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朋
摘 要 大數據分析技術精準識別貧困生,是學生資助工作的基礎,構建以大數據為基礎的貧困生認定體系,建立貧困生動態(tài)檔案,能夠解決目前貧困生認定標準不合理,加強對受助學生的后續(xù)跟蹤和管理,對強化發(fā)展性資助育人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大數據 學生資助 機制創(chuàng)新
Abstract Large data is the basis for the work of student financial assistance, which could identify poor student accurately. Constructing an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a dynamic file of poor students based on large data could solve the problem that standard is unreasonable for poverty. It's very important for strengthening recipient student follow-up, manag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unding education.
Keywords large data; student financial assistance; innovation of institution
大數據技術,是指從現有的零散的各種類型的數據資源中,通過整合分析,獲得有應用價值的數據信息并加以應用的技術。它是通過數據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給決策者提供可靠數據依據的一種方式,具有海量的數據規(guī)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和價值密度低等特征。①電子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大數據時代,大數據給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應用價值。高校資助工作要應對大數據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進一步強化大數據意識,構建大數據平臺,加強數據處理的能力,完善保障制度,維護信息安全。在大數據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推進高校資助工作,創(chuàng)新資助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提高資助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高效性,以更好地發(fā)揮資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大數據時代,海量的數據信息提供了更精準的決策依據,因此傳統(tǒng)的數據庫組織架構和信息服務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大數據成為信息技術改革發(fā)展的必由之路。運用多元化的信息手段對受資助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分析,能夠迅速精準地綜合各項申請條件使學生資助工作開展和落實具有更積極的指導作用和教育意義。貧困生的認定是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的基礎,也是資助工作順利開展的重點和難點,大數據時代給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好的方法,學生資助部門可以實踐運用大數據對貧困生的認定和后續(xù)監(jiān)督管理進行可靠性分析。
1 高校學生資助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貧困生認定標準不夠合理
貧困生認定是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的基礎性工作。關于貧困生認定的標準,高校學生手冊上都有明文規(guī)定,是指學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籌集到的資金在扣除基本生活費后,不足以支付其在校學習期間的學費、住宿費和國家規(guī)定應該由學生繳納的費用的。②這樣的標準不夠明確。而且規(guī)定貧困生的比例原則上不超過學生總人數的35%,一方面,高校的學費高昂,不管是農民家庭還是普通的工薪家庭,培養(yǎng)一個大學生的費用都占用了整個家庭開支的重頭,基于此考慮,國家提高貧困生資助的額度和比例是必要的。另一方面,“不患寡而患不均”,受資助人數比例提高以后,如果貧困和不貧困沒有明確的界定標準,學生之間會出現爭相“比窮”的現象。即使已經確定為貧困學生,這樣模糊的概念會使得貧困的等級認定會存在分歧。如果這些基礎性的工作做不到位,會使資助工作失去原本的對學生的資助和教育雙重意義。
