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禮智
內容摘要:對于大部分同學來說,高校是他們接受體育教育的最后一個時期。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終身體育教育思想正在被更多的學生、教師所接受。我國也大力推進相關事業(yè)的發(fā)展。
關鍵詞:終身體育教育 思想 高校 體育教學改革
終身體育教育思想在社會各界開始大范圍傳播,傳統(tǒng)的高校體育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各界的殷切需求,以及新時代的新要求,必須進行改革。我國明確指出,要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的教育,并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技能與素養(yǎng)。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體育教師,必須改變以往不適用的教學方法,勇敢探索,努力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教育思想。
一.終身體育教育思想簡介
終身體育,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在一生之中都進行體育健康鍛煉以及接受相關體育教育和指導。其含義有兩層:一,從生命的開始到結束,學習體育知識技能,始終參與體育鍛煉,秉持終身體育理念,將體育鍛煉當作一生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二,在終身體育的指導下,把體育的系統(tǒng)化、整體化為目標,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不同時期,始終堅持參與體育鍛煉,不停學習體育知識。終身體育思想,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終身參與體育鍛煉,并且培養(yǎng)學生的相關意識和能力。這種思想認為,學校教育的最大作用是在有限度的教育階段里,培養(yǎng)學生能夠在各種境況之下獨立進行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并且取得更大的自我發(fā)展的能力。這就是授人以漁。高校階段,是學生接受體育教育的最高層次與最后階段,接受這個階段的體育教育,不僅是要鍛煉學生的體制,更是要教會學生以后該如何健康得生活,正確的鍛煉。這也是體育教育所能給學生的最大價值,與體育教育所能體現的社會價值,也是學校體育教育的長期發(fā)展目標和價值探索。充分利用學生在高校學習接受教育的機會,促進學生形成自學、自練、自控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轉變應付考試應付成績應付畢業(yè)的看法,改變對體育的觀念,使學生不局限于學校體育課堂,不局限于學校,要在整個人生中都能以一個積極、健康、良好的心態(tài)和體魄面對人生,為祖國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傳統(tǒng)高校有體育教學模式
在傳統(tǒng)的高校體育課程中,主要是以教授體育技能為主,以老師的教學學生的模仿為主。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教師,而相對忽視學生,比如過分強調老師如何教好,過分強調老師如何調動課堂,而沒有從學生角度入手,加強體育課堂的吸引力,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國家為了掌握學生的體質健康數據,每學期都進行的體質健康測試,也是一個同學們喜歡體育鍛煉,但是討厭體育鍛煉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進一步改變高校體育課的評價模式,以學生的健康快樂和強健體魄為目標,不局限于分數。改變上課模式,變成以學生的接受程度、學生與老師的互動為主。大力推動素質教育的擴展,不要以應試、分數為主。將素質教育、終身體育教育、健康生活的觀念確實落到實處,以此改進教學實踐。
三.改革高校體育教育,落實終身體育教育思想
1.推動理論研究,加強學生理論學習
體育課程,不應該是僅僅教授學生的體育技術、體育知識,為了推動學生建立培養(yǎng)起終身體育教育思想,在現有體育教育課堂內容的基礎上,還要增加人體知識,個人健康衛(wèi)生知識,個人保護急救知識,多領域體育學習等等內容。讓學生在開展下一階段的人生之前,不僅掌握了眾多的體育技能,還掌握了關于如何健康生活的重要知識與重要的體育理念,這對于學生以后的人生有重要作用。還要推動理論研究,改變以往以競技、成績?yōu)橹鞯慕虒W模式,以學生的觀念、興趣、體質為重,切實吸引學生,改變學生。
2.提高體育教師素質
體育教育改革,終身體育思想成果好壞與否,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水平。高校教師應當緊跟時勢,緊緊抓住學生,站在學科最前沿,不斷用心的知識填充教學課堂實踐,用科學的方法教導、吸引、啟示學生,做新時代受學生、學校、社會歡迎的人民教師。在思想上,要能守得住寂寞,忍得了辛苦,還要對終身體育教育思想有足夠清晰的認識,學校教學過程中遇到問題是很正常的,應當用正確的方法思路進行解決。其次,要提高教師自己的理論能力、教學能力。學生在變化,社會在變化,教學方法、教學理論不能一成不變,教師應該始終站在學科發(fā)展的最前沿。
3.加強終身體育教學
應當加大相關教材、器械的投入,在學校大力開展終身體育教學的各種實踐。學生在社會上很難再有相關的機會系統(tǒng)學習體育,在學校中也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堂教育,應在能夠利用的所有課余時間、課上時間,共同推進終身體育教學,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對于體育素質較好的同學,可以加強專業(yè)性的訓練,對于體育素質不好的同學,可以以增強體質,改善身體健康為主要目的。
終身體育觀念,對于學生一生的健康生活,高效工作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高校必須站在學生的角度,矢志不渝推進終身體育教育思想的普及以及高效體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趙日萍.論終身體育教育思想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承德職業(yè)學院學報,2007,01:23-25.
[2]袁俊.淺析終身體育教育思想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07:426-427.
(作者單位:四川工業(yè)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