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從榮?オ?
[摘要]試卷講評課是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語文課的重要課型之一。教師要精心備課,突出重點,靈活處理教學內(nèi)容,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語文試卷中的錯誤,查缺補漏,掌握答題技巧與模式,從而迅速提高語文學習成績,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語文試卷;錯誤;查缺補漏;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7)07000702
“最有效的學習是從自己的失誤中學習”,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語文試卷講評課,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語文試卷中的錯誤,找出自己學習方法和思維上的缺陷,找出知識點漏洞,查缺補漏,掌握答題技巧與模式,從而迅速提高語文學習成績,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分析試卷:將存在問題分類
每次語文考試結(jié)束后發(fā)下答題卡,我都要指導學生認真分析得失,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查缺補漏,從而掌握答題技巧和模式,特別是要將試卷中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分類。具體分類如下:
(一)非智力因素丟分
1.審題錯誤
學生對題目中的語言文字理解不透徹,不了解題干涉及哪個知識點,不會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詞語理解題意,或者考試時心理緊張、擔心時間不夠想快速答題等,都容易導致審題錯誤。例如大閱讀《葉圣陶在四川》的第四題:“葉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馬,襟懷孺子牛來自勉,結(jié)合全文就葉圣陶的‘孺子牛襟懷,談談你的感受?!焙芏鄬W生對“襟懷孺子牛”一句理解不到位,泛泛而談葉圣陶的性格特點,或者直接闡述從葉圣陶身上得到的啟示或感受,得分很低。又如一道詩歌鑒賞題目是:“兩詩中‘竹的意象有哪些作用?請簡要分析?!焙芏鄬W生不知考查的是“詩歌意象的作用”這一知識點,答的是“竹子這種植物的作用”或者“竹子的形象和文化內(nèi)涵”,沒有理解題目意思,答非所問。再如最近考試的一道仿寫題,題干的其中一個要求是“另起一個話題寫兩句話”,很多學生就是因為擔心時間不夠想快速答題,而沒有注意看清這一仿寫要求,匆匆下筆,用例句的原話題“寬容”仿寫,導致本題得了零分。
2.粗心之錯
例如默寫題漏字、將會寫的字寫錯;選擇題與大閱讀的選考題忘記填涂;寫作時忘記寫題目;抄寫錯誤,如把“范成大”抄寫為“范大成”等。
3.似非之錯
主要表現(xiàn)在默寫題易寫別字、筆畫缺撇少捺,因為記憶不牢,理解得不夠透徹,總覺得像這個、又像那個;對于古文、詩歌和大閱讀,內(nèi)容似乎讀得懂,可答題時又不知從何下筆,翻譯時主觀杜撰內(nèi)容,關鍵詞翻譯不準確,沒有踩分點意識;語言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不強,回答不嚴密、不完整;一道題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
4.答題不規(guī)范
答題不規(guī)范是學生非智力因素失分最多的一個方面。因此,從高一開始,就應狠抓學生答題規(guī)范化習慣的養(yǎng)成問題。答題不規(guī)范主要表現(xiàn)如下:
(1)書寫格式不規(guī)范。
