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較為缺乏。為此,筆者開展評判性閱讀教學的嘗試,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的突顯出來,使他們能夠成為一個有判斷力的讀者。下文就對開展評判性閱讀教學的步驟以及教學策略進行探討,對開展評判性閱讀教學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評判性閱讀教學;判斷力;初中英語
現(xiàn)如今,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學生僅僅是被動的接受教師講述的知識點,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教師較為依賴,這樣就導致在進行英語閱讀學習時,他們的思維層次較為淺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要求初中教師不斷的改進英語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去主動的參與到英語閱讀之中。而開展評判性閱讀教學能夠更好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成為一個具有判斷力的讀者。
一、評判性閱讀教學的主要概念
所謂評判性閱讀教學,主要是指學生在閱讀中評價以及推斷,并且根據(jù)事實論據(jù)得出相應的結論。在國外,該閱讀教學法非常流行,它所遵循的是元認知的閱讀觀。傳統(tǒng)的閱讀觀是一種自上而下的閱讀,是一種基于語言的閱讀;認知的閱讀觀則不同,它是一種自上而下的閱讀,是基于知識的閱讀;而元認知閱讀觀與這兩者都不同,它本質上是讀者對自身閱讀的調(diào)節(jié),它認為,閱讀是讀者對自身的閱讀進行監(jiān)測以及控制的循環(huán)過程。它所強調(diào)的是在閱讀過程中,讀者的自我意識以及自我控制。元認知的閱讀觀認為,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僅僅是對信息以及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被動的理解,而是要主動的參與到閱讀之中,要采用各種閱讀策略來進行閱讀。而且要通過與文章作者的不斷“對話”,積極的構建知識,以形成自己的觀點以及看法,形成一個具有判斷力的讀者。
在評判性閱讀教學中,其本質特征就是學生的主體參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新課程標準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將新課改的“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進行有效的貫徹實施。評判性閱讀教學對學生的“學”要更為注重,不再將教師的“教”作為教學的重點。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僅僅是學生的輔助者以及引導者。該教學方式倡導的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在閱讀過程中,不再讓學生機械、被動的去記憶,而是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進過思考探究,分析評價,改變以往被動的信息接收,逐漸變?yōu)榉e極主動的讀者,變?yōu)橐粋€具有判斷力的讀者。
在該閱讀教學中,除了運用以下幾種常規(guī)的閱讀策略來對信息進行梳理,第一,略讀、第二,掃讀,來更好的理解大意之外,還需要運用其他策略來進行閱讀。較為常用的有以下幾種:①預覽、②分析、③提問、④猜測、⑤評價等等。這些策略相輔相成,促使整個閱讀過程變?yōu)橐环N開放的、動態(tài)的過程。
二、開展評判性閱讀教學的嘗試
1.評判性閱讀教學的過程
(1)讀前。在讀前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激發(fā)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要激發(fā)他們對文章主題的體驗,要使學生處于一個熱情高漲的狀態(tài),為接下來的閱讀做好準備。在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大多采用介紹文章內(nèi)容的方法來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大意,學生很少主動參與到閱讀教學之中,因此所取得的教學效果也不夠理想。在評判性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打破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法,不能夠一味的對閱讀文章內(nèi)容進行翻譯講述,而是要采用其他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引導他們主動的參與到閱讀教學中。如,在九年級上冊中,有一篇關于好萊塢明星奧黛麗·赫本的閱讀文章。在讀前環(huán)節(jié),筆者讓學生對該文章進行大致的瀏覽,并讓他們結合對該明星的了解,來對文章的大概意思進行猜測。在一開始,學生僅僅是泛泛而談,缺少一些有新意的觀點。于是,筆者就引導學生,讓他們圍繞文章的一些細節(jié)來捕捉信息,如根據(jù)文章的出處、段落首句,根據(jù)作者的觀點等。最后學生在點撥之下,學生紛紛發(fā)言,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進行闡述,由此,閱讀興趣被調(diào)動起來。
(2)讀中。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引導,要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閱讀之中,要讓他們通過與作者的對話,構建出新的知識框架,繼而對文章的內(nèi)容形成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采用多張閱讀策略來對文章進行閱讀。
在閱讀學習中,注釋是一個使用頻率較高的策略,對于一些不理解的內(nèi)容或者是單詞,學生進行邊讀邊標注,并且將自己的想法或者評價寫在文章的空白處,為后面的閱讀做好準備。此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提問是一種較好的閱讀策略,分為以下三個層面:第一,提問自己、第二,提問作者、第三,提問文章。如,在對Colours and Moods這篇閱讀文章進行講解時,運用提問的策略來進行閱讀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引導學生對自己進行提問,例如,我對冷色調(diào)有著什么樣的感覺?在文章中曾提到,冷色調(diào)能夠讓人很快的平靜下來,那么是否我也有這種感覺?在“提問作者”時,筆者讓學生圍繞作者的觀點來進行探討,如作者認為,冷色調(diào)能夠讓人平靜,并且提出疑問,是所有的冷色調(diào)都能夠讓人平靜下來嗎?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將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激發(fā)出來。這樣一方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時的枯燥乏味的教學,使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閱讀之中。
(3)讀后。讀后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對文章進行全面的評價。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的評價能力較弱,而且他們的評價意識也不強,他們往往屈服與教材的權威,不敢對文章進行質疑與評價。
在該閱讀教學模式中,教師要讓學生產(chǎn)生質疑意識,要讓學生認識到大多數(shù)作者都會存在一定的個人偏見,也會在不同的程度上過濾事實,所以可以進行大膽的質疑,并且對文章予以自己的評價,要將自己的想法與看法勇敢的表達出來。評價可以針對文章的觀點是否正確科學,所列舉的事實是否可信,或者所列舉的事實是否與主題觀點相聯(lián)系等。也可以針對文章的細節(jié)進行評判,如,遣詞造句是否合理,標點符號的運用是否正確等等。當學生表達了觀點之后,教師可以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促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三、開展評判性閱讀教學的思考
第一,要讓學生正確理解評判性閱讀的這一概念。有些學生會產(chǎn)生一種誤解,認為評判性閱讀就是讓他們對文章挑錯,所以在閱讀文章時會對文章的每一個細節(jié)進行質疑。其實,在閱讀過程中,同意作者的觀點以及反對他們的觀點都一樣重要,一個具有較強判斷力的讀者應該善于質疑,但是也要樂于接受他人的觀點。所以,教師要讓學生正確的理解這一教學方法,要不盲從,有自己的主見。
第二,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營造一個民主的課堂氛圍,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主動參與閱讀學習中,要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而如果學生的觀點顯得比較幼稚時,或者是所表達的觀點錯誤時,教師也不應該進行全盤的否定,更不能嘲笑他們,而是對他們進行鼓勵,再指出他們的不足。
四、結語
綜上,評判性閱讀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對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應該予以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李苓.基于評判性閱讀技能培養(yǎng)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以Go For It八上Unit4Period4ReadingWhosGotTalent?為例[J].校園英語,2016,27:146-147.
[2]榮志強.高中生英語批判性閱讀能力培養(yǎng)實證研究[D].吉林師范大學,2014.
[3]李卓.批判性閱讀策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3:92-94.
作者簡介:
歐學忠(1980~),男,福建邵武人,福建省邵武市明鴻中學教師,主要從事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