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妙芬
【中圖分類號】G633.8
一、概述嘗試教育的成效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是本人參加新課程改革使用新教材的這段時間,感觸最深的收獲。應用嘗試教學法使得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增強,常能舉一反三;課堂上,不需要教師題題講解,學生先學先嘗試,老師再補充講解,學生自身就能板演講解。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老師的主導作用。另外,通過合作學習,互相監(jiān)督,大家都能彼此互相幫助,使程度不一的兒童,都能漸趨靠近,有利于提高整體學習成效。
二、嘗試教育法的理論認識
嘗試教育是以現(xiàn)代教育思想和新課程理論為指導,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效率,以“教會學生學習”為根本,致力于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促進學生主體的回歸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和生活質(zhì)量,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動因,促進學生的主動發(fā)展,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和學校整體提升。嘗試教育的基本目標在于突破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從聽到說,從被動到主動,改變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地位。
嘗試教學法還強調(diào)學生在舊的知識上嘗試練習,所以教學過程中,對于計算課,便具有基本訓練題、準備題與嘗試題的進行?!皽毓手隆北闶菄L試教學法的主要精神之一。學生從復習舊知識的活動中,其認知結(jié)構(gòu)再度獲得同化或順應,也增強學生的信心。進而利用既有的知識與技能去探索教師所提出的嘗試題?;居柧氼}與準備題的呈現(xiàn)方式,視教材內(nèi)容而定,選擇不同的題目和不同的方式來引導,常用的方法有快問快答法、分組游戲競爭賽、前置性測驗及小組匯報等,這些都是學生較樂意進行的活動。
三、嘗試教學在數(shù)學課中的應用及操作方法
應用嘗試教學法,學生要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自理能力和學習能力還不夠,沒有什么基礎知識只有生活經(jīng)驗的特點,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主要是進行一些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和嘗試進行一些預習作業(yè),接著通過實踐,不斷反思改進,初步形成基本模式。
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探索和實踐,我總結(jié)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四、嘗試教學取得的改變與效果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我發(fā)現(xiàn)應用嘗試教學法后,比較明顯的進步有:
1、 堅持當堂的口算訓練,孩子們的計算能力加強了;
2、 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增強,常能舉一反三,不需要教師題題講解,學生自身能板演講解;
3、 通過合作學習,互相監(jiān)督,大家都能彼此互相幫助,使程度不一的兒童,都能漸趨靠近,有利于提高整體學習成效。
一些比較難的題目,我嘗試讓學生當小老師,上臺講解,由于學生間的語言跟思維的默契性,講題效果不錯。
五、高效課堂是嘗試教育的最好驗證
一年級新生,剛好就是孩子“變成學生”的第一階段,我們低年級是實行“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雖然也有“五步三查”中的環(huán)節(jié),但卻由于各種因素,在小組建設方面做得不夠完善,同時在展示這個環(huán)節(jié)訓練也不夠充分。到了孩子升入二年級,也逐漸的長大了,我重點把小組建設好并在課堂上慢慢的滲透并嘗試展示這個環(huán)節(jié),為以后的高年級展示做好鋪墊,希望能慢慢地向“高效課堂”靠近。高效課堂表面上改的是方法,根本上改的是觀念,在今后我會盡快地吸收這種高效課堂理念。傳統(tǒng)的課堂說的進度,是老師教的進度,而高效課堂的進度說的是學生學的進度。獨學是最重要的。所有有效的學習一定是學生自主的學習。一切的手段也是為了學生能夠自主的學習。知識只有通過學生的體驗過程才能變成具有個人意義的知識,才有個人意義。目前最關鍵的問題是解決學生學習內(nèi)驅(qū)力的問題。只有讓孩子們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滿腦子的問題走出課堂,才是高效課堂。但是要真正建造一個高效的課堂,并不容易。打造高效課堂是系統(tǒng)工程,包括理念、評價、小組建設、班級文化等等,課改首先改的是教與學的方法、方式、制度等等,最終改的是文化,班級的文化,學校的文化。
經(jīng)過幾年時間的探索與嘗試,嘗試教育模式已趨向成熟,儼然已構(gòu)成我校數(shù)學課堂的一大特色,讓學生成為改革實驗的真正受益者?!扒Ю镏?,始于足下”。我會在課改的道路上努力前進,向著高效課堂前進,想著高效課堂的優(yōu)秀教師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