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紅
摘 要:初三階段的中學語文經(jīng)典名篇的高效課堂復習非常重要,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采用恰當?shù)慕虒W手段,激發(fā)學生熱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讓學生積累、鞏固知識,既感受了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了文化素養(yǎng),又能在中考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受益匪淺。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經(jīng)典名篇;高效課堂;初三語文復習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6-013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85
新課標倡導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教學中,語文教師應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變?yōu)閷W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就初三語文教學而言,在初三備考過程中需要把誦讀、識記、背誦、默寫等內容一一落實。其中怎樣追求復習課堂的高效率,例如如何把握經(jīng)典名篇的高效復習成為很多教師都在探究的內容。
很多語文教師都有這樣的感受,那就是到了初三階段后針對三年來語文學科所學知識點、重點、難點更是感到棘手。尤為突出的是應對名家名篇的掌握,背誦吧,內容太多;放棄吧,又不甘心??芍^“雞肋”,“食之無肉,棄之可惜”, 學生大都感到很茫然,無所適從。面對這一現(xiàn)狀,我充分利用“講學稿”中的拓展練習和名篇歸類訓練來進行這部分的復習,具體做法如下:
一 、“翻開書”與“合上書”手段,激勵學生信心
美國作家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在教育教學中,自信心是打開智慧大門的一把金鑰匙。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得益于教師的因勢利導。在教學中,我采用“翻開書”與“合上書”手段,有效地激勵學生樹立自信心。如在教學朱自清的《春》和余光中《鄉(xiāng)愁》等名篇文章時,課堂上,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打開課本,就某一段內容,先默讀幾分鐘,之后迅速合上書,請學生回憶這一段內容,說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學生們有的躍躍欲試,有的沉默不語,有的你看我,我看著你。這時我鼓勵大家說:“沒關系的,你記得哪一句,就說哪一句,即便是一句也沒有記住,也沒有關系。記住的不用舉手,直接說出來?!钡谝淮危藬?shù)不多。我鼓勵學生再來一次,就這樣,一次,兩次,三次……,一段,兩段,三段……,有時我按序接著學生認為記憶有難度的語句脫口而出,巧妙地和學生融入了課堂學習。很快,一篇文章就被學生輕而易舉地當堂掌握了。你再看看他們,學然后知不足的渴求,知之后歡快而輕松的、自信滿滿的樣子,心里的喜悅由衷地洋溢在臉上,自信隨之蔓延開來。
二、激情,成就了自我
高效課堂追求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發(fā)展的最大化,是我們教學研究與改革的一致目標。所以要善于激發(fā)學習學習的激情,從實踐來看學科總復習中竟然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效。每一節(jié)課堂上,首先復習上節(jié)課已經(jīng)學習和復習的核心內容,然后教師把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在三兩分鐘的復習時間內來具體回顧、背記、默寫相關的知識。最后是抽查與展示環(huán)節(jié),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一組集體展示第一句,二組集體展示第二句,以此類推。復讀、默識時,再次發(fā)揮“翻開書”與“合上書”手段的作用,在此過程中無形中在引導學生養(yǎng)成集中精力閱讀的良好習慣,要學會針對性地記憶和尋找規(guī)律的巧記,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時也能夠逐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我有時會情不自禁地和著他們一起背誦起來。有時我也會率先示范,自我展示一段。這樣更加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熱情,激活了課堂,使學生對這一學科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的親自參與和示范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也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參與,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改下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因此,在初三語文教學中也要重視學生的參與,真正把課堂交給學生,使學生動起來、活起來。在語文學科總復習教學中,需要研讀自然段。要求學生標出語句序號,在作業(yè)本上寫出本段的中心句、總括句,以及該段的段落大意。之后,教師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展示,由每一組選代表到黑板上寫出自己的成果,然后再由其他同學補充和完善,最終完成。
在背誦的過程中可以進行小組搶答式檢查,把內容分為幾部分進行搶答,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小組予以加分鼓勵和紀念品,這樣學生學習參與的熱情就能夠較為容易地被激發(fā)出來,積極性也會大大提高,這樣打造語文高效課堂水到渠成。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活動的真正主人是學生。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都要著眼于學生的訓練活動,服務于學生的訓練活動。
四、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氣氛,和諧競賽、快樂學習
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證有效進行教學的主要條件,而這種良好的教學氣氛的創(chuàng)設又是以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基礎或前提的?!痹陂_展課堂學習互動過程中,同學之間可一對一為一組,也可4-5人為一組,相互自選競爭對手,準備就緒得到雙方許可后,開展此項活動。由一方先發(fā)問(組員代表也可),對方解答,答對者為平局。也可謙讓,請對方發(fā)問,一試身手。同學之間公平和諧競爭、快樂學習激情日漸高漲,學習氛圍日益濃厚,我們所追求的高效課堂成果顯而易見。民主、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無疑也有著積極的影響。贊可夫指出:要努力使課堂充滿無拘無束的氛圍,使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能“自由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良好的學習氣氛,那么任何一種教學方式都不可能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五、讓每個學生都成為你的“最愛”
師愛是一種力量,師愛是一種品質,是教育成功的秘訣。每個班級都有層次不同的學生,總復習階段,學生因為升學的壓力主動學習的意識會增強,但是一些學生因為基礎或者學習習慣的原因可能略有落后,這個時期教師既要關注優(yōu)等生,更不要忽略學困生,要對于他們點滴的進步予以及時的引導和督促,多鼓勵和肯定,促進整體學生的全面提高。
教育家斯特金說過:“教學效果基本上取決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笨梢姡挥姓{動一切可行因素,激發(fā)每位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心中的激情,使語文課堂“趣味盎然”,“激情飛揚”,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 林熙成.關于初中語文經(jīng)典名篇教學的幾點想法[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1):209.
[2] 董春華.語文教材中經(jīng)典名篇的大眾性與獨特性研究或審美意蘊[J].語文建設,2013(12).