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建杰
摘 要: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由于種種原因在固定的課堂教學時間里,留給學生自主研究和練習的時間極其有限。設計并運用“半成品作業(yè)”教學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回避學生個人進度差異問題,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掌握知識技能,很好的提高學生練習的效率。同時,“半成品作業(yè)”教學策略和其他任何一種教學策略一樣,有其優(yōu)勢但也存在弊端,如運用不恰當,反會成為影響學生發(fā)展的不利因素。對此,教師應進行積極的研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半成品作業(yè)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0-016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0.103
信息技術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實際的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中學教材非零起點,學生水平差異大;因?qū)W生的基礎不同、自身素質(zhì)的差異性帶給教師一定的教學難度;在固定的課堂教學時間里,教師的理論講解和技術演示占據(jù)很多時間,剩余時間極其有限,學生沒有充分的自主研究和練習的時間等問題是每位信息技術教師亟待解決的。因此設計并運用“半成品作業(yè)”教學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回避學生個人進度差異問題,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掌握知識技能,很好地提高教師講解的效率。學生在課堂中的練習也更有具有針對性,也能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
一、什么是“半成品作業(yè)”
“半成品”一詞是山東青州一中的王愛勝老師從工業(yè)半成品加工借用的詞匯,該教學法核心為師生提供一些“待完成的教學模具作品”,旨在提供一種真實的問題解決環(huán)境,學生在“半成品作業(yè)”的基礎上練習,最終完成“成品”,達到學習目標。利用好“半成品作業(yè)”,可以很好地保證新知識與上一堂課知識點的銜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當堂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不會因為自己作業(yè)進度的滯后影響新課程的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積極性,從而形成高效的教學課堂。
二、“半成品作業(yè)”的設計原則
(一)層次性
每個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學習程度是不同的,針對這一差異,教師在設計“半成品作業(yè)”時,應體現(xiàn)層次性。例如,設計基礎類和提高類作業(yè),技術“留白”各有側(cè)重。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任務完成。
(二)示范性
“半成品作業(yè)”由教師提供。它不僅是學生進行練習、再加工的素材,更是一種范例作品。它體現(xiàn)著教師的智慧、教師的匠心、教師的審美,需要教師在課前依據(jù)學生基礎和教學內(nèi)容特點精心準備。學生要能夠通過“半成品作業(yè)”快速掌握操作要點,更能在耳濡目染中體會作品中傳達的美感。
(三)趣味性
為了能更好地將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半成品作業(yè)”中的素材、內(nèi)容也需認真選擇。如選擇與學生生活、興趣愛好相關的。例如,在學習電子表格數(shù)據(jù)計算時,教師有意將準備好的“半成品作業(yè)”,一張成績表中學生的名字換成學生喜歡的歌手、演員的名字。學生會覺得很有趣,馬上投入到給明星計算學習成績、排名次的活動當中。
三、“半成品作業(yè)”的優(yōu)勢與弊端
在實際運用中,我也體驗到“半成品作業(yè)”教學策略和其他任何一種教學策略一樣,有其優(yōu)勢但也存在弊端,如果運用不恰當,反會成為影響學生發(fā)展的不利因素,下面提出幾點看法:
(一)優(yōu)勢
首先,“半成品作業(yè)”有利于幫助教師解決學生基礎差異的問題,讓全體學生在相同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練習更有針對性,有助于學生達到本堂課的學習目標。其次,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因為是“半成品”,學生甚至可以不用掌握之前的知識技能就可以完成當堂課的任務,特別是對基礎弱、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他們可以和其他同學一樣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更容易體會到成功,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二)弊端
首先,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在講授Word、PPT制作電子報刊相關內(nèi)容時,課題組成員嘗試將制作好的“半成品作業(yè)”交給學生,讓學生完成其余部分的制作,當堂課的教學效果不錯,但從整體作品的設計制作來看,限制作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的“半成品作業(yè)”已將很多元素排列放到位,學生限在定勢思維里很少再將“半成品作業(yè)”里的元素進行改動,只是完成接下來要完成的任務。其次,不利于提高學生整體問題的解決能力。學生很容易對“半成品作業(yè)”形成依賴,沒有半成品,學生就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在教學實踐中,部分學生會因為沒有“半成品作業(yè)”而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
四、“半成品作業(yè)”的有效運用
總體來講,“半成品作業(yè)”適用于學生基礎較弱與初學者??梢宰尳档蛯W習難度,提高學生成就感,讓他們迅速適應新知識的學習。對能力較強、基礎好的學生還是提倡自己獨立完成創(chuàng)新性作品。
我在實踐教學中針對“半成品加工”的有效策略也進行了嘗試。例如,教學七年級信息技術下冊第一單元“一目了然的統(tǒng)計圖表”(甘肅教育出版社)一課,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本課教學重點在于如何選擇數(shù)據(jù)區(qū)域創(chuàng)建不同種類的圖表。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對于第一個上課的班級,我直接布置任務:按照課本例子創(chuàng)建表格,再創(chuàng)建圖表。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因?qū)W生能力差異,一部分同學整節(jié)課都在創(chuàng)建數(shù)據(jù)表格,對于創(chuàng)建圖表的學習任務根本沒有時間完成。在第二次課堂教學中,我吸取前一節(jié)課的教訓,提前制作好數(shù)據(jù)表格,在練習時將“半成品作業(yè)”發(fā)送給學生,學生的任務就是按照建立圖表的一般步驟完成圖表創(chuàng)建。一節(jié)課下來,基本上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任務,而且學有余力的學生完成了拓展部分的學習。創(chuàng)建表格雖是之前的學習內(nèi)容,學生本該掌握,但因個體差異、課后實踐條件的限制,掌握參差不齊。因此將之前的學習內(nèi)容事先以“半成品作業(yè)”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不受技術限制,體驗實踐知識要點,通過自己的加工創(chuàng)造在實踐中獲得了創(chuàng)作的成就感,也不會因之前知識的掌握而影響本節(jié)課的學習。
由于能力所限,我對“半成品作業(yè)”的理解、運用仍不夠深入和全面,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但不能否認的是“半成品作業(yè)”的確給信息技術課堂帶來了更多的活力,同時也對教師專業(yè)水平和創(chuàng)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為一線教師必須結合自己的實際課程去組織實施,要勤于反思自己的教學,善于觀察學生的課堂行為并給予正確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半成品作業(yè)”的作用,促進信息技術課堂的長足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辛瑾.信息技術教學中“半成品加工”策略的運用技巧[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4(16):40-41.
[2] 劉佳佳.半成品加工策略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新課程學習(上),2013(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