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秀雪
摘 要:賞識教育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方法,把賞識教育運用于小學生的作文指導教學工作中來,可以收到不錯的效果。從注重寫作基礎訓練,賞識學生的每次小小的進步、充分挖掘?qū)W生身邊瑣事,感觸寫作靈感帶給學生的愉悅和正確指導作文,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幾個方面對小學生的作文進行賞識教育,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技能。
關鍵詞:小學生;作文指導;賞識教育;巧妙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2-01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121
在近些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人們對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指導方法進行了大膽的探索,也因此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找到了越來越多的好的教學方法,為小學生的寫作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很好的嘗試。本人多年來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通過不斷的嘗試,我了解到了一種比較好的教育學生的方式,那就是賞識教育。我將它運用于小學生的作文指導教學工作中來,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現(xiàn)代心理學認為,人的許多行為是可以通過賞識、獎勵得來的。在很多的時候,學生根據(jù)教學的大綱進行相應學科的學習,這個時候他們對于將取得的學習效果其實還是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的。特別是他們在學習上遇到疑難或者是挫折的時候,不少的學生通常會懷疑甚至否定自己的學習,導致學生學習信心的不足。而學習信心的不足則會抑制了他們大腦皮層的興奮程度,進一步影響到了學習的效果。所以說,熟悉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教師懂得從教育學、心理學角度出發(fā),巧妙利用賞識教育來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與困難作斗爭的信心與決心。也正因為有了教師注重對學生學習心理的矯正、培養(yǎng),才有了學生具備良好學習心理的可能。
“賞識教育”對于小學生作文能力提高的指導效果是極佳的。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進行小學生作文“賞識教育”的運用呢?
一、注重寫作基礎訓練,賞識學生細微的進步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蓖瑯拥牡览?,學生如果沒有足夠的寫作素材積累。要求他們寫出高水平的習作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就要積極引導小學生做好課外的閱讀,引導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去豐富自己的文化情感,積累足夠多的寫作素材,這樣學生寫起文章來才能得心應手,水到渠成。
大家都知道,蓋房子要有磚瓦、石灰、水泥,做衣服要有布匹,做飯要有油、鹽、米、柴。寫作文呢?當然也要有材料,首先是要有詞匯。高樓大廈是用一磚一瓦砌起來的,優(yōu)美的文章是用詞匯組合成的。沒有了磚瓦,也就沒有了高樓大廈,再說大一點,不積跬步,何以成江海,萬丈高樓平地起。所以說,作文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就是積累詞匯。詞匯豐富了,才會有寫作文的可能。
小學生因為學習的壓力以及對生活的積累程度不夠等原因,真正對作文有興趣的少,學生普遍害怕作文,寫不好作文。細究起來,其實也不是學生真得就那么討厭作文,只不過寫出來的作文與自己的理想相差甚遠,叫他們怎么喜歡作文呢?說到底,還是語言不豐富的問題。那么,怎樣才能豐富學生的語言呢?
找花夸。先打著燈籠找,然后贊其一點不及其余。也就是把“挑刺”變成“插花”。對初學寫作和對作文一時還找不到“北”的學生,更是采用特別的方式。全篇見紅?!磅r血淋漓”,慘不忍睹,學生既不領情,更不買賬。為什么?把勁兒用反了。如果換一種思路,就會別開洞天。你想,再差的作文,也得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吧。某句話寫得順暢,總會有吧,那就是“花”,把它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捧出來,表揚,夸!帶著一種愛、尊與驚喜,一股勁地去夸,夸……就這樣由此一點,擴而大之,擴而大之……你所用心捧出的這朵小花,就十有八九會成為一朵大花,真花。這種效應,是神奇的。常為他們的每一小小的進步大張旗鼓。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會感到自己的語言豐富多彩了,寫文章不再沒文采,成就感又有了。這就是賞識教育在作文教學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學生身上,存在著不可估量的潛在能力,只要拋棄錯誤的教育方法,賞識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讓他們永遠充滿自信,則無論什么樣的學生,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壯起來。學生學寫作文的時候,許多教師都讓學生讀范文,賞佳作,拿他們的作文和范文相比,結(jié)果越比學生越?jīng)]信心,對作文也就越?jīng)]興趣,一寫到作文就頭疼。