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運鵬+徐魯強+屈娜
(西南科技大學,四川 綿陽 621000)
摘 要:通過調查訪問,針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錄制微課程,利用移動學習輔助高校翻轉課堂的課前學習,提升翻轉課堂課上效率,鞏固學生課后對知識的理解,對于高校課堂學習模式的革新,具有借鑒意義。基于移動學習平臺在高校翻轉課堂進行實踐研究,以問卷調查和考核成績反饋學生對該模式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效果,分析模式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以期對相關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校課堂;微課程;移動學習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7)06-0041-03
目前,移動終端得到廣泛應用,高校學生對智能手機的持有率進一步提高,為移動學習的廣泛開展提供了便利,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對時間、地點、環(huán)境的限制,為學習者構建出更加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同時為翻轉教學模式的有效實行提供了有利支持。本研究將移動學習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結合,利用微視頻輔助學生開展課前學習,同時對課前學習任務和課堂教學進行設計,通過移動學習平臺輔助《VB程序設計》課程開展教學實踐,對比學生實驗前后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以及學習成績的變化,以此為例探索適合高校計算機操作類實驗課程的翻轉教學模式。
一、概述
1.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是對傳統教學過程的顛倒,學生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完成課前學習,知識深化過程則是在課堂中經過教師指導和同學間協作來完成。[2]該模式顛覆了“先教后練”的傳統教學模式,促使了教與學關系的變化,重構了教學結構,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
高校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多的是研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課堂中將大部分時間浪費在基礎知識的講授上是不可取的,更多的應該是師生間、學生間的交流互動。當前,多數高校采用的仍然是課上傳授知識,留出少量時間進行討論,但是學生對于新知識并沒有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不能很好地提出問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師生交流和同學協作是課堂上解決學習問題的主要方式,這對于學生研究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具有很大幫助。[2]
通過查閱國內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相關文獻,本研究總結出實施該模式的兩個條件[3],首先,教師對教學情況與學生情況有一定的了解,能夠根據需要制作出時長、內容合適的視頻,并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其次,學生必須具有較好的自主學習能力、自制力、學習興趣等[4]。然而高校課堂學生人數較多,學習情況參差不齊,教師難以把握學生學習情況,并且學生學習動機與自主學習能力等無法保證,這些情況限制了在高校課堂中實施翻轉教學模式。因此,筆者開發(fā)出基于Android的移動學習APP,為翻轉教學模式的開展提供支持。
2.移動學習
移動學習是在移動計算設備的幫助下,可以隨時隨地發(fā)生的一種學習模式。該學習模式中,移動計算設備需要具備兩項功能:①能夠有效地呈現學習內容;②能夠提供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隨著智能移動終端的迅速推廣,手機和平板等移動終端代替電腦成為學生首選的移動學習設備。同時,在高校中,師生當面交流的機會相對較少,需要通過一種較為便利的方式來增加師生間互動的機會,鑒于智能移動終端已經普及,移動學習也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因此,將移動學習APP引入高校翻轉課堂中,有利于支持翻轉教學模式的拓展與延伸。
二、移動學習APP的功能模塊分析
本平臺主要為學習者提供課程相關視頻,幫助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方便快捷地獲取所需要的資源。同時提供學生、師生間互動交流功能,并收集學生在觀看微視頻時遇到的學習困難,提交給教師進行篩選,在課堂中指引學生通過相互協作解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整個系統分為資源模塊、消息模塊、互動模塊三個模塊,資源模塊包括視頻在線觀看、視頻下載、測驗,消息模塊主要為學習者提供本課程或相關活動的最新消息,互動模塊包括登錄、在線交流、提交問題、調查統計。
1.登錄
由于是針對固定班級的實驗對象,同時也為了方便學生登錄,筆者已經將參與實驗的學生學號與登錄密碼提前錄入后臺數據庫,學生可憑借學號直接登錄平臺。同時,也可以通過郵箱綁定賬號,并以此實現找回密碼功能,如圖1所示。
2.資源模塊
主要包括視頻在線觀看、本地下載、測驗,見圖2。
進入平臺主頁面后,選取課程目錄,進入課程子頁面,可選擇下載、在線播放功能。如圖3所示。
3.消息模塊
主要包括系統推送消息,提供課程最新資訊(活動、講座或沙龍等),使學生能夠及時了解信息并進行調整、參與;推送相關知識點,布置學習任務。如圖4所示。
4.互動模塊
主要包括問卷調查、學生反饋等。在實驗開始前、后,設計調查問卷,上傳至該模塊,搜集學生對該平臺功能、使用情況的反饋,為進一步提高課堂效果對教學模式和軟件功能進行改進。同時,學生在課前觀看微視頻后,會通過學生反饋功能將問題提交給教師,由教師在課堂進行討論。
三、教學對象設計
本研究隨機選取兩個班級為實驗對象,分別為實驗班和對照班。實驗班采取移動學習APP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對照班采取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選定的實驗課程為《VB程序設計》,兩個班級均由非計算機相關專業(yè)學生組成,對于該課程學習處于同一水平。本研究納入的實驗對象共238人,其中實驗班為120人,對照班為118人。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方式,通過前測、后測,收集關于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相關問題的答案,橫向、縱向對比實驗班、對照班學生的數據,并對比期末成績,分析本研究中教學模式對于教學效果的影響。
