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思軍
摘要:學案導學要求教師要從素質教育出發(fā),全面結合新課標要求,且根據教學理論、學習理論以及學生個體特點來提高學生的知識認知能力。闡述了研究學案導學模式的意義,探討其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和實施環(huán)節(jié),以期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將課堂還給學生。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案導學;應用
G633.6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顧名思義,即“學案”和“導學”的結合體。學案是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材料依據,包括教師精心準備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師生互動設計、梯度練習訓練等;導學是指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其學習,自主建構知識。學案導學模式重在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一、傳統數學教學現狀
(一)教師講授為主體
現如今的教學觀念中,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還占據著主要的地位。為了讓學生能夠學好數學,教師在課堂上常常會花費大量的時間來重復講解同一個知識點,這樣還擔心學生不能夠吸收運用好,而學生只能夠被動的去接受,并不會去做過多的思考,這樣不僅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同時學生也不會有剩余的時間去完成自我學習。所以每堂數學課下來不僅時間會顯得擁擠,學生也并沒有領悟幾個知識點,最主要的因為所有的時間只有老師自己的講授,而缺少了同學之間討論的環(huán)節(jié),造成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的積極性也會隨之減少。慢慢的,學生就會對數學失去足夠的興趣,從而影響學生數學的學習。
(二)教師教學不注重差異性
教師的傳統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并且并不能根據學生的不同而做出相應的調整,教師只根據教學目標為根據,不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每個同學都以同樣的方法進行教學,這種方法就導致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參差不齊。在一個班級中,有著不同的學生,每個人的基礎也不一樣,相同的進度,相同的方法教學,不同的學生的掌握情況肯定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教師依然延續(xù)這種教學方法,并不能夠因人教學做到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不能夠做出相對應得到輔導,就會導致了問題的積壓,使學生不懂的問題日漸增多,漸漸的就會失去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漸漸的就會有很多學生對數學失去學習興趣,所以現如今的數學教學模式并不能夠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三)數學應試教育模式的弊端
中國的教育模式下,不論是在何種中學,學校和家長都特別注重數學成績的好壞,認為成績好的一定是好學生,以成績的好壞來作為評判學生好壞的標準,這就是應試教育的弊端。為了能夠在每一次的考試中考一個更好成績,學生每天都是學習考試要點,做題鞏固知識點就是教師推行的數學題海戰(zhàn)術,學生只會機械的去做題,并不能夠理解性的去掌握知識點,時間一長就會忘記,就需要再次做大量的習題來鞏固知識點,這樣不僅不能夠學好數學,還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漸漸的就會使很多同學對數學產生抵觸情緒,最后放棄數學的學習。
二、研究學案導學模式的意義
學案導學模式是以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學習能力為出發(fā)點來進行學案編寫,并且注重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與此同時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改變學生依賴性與被動性的學習模式,激發(fā)其自主學習的熱情,轉被動為主動,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案導學不僅是一種尊重學生學習過程的教學模式,而且還以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為目的,注重對基本技能、知識的教學,幫助學生掌握更多新知識,有助于初中數學課程教育良好地發(fā)展。
三、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應用學案導學的策略
“學案導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主要是以學案作為教學載體,配合教師的課上引導,完成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它主要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做到獨立思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潛力,以此來達到學好數學的目的?!皩W案導學”可以實現教師引導與學生自主的完美統一,能夠發(fā)揮出最大的教學效果,并能夠促進學生的長久發(fā)展。
(一)學案載體式的教學策略
學案就是一種教學的方案,簡單來說就是教師之間集體研究討論或者個人教學備案制定出的教案,其編寫圍繞著數學教材內容、學生學習規(guī)律以及學生接受知識等能力展開,對學生整體的學習過程進行設計,便于有效掌控教學進度。編寫學案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無論是教學前備案還是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課后完善總結等環(huán)節(jié)必須與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相符合,確保這一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存在客觀、科學的聯系,確保初中數學教學順利開展。
(二)“教”“學”并重
基于學案導學的思想理念,課堂教學的重心已由單方的“教”轉變?yōu)椤敖獭薄皩W”互動,教學中教師運用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在教師帶領下通過探究性學習,發(fā)現知識、研究規(guī)律、解決問題。通過雙方在課堂中的主動“教”與“學”,實現學生主體地位與教師主導作用的有機結合與統一,從中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優(yōu)化。
(三)課前導學,自主學習
課前教師將精心編寫好的導學案發(fā)給學生,要求學生利用午晚自習時間,完成導學案中的預習案,這期間要求學生不講話、不走動、做到安靜、專注、獨立思考。學生依據預習案進行自學,帶著問題認真預習新課,大膽嘗試自主解決“預習案”中的設計的題目,提前完成“嘗試練習”。學生通過自主預習,對將要所學內容有了較明確的了解,并將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歸納出來,做好向教師或其他同學質疑的準備,讓學生在學中有思、思中生疑。
可見,學案導學模式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能夠充分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將學生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值得注意的是,學案導學模式務必體現教師的指導作用,所以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時,教師不但要監(jiān)督而且還要指導。
(四)當堂達標,鞏固提升
鞏固部分為當堂反饋練習和拓展提升兩個部分。當堂反饋練習盡量在課上讓學生獨立完成,并及時給出解答,這一方面讓學生有及時而適當的訓練,達到“當堂達標”的目的,既鞏固所學,又使學生學有所用;另一方面,可讓教師獲得直接的反饋信息,為課后的教學、指導提供信息。
總之,隨著社會的進步發(fā)展,新的教學理念對中學數學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案導學”是最適合 21 世紀的數學教學理念,它發(fā)揮出了教師的教學價值,同時體現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自主的去學習數學,能夠通過激烈的同學討論和教師指導來加深知識點的掌握,從而達到實質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