的具體情況,對文本進行個性化和多元化的解讀。最后探究性教學模式與學生自主學習之間具有一致性,而且與小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以及思維特點相符。在探究性教學模式實施的過程中,學生實際上是處于特定的教學環(huán)境和氛圍中來開展學生活動的,這樣與學生的認知過程也比較相符。根據(jù)新課程標準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小學教學活動中探究性教學模式是十分重要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傳統(tǒng)的閱讀模式。通過實施探究性教學模式,學生的心理特點得到了更好的尊重,所構建的教學體系更加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三、探究性閱讀教學的應用實踐
為了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更好地實施探究性教學模式,首先就需要根據(jù)教材的具體內容,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精選,組織教學策略,這樣就能夠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更好地應用探究性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閱讀能力都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
1.精選教學內容
為了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探究性教學模式,其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教學設計和課堂準備,由于在探究性教學的過程中比較重視學生的參與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學工作的復雜性,因此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之前,需要精選教學內容、精心組織教學活動,其教學內容應更加接近學生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實際需求。
2.讓學生自主選擇教學活動的探究內容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致力于營造出自由、合理的教學氛圍,這就能通過讓學生自主選擇教學活動的探究內容來實現(xiàn),最大限度地將學生的自主性、有效性發(fā)揮出來。如在講解《豐碑》這篇文章的時候,有的學生希望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來感受文章的含義,而有的學生則喜歡通過主旨句來理解課文,那么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地選擇教材內容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探究和理解,同時通過相關的問題來適當?shù)匾龑W生,這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學生對文章的體會。
總的來說,在新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目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已經逐漸重視探究、合作以及自主的教學模式。通過對探究性教學模式的實施,教師通過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地選擇探究內容,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能夠得到充分的激發(fā),這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整體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實施探究性教學模式、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和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顯著的增強,這樣一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鑒賞和理解得到了進一步的加深,同時也能夠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張文平.淺析小學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J].江西教育,2014(12).
[2]汪志祥.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山西教育,2015(11).
編輯 趙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