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充滿了現代意義的荒誕體驗,給人孤獨、虛無、彷徨而又絕望的感受。而《野草》展現的荒誕中,又蘊含著強大的反思和斗爭力量
關鍵詞:《野草》;荒誕;反思;反抗
作者簡介:楊鴻濤(1996.3-),女,漢族,奉節(jié)縣人,現就讀于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2015級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yè)。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8-0-01
魯迅先生自己說《野草》是“廢弛的地獄邊沿的慘白色小花,當然不會美麗?!闭\然,《野草》確實給人一種猶如地獄般的黑暗的,絕望的體驗,其具有極其強烈的現代主義的荒誕性。
何為荒誕呢?荒誕是世界展示在人面前的無意義狀態(tài)。它整體上呈現出不合情理和邏輯,悖謬成為世界的常態(tài)。
在《立論》一篇中,老師告訴我:面對一個滿月的男孩,一人說“這孩子將來要發(fā)財的?!彼谑堑玫揭环兄x。一人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彼谑堑玫揭活D大家合力的痛打……人們習慣于褒揚謊言,逃避真實,因為真實往往揭示悲劇的本來面目,于是褒揚謊言,逃避真實成了常態(tài);在《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一篇中,奴才向聰明人和傻子抱怨生活的潦倒然而,當傻子要為奴才開一個窗子時,奴才卻趕走了傻子并得到了主人的嘉獎。奴才為了茍安站到了敵人的陣營中,共同反抗原來的同盟,追求解放卻又拒絕解放必然要經歷的陣痛,于是永恒的埋怨和永遠的不革命構成了悖論……這正是社會病里的胎兒的生動寫照。種種生活邏輯的悖論給我們一種矛盾感受,展示出強烈的荒誕色彩。
荒誕的現實讓生命個體產生荒誕感?;恼Q感展示的主要是現代社會中的一種審美體驗:人與價值世界的斷裂使人的存在失去了意義,人在這個無意義的世界上感到了一種莫名的焦慮、恐懼和絕望?!鞍⒇悹?加繆在其隨筆西緒福斯的神話中所概述的那些態(tài)度,該文曾斷言人類的境況處于一個與周圍環(huán)境完全不和諧的存在之中完全是無目的的……遂又產生了一種形而上的痛苦。”[1]
這種荒誕的個體心理感受滲透在《野草》的很多細節(jié)中并構成一條一致的心理線索——虛無,焦慮,傷感甚至絕望。在《復仇》中,路人們從四面八方奔來 “鑒賞”兩個人的擁抱或者殺戮,然而他們并無擁抱或者殺戮之意,于是人們居然感覺干枯到失了生趣,從而反映了人性的麻木冷漠。個體與世界脫離,我是我,你是你,世界是世界?!八拿娑际菙骋?,可悲憫的,可咒詛的?!?;《秋葉》中寫棗樹,其中的“一株……還有一株”違背了語用習慣,我們不禁會思考:個體是到了多么百無聊賴的境地才玩起如此無意義的文字游戲??;在《影的告別》中,影子向人告別,影子本身就是一個清,淺,虛無的意象,影的意象的塑造和影與身體的分裂,造成個體的孤獨,彷徨,以及和世界的無所適從之感,但是影最后都走向一個共同的宿命:死亡。這不僅是影的宿命,更是身體的宿命。虛無中又蒙上了地獄之色。
《野草》中大多數的詩都蒙上了陰郁的色彩,比如常用“墳” “雨”等冷幽幽的意象,常用“死亡”“葬”等頹廢的詞語。然而,這無垠的荒頹之中,卻生出覺悟和反抗的光來。
《野草》通過形式上的荒誕直接展示社會,歷史,人的荒誕性,從而更加容易促使人問一問荒誕產生的緣由,從而進一步進行深刻的反思。
當魯迅先生從形而下的生存本身中脫離出來,站到俯視眾生的高度對蕓蕓眾生進行審視,提出荒誕的那一刻,即意味著開始自我認清。這本身就具有了某種理性的反思力量?!爸挥幸庾R到自身與社會傳統的悲劇性對立,同時也意識到自身與這個社會傳統的難以隔斷的聯系,才有可能產生魯迅的包含著自我否定理論的中間物意識?!盵2]
其次,這種反思的力量表現在認清現實之外的敢于正視淋漓鮮血的勇氣——將反抗絕望進行到底。
面對已知的絕望的現實,可以選擇自我欺騙,也可以選擇停止,可以選擇痛哭,也可以選擇咒罵。魯迅先生卻毅然地選擇了走?!坝诤聘杩駸嶂械镁?,于天上看見深淵,于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于無所希望中得救。”[3]并且是認清現實的,面對絕望的,向死而生的走。
《過客》中過客明知前方是墳仍然毅然地選擇了前進,《影的告別》中影選擇在黑暗中沉沒,在《這樣的戰(zhàn)士》中,戰(zhàn)士面對強大的敵人,卻還是堅決的舉起了槍……明知是絕望卻還要反抗到底的決心,是真正的勇士的悲歌。就像西緒福斯一樣?!坝羁痰撵`魂,愈能體會人生的悲劇性,但也愈勇敢?!盵4]敢于面對絕望的勇士,比向著希望前進的勇士,更具有驚天動地的氣魄。從中也體現出更深沉的理性力量。
“鬼魂們在冷油溫火中醒來,從魔鬼的光輝中看見地獄小花,慘白可憐,被大蠱惑,倏忽間記起人間,默想不知幾多年,遂同時向著人間,發(fā)一聲反獄的絕叫?!盵5]這地獄邊的慘白色小花,孤獨而又倔強地——佇立著!佇立著!怒視一切的魑魅魍魎,一節(jié)一節(jié)的高大!
參考文獻:
[1]英:阿德.諾欣契利夫.荒誕派[M].劍平,夏虹譯 正文02頁 山西:北岳文藝出版社.1989年.
[2]汪暉.反抗絕望[M].185頁 北京:三聯書店. 2008年.
[3]魯迅.魯迅全集[M].第二卷 207頁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5年.
[4]周國平.在世紀的轉折點上[M]. 38頁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年.
[5]魯迅.魯迅全集[M].第二卷 04頁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