其實,一篇文章即使再差,也總有一些成功的地方,教師只要善于抓住星星之火,適當夸張,必成燎原大火。我班的一個小男生,由于說話能力,表達能力極差,在初看他的作文時,所寫文章常常前言不搭后語,沒有一句完整的話,更不用說表達一個中心意思了。面對他的作文,我沒有批評反而用紅筆將他寫得比較好的詞語圈出來,并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大肆渲染,表揚他用詞的準確,讓全班同學都為他喝彩。教師的“賞識”給了他精神上的滋潤,使他產(chǎn)生了自信,擁有了積極爭取成功的心態(tài),此后,他每次寫作都絞盡腦汁,爭取用好更多的詞語,寫出更優(yōu)美的句子讓教師賞識,作文越寫越好。我不斷地鼓勵他,在他作文簿上寫上這樣一段話:“你天資聰穎,具有寫作天才,真了不起!老師為你感到自豪!只要你繼續(xù)努力,你也會成為我們班內(nèi)的又一名‘小作家?!闭窃谶@極度賞識的氛圍中,他對作文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堅持記日記;并認真閱讀有關作文輔導書,摘錄好詞佳句。今年五月份,全學區(qū)舉行征文比賽中,由于他的作文選材新穎,語句優(yōu)美,且有真情實感而榮獲四年級二等獎。實踐證明,善意的贊賞是一種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資,是一種驅(qū)使個體奮發(fā)向上、銳意進取的動力。
二、教會學生巧妙選材,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有的教師經(jīng)常會用小學生生活的圈子小、生活經(jīng)歷不足等等的理由來為學生寫作素材缺少開脫。這部分教師的觀念其實并不準確,因為小學生生活的圈子小、生活經(jīng)歷不足是和他們的年齡有關系的,隨著他們年齡的進一步增長,這些問題終將不會成為問題。再反過來說,其實小學生還是一樣的在生活、在感受,他們其實也并不是沒有一點寫作素材的。只要巧妙引導,小學生生活中有很多素材是很值得寫的。所以說,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城市、農(nóng)村的廣闊天地,帶領學生觀察事物場景。從寫短文開始,逐步地培養(yǎng)他們認真觀察、細致描繪的良好習慣。在這個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觀察事物寫片段的基礎上進行,把側(cè)重點放在訓練學生細節(jié)描寫的精巧刻畫上。等到小學生能夠較好地完成片段的抒寫描繪之后,再引導他們投身到大自然這片廣闊的天地,充分利用這個誘人的世界,觸發(fā)他們在自然界中生活、觀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感受。
比如,有一次我給自己任教的四年級學生布置了一道題為《快樂的雙休日》的作文。針對班上的學生普遍寫作素材缺乏的問題,我特意組織學生輪流說說自己的雙休日都做了些什么,這些事情是不是快樂的而且有意義的。然后我再把學生自己說的寫作素材一一寫在黑板上。還不到半節(jié)課的時間,學生之間就交流了他們跟隨父母到田間勞動、喂養(yǎng)家禽、幫做家務、外出旅游、逛書店等等許多非常好的寫作素材,滿滿地寫了一黑板。據(jù)此,我適時引導他們大膽開拓自己的思維、打開記憶的倉庫,樹立起從自己熟悉的身邊事去發(fā)掘素材的信心和決心。通過這樣的正面引導,學生的寫作思維就被充分打開了,寫作信心也足了,寫出來的作文明顯就充實豐富了許多。寫作指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正確指導學生作文,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對小學生寫作能力的要求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般說來,是先由看圖寫話到寫片段作文,記日記或者是寫周記入手,等到小學生具備一定的寫作基礎之后再要求他們由淺入深,開始接觸到命題作文再到半命題作文。伴隨著小學生由看圖寫話到半命題作文的寫作,小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有著漸進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只有做到正確地指導學生寫作文,使得他們能夠明白不同的寫作訓練階段的重點,分清楚不同文章樣式的特點,在符合文章樣式的基礎上去抒寫自己真實的內(nèi)心感受。只有這樣,小學生才能在作文訓練中獲得不斷的提升,真切地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要做到正確地指導學生作文,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明白文章的樣式。關于這一點,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先精選寫作的范例,指導學生對優(yōu)秀的范例反復閱讀,獲得初步的印象,在此基礎上再從寫作理論上加以指導。其次是要引導學生正確地立意并據(jù)此選好寫作素材,一般來說,語文教師應該善于引導學生從他們所熟悉的生活入手,盡可能地去刻畫生活場景,抒寫自己獨特的生活感受。最后就是要從修辭手法、文章表現(xiàn)手法(寫作手法)、句式選擇等等方面去培訓學生,使得他們能夠運用最巧妙的外在形式去表現(xiàn)文章的主題。
指導小學生作文,內(nèi)容和樣式是同等到重要的,任何偏廢一方的做法都是錯誤的。要知道,主題(內(nèi)容)是文章的靈魂,是內(nèi)在的東西,決定了文章的高度。而樣式則是文章的外衣,是外在的東西,決定了文章的亮度。當然了,如果一定要先有個側(cè)重的話,那么我們可以先從文章的內(nèi)容入手,然后再想辦法對文章的樣式作進一步的指導與訓練。
參考文獻:
[1] 石妮妮.賞識教育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藝術,2011(3):7.
[2] 龐寧.淺談賞識教育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校園,2016(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