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紅燕
【摘 要】 目的:探討分析不同藥物口腔護理對牙周炎療效的影響,為牙周炎患者的治療提供科學支持和理論指導。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治療的牙周炎患者90例,將其分為三組:A組、B組、C組,每組30人,其中對A組的牙周炎患者采用甲硝唑口腔護理,B組的牙周炎患者采用火諾環(huán)素口腔護理,C組的牙周炎患者采用碘甘油口腔護理,記錄三組的牙周炎患者在治療期間的數(shù)據(jù),對其臨床療效和用藥變化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在用藥之前所有牙周炎患者PLI、AI、PD、SBI等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過為期2周和6周的治療,所有牙周炎患者PLI、AI、PD、SBI等指標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顯示A組與B組牙周炎患者PLI、AI、PD、SBI指標優(yōu)于C組牙周炎患者PLI、AI、PD、SBI(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A組與B組牙周炎患者PLI、AI、PD、SBI指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臨床上,對牙周炎患者進行治療時,采用甲硝口腔唑口腔護理和采用火諾環(huán)素口腔護理優(yōu)于采用碘甘油口腔護理,對牙周炎患者造成的傷害較小,較為安全,且治療的效果良好,減少了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牙周炎患者的依從性也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不同藥物 口腔護理 牙周炎 治療效果 影響
牙周炎主要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組織的慢性炎癥。發(fā)病年齡以35歲以后較為多見。如齦炎未能及時治療,炎癥可由牙齦向深層擴散到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而發(fā)展為牙周炎[1]。由于早期多無明顯自覺癥狀而易被忽視,待有癥狀時已較嚴重,甚至已不能保留牙齒。因而必須加強宣教,使患者早期就診和及時治療。本研究主要分析探討不同藥物口腔護理對牙周炎療效的影響,為牙周炎患者的用藥和治療提供理論支持和科學指導。選擇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90例患者作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根據(jù)科學統(tǒng)計法進行平均分配,將其分為三組:A組、B組、C組,每組30人,在進行治療后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治療止痛時間。結果取得滿意成效,現(xiàn)將主要研究情況匯報如下[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治療的牙周炎患者90例,將其分為三組:A組、B組、C組,每組30人,其中對A組的牙周炎患者采用甲硝唑口腔護理,B組的牙周炎患者采用火諾環(huán)素口腔護理,C組的牙周炎患者采用碘甘油口腔護理,記錄三組的牙周炎患者在治療期間的數(shù)據(jù),對其臨床療效和用藥變化情況進行對比分析。A組患者中男性牙周炎患者為16例,女性牙周炎患者為14例,年齡在17-5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1±1.2)歲。B組患者中男性牙周炎患者有18例,女性牙周炎患者有12例,年齡在20-6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3.3±0.9)歲[3]。經(jīng)過臨床診斷,所以患者均確診為牙周炎,對于本次實驗,患者及患者家屬均知情,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身體狀況等基本情況方面無明顯差別(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組牙周炎患者采用甲硝口腔唑口腔護理,根據(jù)牙周炎患者牙周袋深度,將甲硝哇棒條折成小段,用消毒鑷子夾持放置在牙周袋內(nèi),每周進行2次;B組患者采用米諾環(huán)素口腔護理,把注射器的尖部放置在牙周袋的底部,注入藥物的速度要緩慢,發(fā)現(xiàn)牙周袋口有藥物溢出就停止注射,每周進行1次;C組牙周炎患者采用碘甘油口腔護理,用相應器械蘸取藥液使藥物流人牙周袋內(nèi),每周進行2次。所有患者療程為4周。
1.3 判定標準
根據(jù)牙周炎治療的相關判斷標準,治療結果為治愈、顯效、有效、無效。治愈的情況就是患者局部充血水腫等臨床癥狀消退,牙齒不再松動咀嚼功能恢復正常,口臭消失;有效:患者局部充血水腫等臨床癥狀消退,牙齒微微松動,咀嚼功能、口臭情況趨于正常,牙周袋變淺且少量溢膿;有效的情況就是患者局部充血水腫等臨床癥狀逐漸消退,牙齒仍存在松動情況,咀嚼食物時仍然還會痛,口臭情況變好;無效則是機體的臨床癥狀沒有變好,甚至在惡化。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IBM SPSS13.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計數(shù)資料均采用Logistic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法分析影響因素的相關性,以P<0.05表示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反之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療程結束后,結果顯示,A組牙周炎患者PLI為[0.93±0.43],AL為[3.53±0.71],PD為[3.80±0.77],SBI為[1.05±0.61]和B組牙周炎患者PLI為[0.95±0.41],AL為[3.48±0.77],PD為[3.72±0.80],SBI為[1.08±0.60]明顯優(yōu)于C組PLI為[1.01±0.41],AL為[4.11±0.86],PD為[4.48±0.91],SBI為[2.06±0.78],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本文選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治療的牙周炎患者90例,將其分為三組:A組、B組、C組,每組30人,采用不同方式進行治療,結果顯示A組與B組牙周炎患者PLI、AI、PD、SBI指標優(yōu)于C組牙周炎患者PLI、AI、PD、SBI。A組與B組患者在牙齦指數(shù)和出血指數(shù)等方面與治療前狀況相比較有了明顯的改善,三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都沒有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由此可知,采用甲硝口腔唑口腔護理和采用火諾環(huán)素口腔護理治療牙周炎臨床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房宏捷. 不同藥物口腔護理對牙周炎療效的影響[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36:322+324.
[2]郭穎. 探討不同藥物口腔護理對牙周炎療效的影響[J]. 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5,10:121-122.
[3]李滿香. 不同藥物口腔護理對牙周炎患者的療效對比[J]. 海峽藥學,2016,04: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