四、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翻轉課堂教學設計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現代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活動[5],如圖5所示。
1.基于信息技術的學習資源設計
移動學習便利快捷,能夠讓學習者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這種優(yōu)勢使其成為未來學習的主要方式。由于移動終端本身的限制,例如屏幕尺寸、緩存容量、電量等,在設計適應移動學習平臺使用的學習資源時,應考慮上述特點,提高信息傳遞的有效性。
學習材料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師一般提供三種類型的資源:指導性資源包括課件、實驗指導書等,內容性資源包括多媒體素材、教學視頻等,過程性資源包括實驗作品展示等。調查結果顯示,學習者中多達91.07%均傾向于觀看操作步驟類微視頻,因此,形成了以微視頻學習為核心的翻轉課堂模式[6]。本研究分析學生在《VB程序設計》課程中遇到的問題,大都集中在對程序語句功能不明確、脫離書本后不能獨立完成編寫。本平臺針對該問題錄制微視頻,對語句功能以及關鍵詞進行注釋,如圖6所示,培養(yǎng)學生獨立編寫程序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
2.課前任務設計
課前學習任務是根據教學目標在每節(jié)課前給學生布置的、需要在APP上完成的學習任務。這既指明了學生課下學習的方向, 也為教師監(jiān)控和評價學生完成情況提供一個參照。一般應包括本節(jié)課學習的目標、課前要完成的基本具體任務、完成情況的評價和檢測等。同時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在完成課前學習任務之后,利用其他資源例如網絡資源,對當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為了讓教師能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以便在課堂上有針對性的教學,我們將班級按照專業(yè)分組,每個專業(yè)下又分成多個小組,組員課前將學習困難提交給組長,組長統一整理后通過移動學習平臺提交給教師。
課前任務主要通過手機APP來實現移動學習,教師課前將本節(jié)課所用教學視頻和學習資料上傳至移動學習平臺,學生觀看視頻完成課前預習后,可通過交流平臺向教師提交學習問題,教師將問題歸類并在課堂上進行指導。此外,教師可以通過軟件推送功能,與學生分享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其他資源,例如與知識點相關的網站,拓展學生的思維。
五、課堂教學設計
教學活動設計決定了學習者參與教學活動的廣度和深度,影響學習的有效性,是課程設計的核心內容。
本研究根據移動學習平臺和翻轉課堂模式,以小組協作學習為主要方式,以幫助學生構建和發(fā)展自主學習思維為主要目的,設計符合高校學生認知水平和特點的教學課堂活動。課堂活動的主體仍然是學生,教師通過設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掌握課程要點,并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思考;通過小組活動,營造互動交流的氛圍,彌補人機互動的情感交流不足。
翻轉課堂的課堂授課是建立在學生學習課前微課的基礎上,課堂上是對知識的消化和運用的過程。教師整理各小組提交的學習難點并在課上進行討論,討論方式主要是小組討論。
翻轉課堂的評價包括對學習者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學習結果的評價兩個方面。評價的內容包括課前學習中的表現、在小組協作活動中的表現以及成果展示等方面。根據該評價體系,本研究中的移動學習APP設計調查問卷功能,設置調查問卷搜集學生對課程的評價與反饋,教師根據學生反饋信息調整課前任務和課堂安排,對教學細節(jié)做出改進,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六、總結
設計,已經完成了教學實踐階段,根據前測及后測調查問卷,針對對照班以及實驗班,橫向、縱向對比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態(tài)度的變化,同時收集分析學生反饋,發(fā)現該模式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同時能夠根據教學反饋進行針對性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但是,我們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①部分教師對翻轉課堂理解不深,信息化教學能力有待提高;②課前需要學生通過移動學習APP進行學習,然而,存在部分學生沒有提前學習的現象。因此,本研究制定了相應考核制度,將課前學習部分納入課程考核中并予以重視。
總之,基于移動學習平臺的教學將是低成本、高回報的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學習方式,對教育教學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值得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袁村.移動學習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應用及啟示[J].中國科技投資,2013(20):137-138.
[2]關中客.顛倒教室究竟顛倒了什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5):19.
[3]Katie, Ash.Educators Evaluate 'Flipped Classrooms' Benefits and drawbacks seen in replacing lectures with on-demand video[J].Education Week,2012(10):6-8.
[4]查靜.基于移動手機平臺的高職英語翻轉課堂模式研究及實踐[J].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2):71-75.
[5]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 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6]楊九民,邵明杰,黃磊.基于微視頻資源的翻轉課堂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現代教育技術”實驗課程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3(10):36-40.
(編輯:魯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