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清慧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中有一項嶄新的內容“綜合性學習”已引起各位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我們應該轉變觀念,著眼未來,認真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全面提高孩子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因此,在語文教學改革中,我們邊學習,邊實踐,邊研討,探索“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fā),探索“綜合性學習”活動的設計與開展,探索如何將“綜合性學習”活動落到實處。
關鍵詞:挖掘;資源;綜合性學習;落到實處
G623.2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以小學語文課程的整合為基點,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聯系,強調語文學習與生活的結合,以促進孩子們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fā)展的實踐活動。因此,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開展必須從三個方面入手――語文課程資源、其他學科課程資源和社會生活資源。
一、充分挖掘語文教材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
語文教材是開展語文活動性學習最便利的憑借。從教學的角度來看,新課標提出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這就意味著教師應從過去“教教材”轉變?yōu)椤坝媒滩慕獭薄=處熆梢詰{借教材中所設計的“綜合性學習”題目,也可以憑借教材中文本的特點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
1.把教材中設計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落到實處。
課改后的新教材每冊設計了兩次以上“綜合性學習”題目?,F我市使用的語文出版社的小語教材,從一年級上冊開始,每冊教材“語文百花園”中,以“語文大課堂”的形式設計了兩次綜合性學習。其設計主要體現內容的綜合、形式的綜合,并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綜合。目前已使用過1-3年級教材“語文大課堂”內容如下:一年級上冊:《有趣的樹葉》、《小羊乖乖》, 下冊:《和春天交朋友》、《小小讀書會》; 二年級上冊:《辦小小手抄報》、《做賀年卡》,下冊:《“我愛家鄉(xiāng)”展示會》、《采集本里學問大》;三年級上冊:《玩得真開心》、《走進市場》,下冊:《花的世界》、《愛心小組在行動》。每學期開學初,我校均要求教師通讀教材,語文教師通讀教材的要求之一就是要了解本冊教材綜合性學習內容,以便根據學校、社會、季節(jié)等實際情況適時安排,開展好綜合性學習。
2.在教材的前后延伸中開展綜合性學習。
(1)緊繞目標進行課前開放。語文是社會性、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語文教材所選的文章,是作者知識、生活、能力、思想、觀念等各方面綜合素質的反映。在學習課文之前,安排孩子們通過閱讀導讀、預習課文、查閱資料、詢問家長、社會調查、網上查詢等方式,了解課文相關信息,提前自主學習課文。這樣通過開放性的自主綜合學習,我們的教學不再局限于課本,不再局限于對字詞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提出表面問題。有了豐富的堅實的課前準備,我們的課堂教學質量也會相應大大地提高。
(2)教材出發(fā)后進行課后延伸。綜合性學習的著眼點不僅要延至課前,而且要向課后延伸,要讓孩子們走出課堂后,積極參加家庭和社會的實踐活動中,進一步將課堂所學的知識進行驗證、完善和升華。教學中,我在教材編排的課后安排了延伸性實踐活動。我們可以選擇這些實踐活動拓展開來設計為“綜合性學習”,也可以根據教材特點自主設計綜合性學習活動。如在《倔強的小紅軍》的教學中,有的孩子提出紅軍為什么要走荒無人煙的草地?為什么他們不多準備一些糧食?說明孩子們對紅軍長征十分陌生,但有強烈的想要了解的愿望。我就鼓勵他們去查找相關的圖片、文章、書籍或上網查找相關資料,觀看《長征》故事片等。在實踐活動中,孩子們學會了收集、整理、加工資料的方法,也培養(yǎng)了閱讀能力、動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充分整合其他學科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提倡跨領域學習,與其他課程相配合”。語文課內容包羅萬象,和其他學科有著千萬縷關系。我們要善于溝通與整合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內容和形式,發(fā)揮整體協調提高的作用。這樣,孩子們通過自主學習活動,綜合性地學語文、用語文,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也激發(fā)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思品與社會中《我的一家人》的學習中有個活動“我的家庭小調查”,調查之后可以讓孩子們進行交流談感想,學習了課文《趙州橋》后,自己設計一座橋,畫一幅《我心中的橋》;這些學習活動涉及到諸多學科領域,包括了多種學習方式,豐富完善了孩子們的知識結構,達到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充分開發(fā)社會生活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
語文新課標提出了“語文課程資源”這一概念,語文教材僅僅是語文課程資源之一,就綜合性學習而言,更廣闊的資源還在社會生活當中。孩子們的生活就是重要的學習資源,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風俗民情、傳統(tǒng)文化、國內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都可能成為有益的學習資源。作為語文教師必須要有極強的資源意識,必須做教學和生活的有心人,關注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關注語文與兒童生活、社會生活的緊密聯系,鼓勵孩子走出學校小課堂,走進社會的大課堂。
1.結合孩子們的生活進行。
作為成年人,我們往往低估孩子們的知識和經驗,其實新時代的孩子們富于個性化的豐富生活經驗,奇異多彩的想法,出人意料的操作探索往往超出我們的預料。作為語文教師要樹立正確的課程資源觀,把孩子們作為一種綜合性學習資源,充分發(fā)揮孩子們的知識、經驗和能力開展綜合性學習。如低年級開展“有趣的名字”活動(拼讀名字——認讀名字——說說名字的含義……),中年級開展的“吹泡泡比賽”(探究什么樣的溶液泡泡吹得大、怎樣讓泡泡飛得高,玩中觀察,玩后說話、寫話);高年級開展的“上網利弊辯論會”(分正反方收集上網利弊材料,展開辯論引導孩子們預防網癮)等都緊密結合孩子們生活開展的綜合性學習??梢哉f孩子們在玩中就增長知識,提高了語文素養(yǎng),何樂而不為呢?
2.結合本土資源特點進行。
各地區(qū)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根據需要,利用當地、當時的課程資源,綜合性學習,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讓孩子們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感受一年四季變化的腳步?!肚镏琛纷尯⒆觽兛纯唇鹎镏?、聽聽豐收之歌、讀讀秋天的詩、畫畫秋天的景,開展秋游活動,舉辦落葉畫展,參加秋收勞動體會過去的喜悅,觀察瓜果市場感受秋的收獲?;顒又蠼涣鲄R報訓練口頭表達,習作練習訓練書面表達能力。
“生活的空間有多大,語文學習的空間就有多大”,綜合性學習的內容還有很多很多,只要符合小孩子們年齡特征,受孩子們所喜愛的并利于提高孩子們整體素質的,都可以供孩子們學習。我們每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應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去挖掘各類資源,將綜合性學習落到實處,為真正提高孩子們語文素養(yǎng)及其綜合素質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