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炳柏
【摘要】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地“動”起來,實現(xiàn)最佳的教學效果,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初中語文教師應該為語文課堂注入激情,賦予語文學習活動應有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關鍵詞】初中 語文課堂 激情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1A-0084-01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在語文課堂上會越發(fā)沉默,任憑教師講得唾沫橫飛,他們依然興趣不濃、勁頭不足,使得語文課堂陷入死氣沉沉的窘境。對于這種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教師應當積極地面對,并采取富有針對性的措施,重新審視初中語文課堂的情感化教學因素,為語文課堂教學注入激情,賦予語文學習活動應有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一、傳遞一根火把,用自身的激情去點燃
教育是“一朵云推動著另一朵云,一種思想影響著另一種思想”,要激發(fā)出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激情,教師首先要富有激情。教師要擁有高尚的志趣、廣泛的興趣和豁達的胸懷,以自己深厚的底蘊和風趣的語言去感染學生。教師還應當真正走進文本,做好作者的“知音”,體味作者的情感,這樣才能和學生一起走進文本中的情感世界。
在《為你打開一扇門》(蘇教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導入環(huán)節(jié)經(jīng),教師引用學生熟知的《游園不值》一詩,將自己的體悟以感嘆的語氣告訴學生:“僅僅是因為一扇門的阻隔,詩人只能望見一枝鮮艷奪目的紅杏伸到墻外來,可惜他無法進入園中,不能領略園中的姹紫嫣紅、百花爭艷。如果我們僅僅滿足于一枝孤零零的紅杏,那么以后回味的只能是遺憾和失落。這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門,門的后面充滿了誘惑和神秘,只要我們勇敢地推開它,就會走進到一個未曾體驗過的美妙世界。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為你打開一扇門》這篇課文,一起來看看作者趙麗宏將要為我們打開一扇什么樣的門?!苯處燂柡媲閷嵏械恼Z言打動了學生,點燃了他們的學習激情,為后繼學習奠定了積極的情感基調(diào)。
二、渲染一種氛圍,用情境的魅力去激發(fā)
將學生置于語文學習情境之中,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激情、促進學生認知內(nèi)化的重要措施。教師可以結合文本以及作者所表露的情感傾向,精心創(chuàng)設貼合學生實際學情的情境,激發(fā)他們的想象、感知以及情感體驗,與文本產(chǎn)生共鳴,投入到品讀與感悟中。
《長征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蘇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一文是《長征組歌》中的第四曲?!八亩沙嗨笔情L征中紅軍打得最漂亮的一場仗,通過調(diào)虎離山之計贏得了勝利,文中以簡練、傳神的文字刻畫了毛主席用兵如神以及紅軍在面對艱難險阻時所表現(xiàn)出的鋼鐵意志。教師沒有用傳統(tǒng)的字詞分析去割裂文本,而是用音樂進行情境渲染,用《長征組歌》第四樂章的樂曲去打動學生的內(nèi)心。隨著樂曲力度、旋律以及節(jié)奏的變化,感受紅軍展示所遇到的嚴酷自然環(huán)境,沿途人民群眾對工農(nóng)紅軍的支持和擁戴,體會四渡赤水河戰(zhàn)役中紅軍巧妙運動、出奇制勝的特點,最后隨著樂曲水到渠成、畫龍點睛地贊誦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軍事能力。樂曲的氣勢與文字的意境交相輝映,為學生帶來更為豐富、生動的體驗。
三、掌控一個節(jié)奏,用結構的張弛去鋪陳
“文似看山不喜平”,語文課堂教學亦是如此。要想維系語文教學活動中的激情,教師就要有意識地調(diào)整課堂的教學節(jié)奏,使得課堂進程呈現(xiàn)出急與緩、起與伏的變化,張弛有度,保持學生語文課堂學習的熱度。
在教學《周總理,你在哪里?》(蘇教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這一課時,對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人們對于總理的摯愛深情,現(xiàn)在的學生可能難以完全理解,因此教師著重介紹了周總理獨特的人格魅力和光輝照人的形象,緬懷他的豐功偉績,體會海內(nèi)外人民對他的尊敬和愛戴。在充分引發(fā)學生對于文本的情感共鳴之后,教師根據(jù)詩歌的情感發(fā)展和結構線索,有針對性地預設了整節(jié)課的情感脈絡:你在哪里(情感的開端)→他剛離去(情感的發(fā)展)→找遍整個世界(情感的回蕩)→就在這里(情感的迸發(fā))→在人民心里(情感的升華)。在這樣的節(jié)奏中,讓學生朗讀并體會,及時地調(diào)整朗讀基調(diào),使得學生的情感在逐漸的鋪陳和展開中漸進,從而最終得以凝練和升華。
語文是充滿情感的學科。要讓初中語文課堂充滿激情,教師就要從自身、文本內(nèi)涵、課堂氛圍等多個角度,去激活學生心靈深處的情感波瀾,不但要讓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獲得高度的情感體驗,更要由此實現(xiàn)情感推動下對文本的深入思考,讓語文課堂真正成為一個促進學生知、情、意、行協(xié)同發(fā)展的生命殿堂!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