如不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內(nèi)答題;答案不寫在橫線上,一條橫線寫兩行答案;不用規(guī)定的2B鉛筆填涂選擇題符號;不用黑色簽字筆答主觀題;寫作時,不在第一行的中間寫題目;文章段落過多或過少;文章來不及寫完,不知快速來個結(jié)尾,造成文章結(jié)構(gòu)不完整等。
(2)字體難辨認。
字體難于辨認或字跡潦草、馬虎,是考試中最為吃虧的一種現(xiàn)象。有些學生的字,小且連成一片,像一群“黑螞蟻”;有些學生的字,小且字的間距和行距隔得遠,像 “遙遙相對的一對對情侶”;有些學生的字,筆畫過輕且顫抖,像一群“蠕動的小蟲”;有些學生的字,筆畫過細且歪歪扭扭,像“細柴棒”;有的學生寫錯幾個字,就用力一圈圈涂黑,貌似“一坨坨黑坑”。這五種讓閱卷老師“眼殘”、讓自己丟分的字體,要避免。
(3)答題格式不規(guī)范。
如詩歌、大閱讀和語用題:
①沒有標序號、分要點答題,只有一個層次、觀點,且用大篇幅語言陳述;
②只羅列觀點,不結(jié)合材料分析;
③忘記陳述觀點,只有材料分析;
④答題要點不齊全,或者各要點間的內(nèi)容交叉、重復等。
又如作文:
①引用材料作文題目中的材料或者本次試卷中的閱讀理解材料作為文章的論據(jù);
②舉例沒有按一定的邏輯順序;
③開頭、結(jié)尾沒有前后照應、點題;
④事例敘述不夠簡潔,舉例前后沒有分析論點等。
(二)智力因素丟分
由于不會,因而答錯、答不齊全、答不到位,或者根本沒有答,說明知識上有漏洞、思維上有缺陷,這就是屬于智力方面的問題了。這是講評課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二、解決問題:將問題各個擊破
(一)非智力因素方面
1.學會審題
(1)摒棄貪快心理。
看清楚題目的各方面要求再答題,審題慢一點,答題就可快一點。
(2)善于挖掘蘊含的有效信息。
比如詩歌閱讀,題目往往揭示詩歌文體,寫作的時間、地點、對象、人物、事件,詩歌的意境及抒發(fā)的情感等信息,對讀懂詩歌很有幫助;題干往往暗示答題的方向,如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就提示了創(chuàng)作年代,又如題干 “有人認為此詩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氣溢于言表。請結(jié)合這首詩所表達的情感內(nèi)容,談談你的理解?!逼渲小鞍涟吨畾狻彼膫€字給我們答題指明了方向。
(3)抓住關鍵詞,審清題目要求。
例如大閱讀《葉圣陶在四川》的第四題:“葉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馬,襟懷孺子牛來自勉,結(jié)合全文就葉圣陶的‘孺子牛襟懷,談談你的感受?!本鸵鶕?jù)上下文理解關鍵句“襟懷孺子牛”的意思:指葉圣陶就像一頭勤勤懇懇的老黃牛,全心全意為別人服務,心中只有他人,沒有自我得失的無私奉獻精神。這樣,答題就準確無誤了。
2.答題要沉著、細心、認真
答題時要沉著、細心、認真,多用積極語言暗示、激勵自己,從易到難,合理規(guī)劃好每道大題的作答時間,避免因慌亂貪快而造成粗心之錯。默寫題要一筆一畫寫清楚,減少誤判。實在想不起來的,不要浪費時間胡編。要特別注意所給語境,充分理解要求,不要填錯了句子。所有題目作答時要對應好答題區(qū)域,字跡不要太靠近邊線。要充分利用答題空間,在字跡大小疏密適當和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多答,保證所答的內(nèi)容有足夠的信息含量。將答題區(qū)域?qū)憹M,尤其是實用類文本閱讀的探究題。
3.夯實基礎,構(gòu)建知識網(wǎng)絡
(1)狠抓基礎,注重積累。
從高一抓起,每天堅持積累一個成語、兩個文言實詞,賞析一首詩歌;每周背誦、默寫《高考必背初中50篇》里的其中兩篇;每周閱讀兩篇美文并賞析;每周分門別類積累三個寫作素材;每學完一篇古文,堅持對文言重點詞語和特殊句式等進行總結(jié)歸納。
(2)構(gòu)建知識網(wǎng)絡,使知識系統(tǒng)化。