傳統(tǒng)的貧困生認定,經過學生申請,提交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校院年級班級四個層面成立貧困生認定小組,根據學生提交的困難申請理由,日常消費表現,經小組評議確定貧困生的名單以及困難等級,并進行班級,學院,學校三個層面的公示。③這種繁瑣的方式能夠較為全面的了解學生情況,但并不一定能保證在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公平公正,因為學生之間的了解也是有差別的,這種差別表現在:學生本人對其家庭困難情況的描述不夠客觀,日常消費表現比較籠統(tǒng),小組評議有親疏關系之差別,比如寢室內部,寢室之間,男女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親疏關系也會導致評選結果的不公平。因此貧困認定小組,對學生的了解以及反饋的日常消費狀況,等主觀因素直接影響評選結果,尤其是經濟困難與生活簡樸二者間包含和非等價關系。同時,學生的日常外在表現和消費并不能完全代表學生的實際家庭情況,例如在評比中,會考慮學生的日常奢侈品的使用,如果對于擁有筆記本電腦和高檔手機的同學,不允許其參加貧困生的認定,會導致對個別同學不公平。如有同學因為考研的需要,參加比較貴的考研輔導班,如果以這個原因為理由取消其貧困生的資格也不合適。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工作者、學生干部、學生代表均做了大量的工作,即使這樣也可能會有部分自尊心強,性格內向,不愿意表露自己的同學失去受資助的機會。因此,結果可能是一些人渾水摸魚,另一些人無法得到應得的救濟。
1.2 資助到位后的跟蹤管理
目前為止,整個學生資助的最終結果是,評選出貧困生,把資助的款項發(fā)到貧困生的銀行卡上,工作看似到此結束了。實際上,從資助育人的角度來講,這個工作才僅僅是個開始。所以,學生獲資助后的具體表現和資金的運用情況,需要進一步的跟蹤調查,如果能運用大數據對其各方面情況進行分析,對后續(xù)工作會有更好的指導意義。同時,對學生日常行為的考察,工作學習情況的監(jiān)督,有利于貧困生自覺努力追求上進。對資助學生的后期跟蹤管理不到位,無法確保資助的資金是否真正用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例如有些學生可能存在隱性高消費等,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不利于貧困生的后期成長。
2 大數據對學生資助工作的有利方面
學生資助工作,是高校的重點工作。怎么能夠做到公平公正,工作精準,大數據為此提供了準確的數據支持。因此高校應該重視在學生資助工作中應用大數據分析實施貧困生精準資助的對策,充分發(fā)揮大數據的準確依據,精準識別貧困生,必將給高校的學生資助工作帶來有利的一面。
2.1 建立多維度的貧困生認定體系
貧困生認定是學生資助工作的前提,要保證公平公正,需要輔導員和學生干部投入大量瑣碎的工作。利用大數據搭建學生資助的信息平臺,將貧困生的有關數據信息整合,新生入學初始,建立維護和完善學生的電子檔案信息,包括生源地民政部門信息(可采集家庭經濟收入來源、家庭支出及負擔、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等),教務信息(包括學生的在校日常表現、例如日??记诩罢埣贁祿?、成績信息、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獲獎信息等),一卡通消費(包括圖書館的門禁系統(tǒng)、食堂的消費記錄等),手機消費記錄,甚至銀行卡消費記錄(涉及學生個人隱私的,需要征得學生的同意)等。這些數據可以為有針對性地開展貧困生認定工作提供依據,為貧困生的資助育人提供支撐,為貧困生的管理和監(jiān)督提供借鑒。利用大數據分析學生的生活(例如手機消費),學習(圖書館門禁系統(tǒng)),食堂消費等情況,可以成為貧困認定工作的有利證據和有益補充。
2.2 構建貧困生動態(tài)數據庫
按照學生手冊的要求,每年9月開學初,都會對貧困生檔案進行重建及整理。因為貧困生的數據是在變化著的,有可能在某一時間段,學生的家庭發(fā)生重大變故,所以,實時跟蹤和對比數據的變化,可以及時對貧困生的人員名單做出調整。從班級年級以及院校四個方面進行動態(tài)維護,所以貧困生動態(tài)數據庫能夠及時更新,是資助工作開展的有力保障。
2.3 發(fā)揮大數據作用,創(chuàng)新精準扶貧方法
大數據能夠深入挖掘貧困生數據,將對貧困生的幫扶不僅僅停留在經濟上的幫扶,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促進貧困生身心全面發(fā)展。建立精準學生資助工作機制,精準識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群體,開展針對性資助有助于高校提高學生資助工作水平。大數據分析是對傳統(tǒng)貧困生認定的有益補充,對于遠遠高出貧困消費人群的貧困生,可以通過約談,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否則就視為取消或者降低貧困等級。發(fā)揮對資助機制的監(jiān)督管理作用。大數據能夠解決當前貧困生認定存在的主觀性問題。它能夠根據數據自動識別資助對象,減少貧困生認定過程中的人為因素影響,對家庭經濟真正困難的學生開展針對性資助,提高資助的準確性和實效性,實現資助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
