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滿麗
【摘要】寫作,一直是普遍學生感到頭疼的事,總感到無話可寫,學生的作文空洞、乏味。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鄙钍秦S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寫作的源泉,我們何不利用這個現(xiàn)存的好素材呢?
【關鍵詞】觀察 體驗生活 真實 選材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6-0051-02
一、問題與歸因
現(xiàn)在的孩子,對待寫作總是覺得無話可說,感到寫作時缺乏內容,即使冥思苦想,也常常無濟于事,久而久之,造成對寫作缺乏興趣。憑借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學生存在以上原因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觀察,寫作素材貧乏。平時,學生缺乏對生活的觀察,沒有廣泛地接觸社會,不能有目的地去積累寫作素材,“心中積蓄太少”、“無米下鍋”,寫作時當然會無話可寫。
2.作文形式單一,無法激發(fā)興趣。老師布置的作文基本以命題作文為主,作文題目陳年老套,枯燥乏味,學生的寫作興趣不易激發(fā),造成學生討厭寫作。
3.教學方法陳舊,趨向于模式。在教學中,仍有“三中心”和“三脫節(jié)”的弊端。“三中心”即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奉命作文;以課堂為中心,內容空洞;以書本為中心,學生因襲模式,不會創(chuàng)作?!叭摴?jié)”即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脫節(jié),與年段脫節(jié),與生活脫節(jié)。這些弊端造成學生失去寫作的靈感和興趣。
4.寫作內容脫離實際,空洞無感染力。學生的作文脫離生活實際,胡編亂造,沒有抒發(fā)學生內心的真情實感,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對策與方法
綜上所述,紀實作文的訓練對學生來說是何等的重要,只有落到實處才能避免學生寫作時的無話可說;才能避免學生寫作時的脫離生活,空話連篇;才能避免學生寫作時靈感丟失,追求模式。幾年來,筆者努力積累了一些對策,實踐證明,效果頗佳。
1.注重觀察,積累寫作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寫作就是記錄生活。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讓學生把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變成寫作的素材。魯迅說:“作文第一須觀察?!笔堑?,平時的觀察非常重要,并且還要及時地記錄。從三年級開始,筆者每天都要給學生布置一道作業(yè):把每天觀察到的事記錄下來,可以是學校里的,可以是放學路上的,可以是家里的;可以觀察動物,可以觀察植物,可以觀察人。不求長,不求多,這樣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去觀察,學會觀察,為寫作積累素材。
2.體驗生活,抒發(fā)真情實感
葉圣陶作文教學思想中強調:“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為了使泉源豐富,為了避免寫作的空洞,筆者有意識地安排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讓溪水流得更暢通,跟歡快。
(1)參與生活,觸發(fā)熱情。讓學生參與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對寫作的熱情。如端午節(jié)有個傳統(tǒng)風俗,差不多家庭要包粽子,讓學生跟大人學著包粽子;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時,讓學生做一件孝敬長輩的事;種植花草樹木,讓他們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雙休日在家里做一道菜等等,讓學生親身體驗后,把做過的事傾注于筆端,就是一篇活潑生動的好作文。
如學包粽子,班級中一位女生寫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下,包出了一個既不漏米又像粽子的‘丑八怪。本以為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鍋中去煮,可是還沒等放入鍋中,只聽得‘嘩啦一聲,粽子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边@樣的文章細膩又生動,也只有真實體驗才能寫出來。
(2)捕捉生活,喚起靈感。現(xiàn)實生活中的資源是非常豐富的,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捕捉生活中的小浪花,從身邊的人、事中尋找興奮點,貼近學生實際,情真意切的佳作才能誕生。如學校里舉行的各種比賽:大合唱、跳長繩、拔河、拍球……每次比賽結束后,往往學生的情緒比較激動,表達的欲望比較強烈,我們就可以順水推舟地讓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寫下來。很多學生就會把剛才嘴里說的,腦子里想的話從筆尖流出來,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有真實感受了。
一次,我在活動課時給大家搞了個“搶座位”的游戲,學生的熱情很高,參與的,圍觀的都認真投入。游戲結束后寫文章,其中有這樣寫的:“一開始,大家爭著要來,一個個摩肩擦掌,躍躍欲試?!庇械膶懙溃骸爸灰娙齻€男同學繞著椅子在快速跑著,他們像開火車一樣,轉來轉去。掌聲還沒停,一個人就坐了下來,其余兩個也手忙腳亂地去搶座位,結果都坐空了,摔了個仰面朝天,引得觀看的人捧腹大笑?!币灿羞@樣寫的:“老師用拍掌來打節(jié)奏,正在掌聲消失的時候,他們心急如焚,每個人都想擠掉別人坐上座位,最后陳浩一屁股坐空了,原來是靈活得像猴子的小軍已經先搶占了座位?!薄?/p>
3.精心選材,合理配材
佳作華章須用材料來構建。選材就像蜜蜂采花,只有精心挑選、精心釀制,才能釀出香甜可口的蜂蜜。配上合適的材料,就能很好地表現(xiàn)主題,突出主題。那么怎么從積累的生活素材中選擇材料呢?
(1)選材要真實。真實的材料往往是親身經歷的、親眼所見的、有深切感悟的,因而能夠增強文章的說服力、感染力。唯“真”才可情感充沛飽滿,才可激情洋溢,才可感人肺腑。而虛假的材料由于編造而容易出現(xiàn)破綻,文章也因虛假而大打折扣。
(2)選材要小巧。以小見大,選點小巧精致是作文成功的一大要訣。小材料視點集中,經過我們的剪輯加工、精心組合,它們就會變得鮮明而豐厚、靈動而美麗,因而顯得異常精致,而且容易寫出具體的內容和真實的感受。
(3)選材要新穎。新穎的材料首先是指別人沒有用過或不常用的材料,這種鮮為人知的材料自然能給人一種新鮮感,能增加讀者閱讀興趣,而用上人人皆知的材料,這樣的文章千人一面,誰還有興趣讀下去呢?
(4)選材要典型。就是某一事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或材料。它既是具體的、個別的、同時又能體現(xiàn)同一類事物的本質特征。材料越典型,文章的主題就表現(xiàn)得越充分,越感人,越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作文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為了提高寫作水平,就讓我們熱愛生活,積極地投入生活,到廣闊的生活海洋里去,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