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玉翠
近年來,隨著高校的擴招,“普高熱”的升溫。進入中專學校的生源質量大幅度下降。所以對教育教學尤其是課堂教學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顯得十分重視。而中專教育教學是培養(yǎng)特色化人才,對理論知識強調“必需、夠用”。因此,我們要不斷創(chuàng)新中專生物課堂教學方法,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大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愛好,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一、中專課堂教學學生學習心理分析
中專生物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教學活動中上好本門課程,對于促進其他科目的教學質量,提高整個中專的教學水平十分重要。但是在教學活動中,生物課堂往往被很多學生忽視,學生學習興趣提不起來,如果教學方法不妥當,教學活動顯得十分被動,教學質量使得其反。根據本人的教學觀察,中專生物課堂教學學生學習主要表現(xiàn)以下方面的心理特征。
(一)盲目性。進入校門,不是為了學習,或者進入校門不知道自己怎么該學習,這個心態(tài)在中職學生中普遍存在,有些學生讀中職,是不想太早就業(yè),有些呢,則是覺得在家里自己一個人也不好玩,因此,要是你想學生來學校是很容易的,但是想他真的學到一點知識卻是有難度的,因為,他們中間有部分人有沒有任何學習目標,就更別說什么進取心了。
(二)偏離性。在中專生物課堂中,許多學生與教師沒有形成有效的互動,學生學習思維與教師講解存在較大的偏離,課堂教學氣氛不濃,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缺乏,這主要是生物課程沒有完全得到學生的接受和理解,加之受教學活動乏味、枯燥的影響,學生容易形成惰性,不善于思考。
(三)積極性。由于基礎差,從小到大多數都是從初中或者高小開始,中專學校學生在學習上的挫敗感非常強烈,在這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由于沒有正確的引導,甚至還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響,學生漸漸地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很多學生之所以坐在教室里,都不是因為自己想要來到學校,或是喜愛這個專業(yè),多數都是家長要求孩子來學校,沒有學習的興趣,后面的學習就成為了難題。教師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變得很難。
二、充分利用多種形式,大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愛好
(一)善于抓住學生心理動向
中專生物課堂,主動觀察和掌握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心對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十分重要,只有真正掌握學生的學習心理才能對癥下藥,及時校正教學模式。如果抓不住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征,得到滿意的教學課堂質量那就是事倍功半了。在生物課堂中我們要以現(xiàn)代教育學、心理學以及哲學的觀點和方法運用教學活動,觀察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征。重點觀察一是學生的學習反應,看學生學習反映是什么,是不是很強烈,從而得知學生學習興趣濃不濃的問題;二是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看學生態(tài)度是好還是壞,是端正還是回避,從而得知學生愿學還是厭學的問題;三是學生的學習情緒,看學生情緒是低迷還是高漲,是主動還是被動,從而得知學生學習積極性高不高的問題。其次,要善于與學生溝通,主動與學生形成有效互動,真正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愿望和需求,掌握學生學習方式。通過全面的了解和抓住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拋棄陳舊觀念,樹立教學信心和決心。特別是要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生,采取分類指導、個別對待、整體發(fā)展的原則,加強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不斷活躍氣氛,增強課堂互動。要結合新課改的要求,以學生為立足點,以教材為核心,用情感式教學、引導式教學、跟蹤式教學等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教學要求,積極鼓勵學生學習,使生物課堂教學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無不證明,一堂好的課堂教學活動歸功于教學設計,只有精心設計教學課堂才能吸引學生,得到學生青睞,教學活動才能豐富活躍。因為教學的任務是在于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學會觀察、思考以及解答問題的方法,引導他們在自主探索和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識與技能,獲得廣泛的經驗。一是精心設計課外知識。生物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與醫(yī)學關系最為密切,而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的內容很多。在教學中,我們以教材為背景適當引入一些課外知識,特別是對于理論知識單調而枯燥的課堂要介紹一些讓學生喜聞樂見的知識,做到寓教于樂。對課外知識的引入,能拓寬學生的認識和思維空間,而且能解決教學中的難題,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用于實踐。二是精心設計重點、難點問題。上好一堂課關鍵是怎樣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問題,并讓這種教學方法成為整堂課的亮點。如在 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融會貫通,把難題簡單化。三是精心設計教學引言。設計精妙的教學引言,可以在第一時間抓住讀者的視覺,引發(fā)好奇心,激發(fā)求知欲,誘發(fā)思維動機,使其產生“愿知其詳”的強烈愿望。因此,我們要利用學生好奇心、求知欲強的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來引入新課。如在復習提問的基礎上設計一個承上啟下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從疑問中引出下節(jié)的知識點,這樣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能使學生產生獲得新知識的迫切心愿。同時,也可從日常比較常見、但又不太引起注意的現(xiàn)象談起,引出課題。不管哪種方法設計引言,引言都要富有感染力,能先聲奪人,能牽引整個教學過程順利進行。四是精心設計語言。教學語言是教師在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過程中使用的語言,它是教師傳遞教學信息的媒體,是一種專門行業(yè)的工作用語。教學語言具有知識性、趣味性、激勵性和凝煉性等特征,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精心設計教學語言,不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在語言設計上還要注意肢體語言,如在課堂提問時,如學生不能回答,可以采用肢體語言來提示,這樣能使他們從剛才沮喪的心情一下子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對正確回答問題的同學同時給予一個肯定的手勢,就會讓他們有了成就感;對于上課不專心的同學只需要給他一個眼神,都比點名批評的效果更好。因此,只有設計好每堂課的課堂教學語言,才有可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依靠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手段
多媒體是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根本體現(xiàn),運用多媒體教學會產生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的效果?,F(xiàn)代教學媒體在教學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傳統(tǒng)教學媒體所無法比擬的,它不僅增大教學容量,還開闊了學生視野,使教學中“靜”變成了“動”。這樣容易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大量使用多媒體,能使學生易懂,使自己課堂更精彩、更生動、更能為學生所接受。
(四)積極開展課外教學活動
開展課外實踐教學是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經常性開展課外實踐可以使學生拓展視野,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特長,有利于思想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在內容選擇上,要根據教材背景,結合實際、社會發(fā)展、學生特點和學校師資及物質條件等,對醫(yī)學方面案例進行分析,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主動性和自覺性。
總之,生物課堂教學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摸索和改進,才能找出有效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活動才會豐富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才能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賀玉坤 《當前中專學生的特點及教育對策》職業(yè)技術月刊2006(6)105
[2]李際珍 《淺淡生物教學中的導入》 《中學生物教學》2000年第5期 初中生物科論文
[3]黎杏新.新課程初中生物教學優(yōu)化設計的若干心得[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