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博羅縣羅陽蓮湖小學 鄧云橋
試論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文 博羅縣羅陽蓮湖小學 鄧云橋
樂學,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樂意學習。即讓學生在快樂和諧的氣憤中積極、主動地去獲得知識,使其有正確的學習動機,有強烈的學習興趣,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教學活動中,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讓學生樂意學習,對促進學生智能的發(fā)展,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投入學習,對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是十分必要的。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心理特征,去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用數(shù)學教材本身的魅力,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因而,樂學的關鍵是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獲得學習上的成就。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當講授一個新內容,我總注意一開始就使學生對它產生興趣。例如教“圓的周長”,我先用一個圓在講臺滾一周,指出這一周的長度就是這個圓的周長,并量出結果。接著,我用圓規(gu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問:這個圓能 動嗎?能量出結果嗎?學生們都搖頭笑了。那么怎樣才知道這個圓的周長呢?學生一下子就對新的內容產生興趣,進了求知的境地。從而讓學生在積極的情感中求知。課堂教學應當創(chuàng)設一種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理解數(shù)學概念的學習情境,提出問題,構作猜想,形成智力思考場;提供有啟發(fā)意義的材料,為學生琢磨數(shù)學思想提供必要的時間;重視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提出個人見解、切磋交流。在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在學生面前展現(xiàn)出他們暫不理解甚至不可思議的新事物,新觀點,新材料,展現(xiàn)得越多,學生的驚訝程度越鮮明,求知興趣就越濃厚。
小學生有喜歡在公眾面前表現(xiàn)自己,引起注意的心理愿望,爭勝心強,因勢利導,可轉化為學習活動中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習積極性。如數(shù)學教學中的口算,是基本訓練內容之一,需要經(jīng)常練,反復練,很容易使學生感到乏味。我就采取 “比一比,誰得第一多”的辦法,組織口算練習。誰先填出口算題得數(shù),誰先報結果,一組口算題下來,統(tǒng)計個人得第一的題數(shù),利用學生好勝心理,造就一個競賽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我正把鼓勵競爭意識與培養(yǎng)群體意識有機結合起來,組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我把學生按六人小組分成幾個學習競賽團體,又把教學中問答,扮演,練習等學習內容寓于團體學習競賽之中。團體中的任何一個成員,完成一次提問,答對一個題目,或善于提出問題,就給團體增加一分,答錯倒扣一分,但允許本團體成員優(yōu)先糾正錯誤,能糾正錯誤的也給團體加分。這時團體各成員的學習激情更加高潮,在正與誤的辨析中,大腦處于高速運轉狀態(tài),個個學生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鼓勵教學法是比較傳統(tǒng)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之所以沒有被淘汰,是因為它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誰都喜歡被鼓勵。所以老師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要善于使用鼓勵教學法,使用鼓勵的眼神、語言及動作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例如,在 《乘除法》教學中,該課程對小學來說是學習難度系數(shù)較大的的課程,所以老師在教學時,要用積極的語言鼓勵學生參與教學,并幫助學生找到最佳的“乘除法”學習方法,同時贊美的語言與肯定的眼神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如果學生沒有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對 “乘除法”的學習,老師要以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的去安慰學生,并繼續(xù)鼓勵學生學習 “乘除法”,用行動告訴學生,老師相信你,這樣一來,再頑皮的學生也會在老師的鼓勵、信任和帶動下,積極學習數(shù)學知識,并對數(shù)學產生了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準確地注意信息反饋,不但要注意上層生的信息反饋,更要注意下層生的信息反饋。這樣才能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情況,從而適時調控教學過程。對出現(xiàn)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補授和矯正,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持續(xù),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在圓錐體積的教學中,學生雖然對公式的推導理解了,但在運用中仍有漏1/3的現(xiàn)象,這主要是學生的思維仍受圓柱體體積公式的遷移影響。因此,我在練習中就增加了對比題,辨析題,以強化系數(shù) “1/3”,這樣便收到了好的效果。
興趣是獲得知識的前提,興趣更是學習的動力。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豐富自己的業(yè)務知識,積極探索課堂教學藝術,設計優(yōu)質、高效的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得知識的興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