把高考考綱要求掌握的120個實詞、18個虛詞分散到各冊教材的各篇課文中,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掌握;另外把高考考綱涉及的各類題型各知識點一一呈現(xiàn)給學生,指導他們理清各知識點之間、各知識點內(nèi)部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使之系統(tǒng)化,建立知識網(wǎng)絡圖。
4.學會規(guī)范答題
(1)掌握各類題型答題技巧。
選擇題:要養(yǎng)成在原文中圈點主要信息的習慣,要耐心查找信息源,將選項與原文信息進行細致比照,找到最有問題的選項(有時有問題的不止一項),排除法可以大大提高做選擇題的速度和準度。
翻譯題:要聯(lián)系上下文,將省略的主語、賓語等補充完整,根據(jù)上下文和文言實詞推斷的方法,譯對關鍵詞和特殊句式,字字落實,切不可主觀杜撰原文內(nèi)容。
問答題:包括詩歌和大閱讀,首先要分要點、標序號,根據(jù)該題分值合理分點作答;接著每一要點都要先答觀點后根據(jù)材料分析理由;最后要用完整的句子來答題,句子表意要完整、簡潔、明確,不能只是羅列短語。
探究題:強調(diào)內(nèi)引外聯(lián),一般以內(nèi)引為主,核心是對自己觀點的論證,理解題目要求,擺出自己的觀點主張,再用文本中的有關事例進行論證。
(2)掌握各類題型的答題模式。
例如詩歌題型。
思想感情型:情感(觀點)+句子(全詩)分析。
人物形象型:人物性格特點+詩句分析+人物形象作用。
意境型:意象+意境+情感。
事物形象型:事物特點+情感、品格。
意象作用型:渲染氣氛,奠定基調(diào); 塑造環(huán)境或背景;表達感情; 襯托人物品格;線索。
煉字型:字義+句義+手法+情感。
煉句型:句義+手法+結(jié)構(gòu)作用+情感(意境)。
語言風格型:語言特色+句義分析+情感。
賞析詩眼型:字義(詞義)+句義分析(全詩圍繞該字詞寫了哪些內(nèi)容)+作用(情感、結(jié)構(gòu))。
表達技巧型:手法+句義分析+情感(景物特點)。
其他題型也一樣,要引導學生總結(jié)、歸納每個題型內(nèi)各知識點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答題模式。
(3)答題要點需齊全,各要點內(nèi)容不可交叉或重復。
(4)作文。
題目:要在第一行居中,忌修改,忌錯別字,力求確切、精煉、新穎、有文采。
結(jié)構(gòu):段落劃分要合理,5-7節(jié)為宜,材料作文一般是開頭概述材料、引出論點,主體部分列舉4-6個事例,其中1-2個詳寫,1-2個次之,1-2個略寫,每段首句列出分論點,舉例前后圍繞論點作分析,結(jié)尾與開頭前后照應,點題。
字數(shù):盡量寫足900字,如不幸時間不夠?qū)懖煌?,則應盡快結(jié)尾,寫一個簡單結(jié)尾段照應中心或題目。
(二)智力因素方面
高一、高二的每一次考試后,力爭講、練一種新的題型,依次、逐漸把考綱中的全部題型講、練四遍,并進行拓展訓練。
高三復習第一輪全面復習,不要做太難的題,做熟基礎題目,全面掌握各類題型知識點的解題技巧和答題模式,把知識由薄變厚;第二輪復習,理清各類題型各知識點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將各知識點系統(tǒng)化,列出各類題型的知識點清單,建立知識網(wǎng)絡,向難度較大題目挑戰(zhàn),使知識由厚變??;第三輪復習查缺補漏,回歸基礎題目和教材。
作文訓練貫穿于整個高中階段的每次考試后講評中,每次側(cè)重一個訓練點,有序地進行,并查缺補漏,不斷鞏固所學知識。
總之,語文試卷講評課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進行精心設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語文試卷中的錯誤,找出自己學習方法和思維上的缺陷、知識點漏洞,查缺補漏,掌握答題技巧與模式,從而不斷向成功的殿堂邁進!
(責任編輯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