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仕鋒
【摘 要】目的:對PBL教學法在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和探討。方法:將100例在2015年3月-2016年5月期間與我院心內科實習的實習生隨機分為兩組,在臨床實習教學中,給予觀察組PBL教學法,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教學法,比較兩組實習生的教學效果。結果:相較于對照組實習生,觀察組實習生教學后的理論成績、綜合能力成績更高[(92.34±6.05)分 vs (81.69±7.23)分、(94.52±5.00)分 vs (83.67±5.29)分,P<0.05];教學效果評價以及教學滿意度也更高(98.00% vs 76.00%,P<0.05)。結論:PBL教學法的應用,能夠顯著改善臨床實習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滿意度,值得推薦和使用。
【關鍵詞】PBL教學法;臨床;實習教學;應用效果
PBL教學法通過將學生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的方式,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獨立性,是優(yōu)化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1]。本研究以我院的部分心內科實習生為對象,分析探討了PBL教學法的臨床實習教學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100例心內科實習生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0例,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齡(23.7±2.6)歲;對照組50例,男21例,女29例,平均年齡(23.4±2.3)歲。兩組實習生性別、年齡、入學成績等常規(guī)信息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傳統(tǒng)教學法的教學,即在老師的帶領下組織學生完成查房、查體等工作,然后常規(guī)講解知識點以及相關注意事項。
對照組接受PBL教學法的教學,具體如下:① 將學生分為5組,每組10人,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相關的信息搜索以及問題討論等工作。② 課前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采取問題導向的教學方式,從醫(yī)院具體病例出發(fā),向學生提出3-4個具體問題并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同時鼓勵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積極發(fā)現(xiàn)相關新問題。③ 上課前的10-20min,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臨床問題進行信息交流,提出解決方案、做好發(fā)言準備。④ 教學課程中,教師合理平衡時間與發(fā)言順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發(fā)言完畢后,要求小組進行相互點評,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回答疑難問題,幫助學生實現(xiàn)學習目標[2]。
1.3觀察指標
分別于教學實施前后對實習生進行考核,考核內容包括心內科基礎理論測試以及臨床綜合能力兩部分,心內科基礎理論測試部分的考核采取作答問卷的形式,由本科專門的臨床教學教師命題,試卷總分100分,得分越高,則該生學習效果越好;綜合能力考核部分采取實驗操作的形式,內容包括病史采集、病情診斷、治療方案設計、溝通能力等,總分100分,由帶教老師主持進行和評分[3]。向實習生發(fā)放本院自制的教學效果評價問卷,問卷包括興趣提高、溝通能力提升、知識運用能力提升以及實踐能力提升等內容。采用無記名填寫量表的方式進行教學滿意度調查,量表總分100分,根據實習生得分情況將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3個等級,計算實習生總滿意率。
1.4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0分析數(shù)據,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分別用(x±s)、(%)的形式表示,并使用t、進行組間檢查,當P<0.05時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教學前后兩組實習生考試成績變化比較
教學前,兩組實習生的理論成績和綜合能力成績均較低(P>0.05);教學后,兩組實習生各項成績明顯提升,顯著區(qū)別于本組教學前(P<0.05),且觀察組實習生提升幅度較對照組實習生更大(P<0.05)。詳見表1。
2.2兩組實習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
在對教學效果的評價的比較中,觀察組實習生認為自己學習興趣、溝通能力以及實踐操作等能力得到提升的人數(shù)顯著多于對照組實習生(P<0.05)。具體見表2。
2.3兩組實習生比較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實習生實習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實習生(P<0.05)。詳見表3。
3討論
PBL教學法最早于上世紀80年代末引入我國醫(yī)學教育,PBL教學法作為一個綜合、動態(tài)的教學過程,強調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突出學生的主體體位,要求帶教老師運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信息知識空白點,進而實現(xiàn)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相互協(xié)作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該教學方法適應了新世紀醫(yī)護人才的培養(yǎng)宗旨,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的向臨床工作者轉變[4]。
研究指出[5],相較于接受傳統(tǒng)教學方法培養(yǎng)的學生,接受PBL教學培養(yǎng)的學生往往具有更強的獨立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基礎理論更扎實,同時臨床操作技能以及臨床綜合工作能力也更突出,在實踐中通常能夠更快地適應工作需要。本次研究數(shù)據也顯示,接受PBL教學的觀察組實習生教學后的理論成績、綜合能力成績均顯著高于接受傳統(tǒng)教學的對照組實習生(P<0.05);此外,在教學效果評價以及教學滿意度的比較上,觀察組實習生也呈現(xiàn)出明顯優(yōu)勢,相較于對照組實習生,觀察組實習生認為自我學習興趣、能力得到提升的比例更大,對教學效果的總滿意率更高(P<0.05)。分析原因,可能主要與PBL教學法能夠進一步增強實習生學習責任感、提高學習動力有關,PBL教學法使學生帶著問題有的放矢學習的方式,一方面鍛煉了學生查閱資料、邏輯推理、歸納總結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很好的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十分突出的作用。為此,筆者建議在今后的臨床實習教學中,帶教老師應當積極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學習而不是催促學生學習;同時,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真正落實系統(tǒng)學習,打造創(chuàng)造型、實用型的醫(yī)學人才,確保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
綜上所述,PBL教學法在臨床實習教學中有著突出的應用價值,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滿意度的提高均有著積極作用,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陶春牡,徐麗芳,吳玲玉等.PBL教學法在臨床實習教學中的實踐[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1,09(12):43-44.
[2]謝瑛,劉惠林.改良PBL教學方法在康復治療學專業(yè)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5,30(12):1272-1274.
[3]杜曉麗.探討PBL與CBL教學法在臨床實習教學中的聯(lián)合應用效果[J].護理學報,2015,21(12):14-16.
[4]葛智成,李申,屈翔等.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聯(lián)合循證醫(yī)學在普外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探索[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2,7(5):512-515.
[5]劉昱江,鄧剛,閆生亮等.PBL教學模式在骨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哈爾濱醫(yī)藥,2013,33(2):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