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紅?オ?
高中語文是學生學習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學生能力的體現(xiàn),并且為高考服務。高中語文在面臨著高考考驗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命運。但是由于所處的教學環(huán)境不同,學生學習的方式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在高中語文教學的眾多內(nèi)容中,作文教學無疑占據(jù)著重要位置,也是高考語文獲取高分的關鍵所在。那么,教師該如何開展有針對性的作文教學活動,從而提升高中生的寫作水平呢?
一、注重知識積累
寫作是一種精神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制作和創(chuàng)造活動,它需要有物質(zhì)基礎——材料。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是這個道理,要想寫出才思敏捷的曠世奇作就必須積累大量的素材!這要求學生“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觀察和感受能力?一是寫“生活告訴我”的,二是寫“大自然的啟示”,三是寫“對歷史文化的真切感受”。通過這三方面的寫作情景創(chuàng)設,讓學生深入對生活的情感體驗,否則,生活再豐富,認識也未必豐富。另外,閱讀也是積累素材的重要途徑。社會發(fā)展到今天,如果我們事必躬親,顯然不太現(xiàn)實,也沒有必要。心靈的豐富主要取決于閱讀的豐富,而不是生活的豐富多彩。杜甫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敝v的就是閱讀對寫作的促進作用。
二、注重個性創(chuàng)新
一是要放寬要求,少設障礙,讓學生“力求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比如說,讓學生用不同的文學表現(xiàn)手法來綜合進行創(chuàng)作,想象、夸張、排比、引用、比喻信手拈來的文章必定是氣勢磅礴,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讓人嘆為觀止,拍案叫絕。從一般的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到舞臺劇、詩歌、散文乃至小小說、雜文都可成為學生筆下的風景,教師要以寬容的心態(tài)去積極引導學生的個性創(chuàng)新,讓學生寫出獨特的自我。多對學生的創(chuàng)意發(fā)揮進行表揚、支持和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寫作活動,鼓勵學生將優(yōu)秀的作品進行分享,交流寫作心得和體會。
二是利用網(wǎng)絡指導學生寫“日志”或“博客”。網(wǎng)絡這種輕松自由的氛圍可以極大地張揚學生的個性,同時還可以及時分享和體驗到與他人交流的快樂。這也是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而指導學生寫“日志”或“博客”不失為一種有效的作文教學策略。
三、巧妙組織教學
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時應首先向學生進行作文技巧的指導;其次,幫助學生掌握寫作的“關鍵點”,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筆者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實用性的目標教學訓練,比如在分析文章結構時會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對文章中的語言、主題思想和段落結構等進行分析,這樣學生自己在寫作中也會去模仿,經(jīng)過長時間的練習,學生的寫作水平會得到提高。表現(xiàn)手法是一篇文章中極為重要的內(nèi)容,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指導學生分析課文,研究課文在人物刻畫、場景描寫中的表現(xiàn)手法,以便在自己的寫作中加以有效運用。
在講解《林黛玉進賈府》這一課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掌握寫作的順序以及語言特色,并設置主問題:文中是怎樣刻畫王熙鳳、賈寶玉等人物形象的?從本文中你可領悟到哪些寫作的好方法?讓學生認真閱讀文本并充分展開討論,從而形成自己的看法。這樣,在寫人物類作文時學生就能夠借鑒課本中描寫人物的方法或者語句。同樣,在學習《燭之武退秦師》《過秦論》《項羽之死》等經(jīng)典文言文時,也可指導學生積累人物素材,論事說理的方法。
此外,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還應對學生進行文體方面的指導與訓練。近年來,各地區(qū)高考作文對文體都沒有明確的界定,完全是憑借考生自身的理解能力、認識水平去選擇恰當?shù)念}目進行寫作,因此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進行各種文體的寫作方法指導,并讓學生多進行訓練,這樣考生便會發(fā)揮出自己的寫作水平。
四、開闊教學思維
各地區(qū)每年的高考作文不乏優(yōu)秀之作,它讓閱卷教師看后有如沐浴春風一般。當然,也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作文”,或者是立意偏差,或者是思維邏輯不清、語言平淡等,但優(yōu)秀的作文都有一定的共性,即它們不管是在構思方面亦或是語言方面都有著鮮明的特色。如何深度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熱情,教師在其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做好啟發(fā)與引導。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學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多觀察,勤于思考。“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接受正能量。關注當下,關注時事,熟悉熱點。善于發(fā)掘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不尋常之處,這樣在寫作時才能文思泉涌,有感而發(fā)。比如在看到周圍的環(huán)境特別整潔時,學生會聯(lián)想到這是清潔工的辛勤勞作換來的,他們雖然干著普通的工作,但卻為人們創(chuàng)造了整潔、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在觀察中,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對清潔工人的敬佩之情也會油然而生。在寫作“理解與尊重”“平凡與偉大”等題目的作文時學生也會有話說,所表達的情感也才是真情流露,這樣所寫出的文章也會更具感染力。
其次,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參與程度,以創(chuàng)新的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在指導寫作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將作文教學活動設置為一個個專題研討活動,針對某一現(xiàn)象進行分析探討。如指導學生寫《從故宮里的“星巴克”說開去》,我便組織學生展開課堂小辯論:外來文化的進入,有的學生贊成,有的學生反對。那么,外來文化進入我國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呢?在這一活動中,學生可從“橫”的角度展開思考,想到許多與故宮里的“星巴克”相關聯(lián)的其他事例,比如外國品牌、日劇韓劇、“洋節(jié)日”等在國內(nèi)受人追捧。也可從“縱”的角度挖掘這一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和照這樣的趨勢發(fā)展下去會有怎樣的結果。進一步思考:面對“歐風美雨”的大泛濫,我們中學生應該如何做?通過辯論教會學生“緣事析理”的方法:以小見大、比較鑒別、探究因果、預測未來。
這樣的教學活動教給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展開分析議論的方法,這樣的課堂活動是真正有效的活動。當然,也可針對某一種寫作技巧進行探討,提高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這樣的教學模式賦予了學生更多的空間,讓他們在課堂學習中碰撞思想、交流情感,達到了相互借鑒、共同提高的效果。
另外,教師可以倡導學生自主評改,將學生的自主思考和小組的集體研究結合起來。在評改中既要指出別人存在的不足,也要相互交流,直接點出不足以實現(xiàn)取長補短。開展自主評改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為作文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高中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是教學活動的兩大特征,語文教師要突出作文教學的針對性目標,注重實用性策略。同時要在現(xiàn)有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賦予教學活動更為先進的思想理論,全面提升作文教學的成效。
作者單位:湖南省衡陽縣第五中學(4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