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貞財
摘 要:數學是國家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提高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生活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數學生活化能力。但是當前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問題頗多,本文就存在的這些問題,分析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生活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化;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成為教師教學的主題。而生活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實現數學教學的真正價值。當前,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面臨很多問題,本文就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存在的問題,闡述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初中數學教育是中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已經成為數學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之一。我國的數學課程改革正是這一發(fā)展趨勢的寫照。但是目前的實際情況是, 在我國的初中數學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 如初中數學教材內容陳舊, 教材內容求全求嚴, 在教材的設置中忽視了數學與生活實踐應緊密聯(lián)系的要求, 數學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在課堂上關注數學的演繹證明和運算技巧, 忽視了對初中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除此以外,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方式上也比較落后, 計算機多媒體等先進輔助設備運用的情況較差, 在偏遠地區(qū)甚至存在有的學生不知道計算機是什么, 無法體現出基礎教育應有的教育目的。
我國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 數學課程應當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 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倡導, 可以提高初中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增強數學知識應用意識。但是目前的初中數學教學確是和初中生的生活聯(lián)系的并不密切, 數學教學的設置存在著脫離生活實踐的情況。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教師對初中數學教學如何聯(lián)系生活和聯(lián)系生活的限度等沒有清晰的思考。換句話說, 這些問題的解決對初中教學有極強的促進作用。
二、生活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的必然性分析
初中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可以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初中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趨勢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初中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除此以外, 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能夠產生有利于學生個性發(fā)展, 有利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 能夠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的長遠發(fā)展, 有利于為以后社會實踐墊底一定的基礎。
從初中數學教學教師的角度來看, 教學的生活化的開展能夠促使數學教師能夠從關注書本的片面角度走出來, 更加的關心社會生活實踐, 能夠更有效的對教材進行分析, 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 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教學技能, 切實的實現學生素質的全方位培養(yǎng)。
通過對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可以將教育生活化更好的付諸于實踐, 通過教育生活化的方式來增加學生在掌握知識及相關能力的時間與空間, 生活化的教學手段可以給初中學生親和力較強的感受。數學作為基礎教育是來源于生活, 因而它也應該服務于生活。也就是說初中數學教學應以生活實踐為基礎, 培養(yǎng)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
三、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現生活化教學的目標
如何才能達到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目的, 需要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 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與生活經驗, 在教學過程中對教材的知識進行靈活處理。從實際教學需要出發(fā)確定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素材, 通過初中生熟悉的生活人或者事務來理解數學知識, 將難以理解和記憶的數學概念與定理等化解為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中, 做到在生活中找數學, 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具體的策略有以下幾點:
1. 營造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氛圍
初中學生在思考的時候有著依賴直觀和具體的實物支撐的特點, 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 需要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設定與數學相關的現實生活, 也就是說將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情景中去, 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 將理論知識和生活化知識有機結合起來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數學思想也是隨處可見的。因而, 需要老師能夠深入的研究教材, 結合課堂教學的要求將學習內容生活化。如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提到的降水概率、彩票中獎和分期付款等諸多問題, 都可以在進行統(tǒng)計和概率數學知識學習中, 起到良好的作用。能夠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
3. 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 應有效的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應用技術, 加強多媒體課件的應用, 通過多媒體可見的演示, 利用大量直觀的圖片, 讓學生能夠有效的理解數學知識, 并主動參與到枯燥的數學知識的學習中, 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中缺乏生活化聯(lián)系的缺陷, 能夠有效的引導學生學習, 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
4. 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初中數學作為基礎教學的組成部分, 其存在的目的必然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初中數學內容的生活化主要在于對教材的處理上, 原有的教材的例題是經過處理的, 解題可以通過套用公式或直接仿照例題的方式得出結果。僵化了初中生的應用能力。因而, 需要教師們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和挖掘教材, 讓課堂內容向學生的生活實際靠攏, 切實的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如在教學中通過應用一次方程有關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強化學生生活化能力的培養(yǎng),是新課程改革賦予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責任和使命。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重視生活化教學,強調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 1]陳木昌. 淺析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培養(yǎng)[ J] . 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 , 2009, ( 06) .
[ 2]周鏐.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藝術[ J ]. 新課程(教育學術版) , 2009,( 10) .
[ 3]黃崇先. 論中學數學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 J] .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 (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