2.4 建設貧困生發(fā)展性資助體系④
對資助資金到位后的受助學生的后續(xù)跟蹤、榜樣示范宣傳教育,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貧困生的示范帶頭作用;加強對貧困生的誠信教育。所謂的發(fā)展性資助,是要從長遠來發(fā)揮資助的育人功能,不能僅僅是解決貧困生的吃飯和上學問題,而是要讓貧困生能夠從資助中獲得更多的成長,心懷感恩,誠信做人,成人成才。
3 大數據時代進創(chuàng)新學生資助工作方式案例
3.1 “暖心飯卡”項目
南京理工大學的“暖心飯卡”項目,是通過校園卡消費記錄的數據分析,將每月在食堂吃飯超過60頓,且一個月總消費不到420元的學生,列為重點受資助對象,通過輔導員進一步了解和確認該生的困難情況,直接將補貼款打入學生的飯卡,整個過程都是在學生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受資助的學生無需申請,不用審核,甚至在收到補貼款前,學生并不知情。⑤
“暖心飯卡”項目有兩大有點,一是采取大數據分析手段,充分發(fā)揮學生消費信息的作用,對需要資助、需要補貼的貧困生進行精準定位,避免以往貧困生認定時的繁瑣環(huán)節(jié)和人為因素導致的誤差;二是能夠切實保護貧困生的隱私權,讓貧困生在獲得資助的同時,感受到來自受助方的關愛和尊嚴?!芭娘埧ā表椖康牡谝稽c,就是大數據在貧困生資助工作中應用的很好的范例。當然,相比較貧困演講,這的確保護了貧困生的隱私,但是,謹慎起見,還需要輔導員及貧困生認定小組的成員對其貧困情況進行再次確認,并在適當的范圍內,對獲得資助的學生名單,受助金額進行公示,否則會導致信息的不公開不透明,一方面會導致腐敗,另一方面會讓資助的公開透明度降低。
3.2 手機話費“甄別”偽貧困生。⑥
“精準識別是精準扶貧的前提和基礎?!蹦壳?,很多高校都是把學生交上來的由家鄉(xiāng)所在地鄉(xiāng)鎮(zhèn)或街道民政部門出具的貧困證明作為貧困生認定的主要依據,但由于涉及范圍廣、申請人員數量大、在貧困證明上監(jiān)管難度大,這樣會導致貧困資格認定的時候會摻入一些非真正貧困的學生。貧困生手機消費調查是江蘇大學貧困生資格再認定工作的深入支持。學校會根據電話消費清單提出初審參考意見,然后根據貧困生所在學院的表現,經過調查、約談和群訪后出具的具體處理結果,決定會不會降級或取消貧困生資格。
總之,在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日漸提高和投入空前加大的條件下,國家對貧困學生的資助力度也在不斷提高,通過獎勤助貸補減免等方式,不讓一個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問題而上不起學,那么如何定義學生的家庭是否貧困,如何定義貧困的等級,是在學生資助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L芑鶼钅浚喊不帳?016年度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點項目,“互聯(lián)網+”大學生管理平臺的設計與應用研究(SK2016A0800) (下轉第185頁)(上接第172頁)
注釋
① 大數據(巨量數據集合(IT行業(yè)術語)),【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yV8P7CLRbNUhAQkTXbfln6EWKxmkANsvBL5NR4-CcJUMarYm53MPRnH07lFNO1hAPL_7m6IhffnbcbcFfYoSEIZur1aEB40Vdw-EoNXPMahXGI_acV5nMeUXKc63kQsK2rnsW2LoqIxxdL-IPX4HTqxYk1bkXH5PIAcsWSJMzf3l3fEUKgp_KMrMRCEzFPHNK8b1YMzg9PqH4eGSbXeWpK.
② 聶志平.淺議高校貧困生的認定[J].群文天地,2011(24).
③ 田超.高校貧困生認定工作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3.
④ 王東紅.大數據時代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的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4 (35).
⑤ 南京一高校默默為貧困生充飯卡,先通過大數據分析 http://news.ycwb.com/2016-03/25/content_21656363.htm.
⑥ 江蘇大學:依話費大數據撤銷貧困生資格_中國教育裝備采購網http://www.caigou.com.cn/news/20160509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